英雄主义与美国灾难电影

2018-11-14 21:34谢爱民
电影文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灾难英雄

谢爱民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美国对英雄主义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制造各类神奇精彩的英雄神话也成为好莱坞电影得以长盛不衰,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好莱坞的类型片中,灾难电影既有以震撼、逼真的灾难画面刺激眼球,令观众能直接获得观影快感的电影,也不乏与社会现实或人类精神紧密相关,值得人们铭记与回忆的经典之作,如同样以海难为背景的《波塞冬历险》(1972)和《泰坦尼克号》(1997)等。在灾难之中,往往有英雄从恐惧、凄惨中脱颖而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些英雄人物是美国灾难电影不可忽视的魅力之一,这一类电影也较为集中地折射出了美国社会中的英雄主义思想。

一、英雄主义:从古希腊到消费时代

英雄母题自古希腊时代便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并至今一直是西方叙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在古希腊时代,神话中就不乏居于奥林匹斯山上的,既拥有孔武有力、智慧过人的神性,又兼有各种欲望、弱点人性的英雄,他们代表了西方人早期的原始价值判断,以及在与自然、敌人等对抗中形成的自我认识。在其后的如古代世界、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时代,英雄母题继续被人们书写,英雄主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着自身的面貌,如中世纪的骑士,就以维护宗教、服务君主、帮助平民等为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等。

及至十七、十八世纪,在美国人建设、开拓美国新大陆,以及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而与欧洲殖民者展开长时间艰苦斗争,树立起并捍卫自由、民主和独立的美国精神的过程中,更是不乏积极向上、不畏艰难、乐观坚强的英雄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也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社会共识之一。在美国两百余年的国祚中,英雄主义也为美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活力。而随着美国的不断崛起,并进行对外的文化输出,本来就根植于欧洲的英雄主义再一次辐射西方世界,成为西方一种重要信念和价值观。

而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英雄主义的发展史。从早期讲述西部拓荒故事的西部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放异彩的科幻片,乃至新世纪的各类超级英雄电影等,其中都不乏英雄,他们或除暴安良,或勇于探索,给一代代观众打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烙印。无论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乱的时期,抑或是在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好莱坞电影中总有能够拯救世界,利好他人,维护正义的英雄,对观众起着慰藉、激励乃至团结的作用。

灾难电影早在默片时代就已经出现,“灾难片是以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为题材的故事片。其特点是表现人处于异常状态下的恐惧心理,以及灾难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并通过特技摄影造成感官刺激和惊悚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都曾拍摄过这类影片。灾难片一词在70年代开始盛行,并成为一种新的样式。它的题材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天灾人祸的各个领域”。时至今日,灾难片依然是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类型片,而保证灾难电影并未被时代淘汰的一个因素就在于它携带了某种文化通约性,如人类对灾难的恐惧,对在矛盾冲突中勇于抗争、努力精神的崇拜等。而英雄主义,正与这种精神紧密相关。

在今日,电影的生产和消费已经被全面纳入到了消费主义的潮流当中,现代科技大大解放了观众,使其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选择电影来消遣,或通过电影来关注社会矛盾,进行公民意愿等的表达。灾难电影能够通过灾难场景为观众制造前所未见的视觉奇观,而英雄角色则能够在期间表现出其胆识、担当、智慧和多种技能,为他人或自己化解危机,超越观众的现实体验,观众得以接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有形无形的双重灿烂景象。可以说,英雄主义也是灾难电影提供给观众进行消费的商品之一,英雄在灾难中的历险,成为消费者的一次兼具审美和娱乐效益的游戏。在这样的情况下,英雄主义又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灾难电影中继续体现着某种美式行为、思考方式的载体。

二、英雄主义与角色功能

在美国灾难电影中,承担英雄主义表达的角色,通常有如下两种功能。首先是解救功能。灾难与人类的存亡是灾难电影中的最大一组矛盾,而主人公则被赋予了拯救的职责,他们往往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战胜自己的恐惧,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他人的生存能够进行自我牺牲。例如在《地铁大爆炸》(2000)中,洛杉矶的地铁隧道出现了渗水和破裂现象,由于不巧洛杉矶又爆发了震中就在地铁附近的7.1级大地震,导致了行驶中的列车脱轨,瓦斯泄漏,地下水管道破裂等一系列灾难,整个洛杉矶陷入到水与火包围的困境中。主人公史丹·马歇尔却不顾自身安危,在自己有机会撤离时先救出列车中其他的幸存者,让他们逃往生存机会更大的地面;又如在《空军一号》(1997)中,总统詹姆斯·马歇尔原本理应是被保护的对象,然而在恐怖分子劫持了飞机之时,他却以不能抛弃自己的妻女为由放弃了乘坐降落舱独自逃生的机会,成为一个拯救者,单枪匹马地解救了家人和飞机上的其他工作人员,彻底粉碎了恐怖分子的阴谋。在《天地大冲撞》(1998)中,以宇航员坦纳为代表的“弥赛号”飞船成员们在英勇地驶向彗星,安装核弹击破彗星后,本来就已经是人类的英雄,而当发现彗星在变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后,依然对地球有着毁灭性的威胁时,“弥赛号”的全体成员决定牺牲自己的生命,以飞船撞击彗星碎片,力挽狂澜。此时,这些人物身上所迸发出的英雄主义光芒极为耀眼,他们与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一样,都激发了观众“怜悯与恐惧”的情绪,展现出了人类的高贵和尊严。

其次,角色还具有宣传教化功能。在角色本身是他人的拯救者时,电影也传达出一种意识形态,即美国是世界的拯救者。在美国灾难电影中,一旦灾难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其他国家甚至整个地球的安危都悬于一线时,那么美国虽然是受害者之一,但更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拯救人类的主体。主人公的行为是一种国际行为,甚至是美国外交姿态,国家使命感的缩影。例如《超级战舰》(2012),整部电影中美国都有着一种鲜明的主角姿态。不仅太阳系外存在智慧生命的类地行星是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并是由NASA与外星人进行联系的,前去侦察、攻击外星人也是美国海军的战士们,而“密苏里号”更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王牌战列舰,记忆着盟军接受日军投降的光荣意象在和外星人的对抗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当美军无船可用时,“密苏里号”重创了外星人的母舰。电影中的英雄如白发苍苍的老兵,失去双腿的残疾军人,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和康复医师等,无一不是美国人。而这种宣传教化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将美国总统设定为英雄。除了前述《空军一号》中,有着越战背景的美国总统外,在《独立日》(1996)中,年轻的总统也是一名英雄,他所展现的事迹并不仅仅是用震撼人心的演讲鼓舞民众,还包括了主动请缨成为攻击外星人母舰的飞行员之一,毅然决然地参与这项凶多吉少的活动。在这种设定中,当观众全心投入在剧情中,焦虑于灾难的来临,欢呼于灾难的结束时,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国英雄建功立业,成为救世主的整个过程,默许了美国与人类利益的一致性,成为被美国感动的对象。

三、英雄主义与美国精神

如果说,张扬美国的地位,更多的是一种电影人在创作时的主观意愿,那么在美国的灾难电影中,英雄主义所进行宣传教化的,还包括了不少客观地延续和发展于美国精神的内容,相对于前者,这是更为隐蔽,也是更为容易让观众接受的。

(一)清教文化与人本思想下的救世精神

美国电影中英雄主义一方面,与其建国之初有着重要影响的、有耶稣救世思维的清教文化有关,在清教文化中,清教徒为上帝的亲选者,因此他们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强悍的内省力,才能实现救赎;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个体能力的发挥,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使美国脱离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是这些无所畏惧的个体驱动着社会契约、律法等的建立,因此美国人又相信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这是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发现自性的英雄,文艺复兴以后具有人本思想,探索自我存在意义的英雄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灾难电影中英雄的驱动力,绝非神的旨意和使命,而是基本的人俗世的情感和欲望,但清教徒的如内省、奋斗、自制等优点则被保留为英雄的应有品质,宗教也会是英雄的慰藉。例如在《后天》(2004)中,驱使杰克走进冰天雪地千里跋涉的动力,就是纯粹的父爱,《活火熔城》(1997)中踩着熔岩前去地铁里救司机的人,临死前向圣母祈祷等。

(二)“美国梦”中的个体奋斗精神

来源于西进运动的“美国梦”是美国电影持续输出的理念,它提倡个人奋斗,肯定个人能力,崇尚个人利益,催化着个人主义思想。这也就导致了美国灾难电影中,不少英雄都是平日里平凡无奇的普通人,而在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作为普通人亦可以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例如在《2012》(2009)中,主人公杰克逊是一个堪称失败的科幻小说作家,不仅书没能畅销,妻子也离开了自己,前妻找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身为医生的新任丈夫。然而在灾难来临之际,落魄半生的杰克逊却成为一个潜水过舱修机关的孤胆英雄,在前妻的孩子面前让那些身为政客、富豪的显要人物一起庆祝他的辉煌。与之类似的还有如《世界末日》(1998)中阻止陨石和地球相撞的任务落到了普通的打井工人身上等。

(三)自由主义精神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英雄主义存在互相渗透。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很大程度上正是在于寻求自由与正义,如追求人进入,征服异域环境的科幻片等,而自由主义有时则是英雄作为独立个体完成人物的保障,如超越法律伸张正义的西部片英雄等。在灾难电影中,自由主义也以各种方式出现。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露丝是英国贵族,而杰克则是美国人,是对着自由女神像高呼“我是世界之王”,在上层社会名流面前充满自信,神采飞扬的青年。正是在洋溢着自由主义气息的杰克的影响下,露丝也决定寻求解放,与原始家庭和旧自我进行决裂。在杰克为露丝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后,露丝通过改姓的方式继承了杰克的人格,替杰克度过了自由快乐的一生。

在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文化的浸染,美国自身发展历史的影响,以及当代的消费主义造就的观众的审美需求等多重合力中,美国灾难电影不断地进行着英雄主义的言说。由于灾难电影作为较为成熟的,已有一定美学规范的类型片,电影中的英雄角色,在其自身的角色功能,以及所代表的美国精神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系统性和相似性。可以说,借由灾难电影,我们得以认识美国主流社会所秉承的英雄主义,及其折射出来的文化与价值观。而不难预见的是,由于文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的相互影响与交流,美国灾难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也将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继续调整其形式与内涵,以获取更多观众的认同,这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的。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灾难英雄
英雄犬
雷击灾难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