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者正也

2018-11-14 20:37人民日报评论部
老年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晁错苏轼服药

人民日报评论部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摘自习近平2005年2月7日《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之江新语》第114页)

——2008年5月13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第44页

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劝诫。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把“欲而不贪”作为为政的必备条件。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领导者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篇》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有如下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指在上位的人。孔子认为,领导者如果自身的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孔子主张身正民行,上感化下,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表率——西汉“飞将军”李广,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种道德感化作用所取得的社会效果。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然后照我们自己的判断行事。在发展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药也。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

元二年八月,北宋俘获了与西夏勾结的西藩首领鬼章,槛送汴京。这是宋朝开国以来首次俘获敌国元凶,百官称贺。苏轼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指出:“安危之机,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这段的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

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底色。“全党必须警醒起来”,2012年习近平一上任就为全党敲响了警钟。紧接着,习近平发出“整风”动员令,并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再次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摘自习近平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这段话为《晁错论》的首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起句看似虚写,实则暗指汉景帝时国泰民安中潜藏着隐患。接着,作者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而不对祸乱采取措施,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也同样不能保持治平安定的局面。作者所说的“起而强为之”,即指晃错削藩。下面,文章又引出“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的作为,与晃错进行对比,提出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以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北宋)苏轼《晁错论》晁错论》为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嘉祐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写的一篇人物评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这篇文章总结了汉景帝削藩失败是晃错被杀的原因。但作者认为,晁错被杀,固然有七国叛乱给景帝造成的压力以及受到政敌中伤等原因,更重要的却是晁错自己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才给政敌提供了攻击他的机会。

猜你喜欢
晁错苏轼服药
服药禁忌
从善如流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服药先分阴阳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谁是诛杀晁错的幕后凶手
晁错赌政治:谁玩了谁
冤哉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