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瑶
1
现代汉语词典里,“糠”字准确的解释是:“从稻、麦、谷子等籽实上脱下来的皮或壳。”
稻糠、糜糠都不能食用,能供人类食用的只有谷糠,它是把谷子加工成小米时的副产品。谷糠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从谷穗上把谷子打下来时,有一层包谷子的皮也被分离出来,俗称蒙糠,因特轻,扇车分离时悠悠飘走,故定襄一带百姓称之为 “悠悠糠”;第二种糠叫粗糠,因为谷子加工成小米要在石头碾子上反复碾压,使谷子皮和小米分离,第一遍分离出来的谷皮因为粗糙,所以叫粗糠;第三种就是细糠了,它是将谷糠进行了第二遍碾压,较细烂,因有少部分小米被压烂成面附着到细糠上,所以细糠是谷糠中比较好吃的一种。
人们所说的吃糠咽菜,主要是指能供人食用的粗糠和细糠。要把糠制成饼子或窝头,也很不容易,因为它本身不含面粉,没有黏性,很难成型。只有把少许野菜或萝卜煮熟后,跟糠和在一起,再加点用榆树皮磨成的面粉(当地叫榆皮面),才能捏成饼子或窝头,蒸熟后便可食用。好不好吃且不说,吃了这种糠菜团子,最大的问题是会引起便秘。
中国人大概从懂得吃米开始,便懂得吃糠了。人常说“八米二糠”,就是说十斤谷子能加工出八斤小米、二斤谷糠。遥想古时的社会条件,农业科技落后,粮食产量低,人们只好吃那些糠、皮、麸、野菜、树皮之类的“代食品”。可以说,谷糠属于人类食物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谓功莫大焉。
我感谢这道人类食物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没有它,在祖祖辈辈的繁衍历史中,可能会有家族断了生命链。好在当下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很难觅到谷糠的影子了。
说来人真是奇怪,过去不想吃而不得不吃,现在可以不吃糠了,却又不时惦起它。于是前些时日,硬是软磨硬泡让妻子给做了一顿搅有谷糠的饼子。我煞有介事地对妻子讲,现代医学证明,吃了带有谷糠成份的食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脂,有益于身体健康哩。妻子做糠饼子时我饶有兴趣地在旁打量,实话讲,妻子做的糠饼子与早年间人们吃的糠饼子可不是一回事,虽说其中搅和了一定比例的磨得极细的谷糠,但其他成份计有:鸡蛋、黄豆面、玉米面、白面、白糖,妻子加水将这些成份和起后捏成饼形,在电饼铛里烤熟。出锅后,我捏起一个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咀嚼起来沙沙的,下咽时与喉咙的摩擦力挺大,尽管只掺了不多的细糠,最后剩在嘴里的糠皮,不喝点水还是不好下咽的。
我和妻子坐在沙发上,品尝着这道稀罕的“美味”,边吃边聊起了和糠相关的往事来。
妻子上小学时,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旧社会穷人的苦难生活,便让食堂制作了一些原汁原味的糠窝窝。用野菜、谷糠、榆叶和上少量高粱、玉米面,捏成窝窝蒸熟,与糠窝窝相配套的是生萝卜加盐腌成的咸菜。起初,大家图稀罕每人拿了一个,吃不了两口,便面露难色,纷纷叫喊:“这哪是人吃的东西!”后来学校接受教训,大大减少谷糠比例,将糠窝窝改良成了带糠的玉米窝头,同学们反映比上次好吃多了。
妻子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想起了父亲和姐姐给我讲过的我们家吃糠的故事。
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受苦人。大概是清朝1900年前后的一个大年三十晚上,我的太爷爷到一个本家家里坐着拉家常。从安神到接神,听到稀稀拉拉的爆竹声已经响过,按说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我的太爷爷还是没有起身要走的意思。东家便催促:“时间不早了,你也该回去准备和家人过年了。”我太爷爷面带难色地长叹一声说:“家里揭不开锅了。”东家这才明白我太爷爷大年时节坐着不走的原因,怪怨他不早说,吩咐家里人给我太爷爷背了半布袋高粱回去。一进门,四个孩子和我太奶奶高兴得急忙从被窝里爬起来,在院子里支起石磨,四个孩子趴在磨杆上,就着星光将这半袋高粱磨成面。然后太奶奶取出几个萝卜剁碎做馅,高粱面里又加了点榆皮面和起来擀皮,虽然没有肉,但也算吃了顿大年初一的饺子。据说,我的太奶奶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悄悄抹了泪,自己舍不得吃那来之不易的高粱面饺子,还是吃了个平时吃剩的糠窝窝。
到了爷爷那一辈,他们弟兄四个除去种的几亩盐碱地和河滩地之外,还开了个烧土盐的盐房。烧成的土盐,要用担子担上去几十里外的同川去卖,或是兑换成梨果,然后再卖成钱。出发时同村担担子卖盐的都要结伴同行,路上好有个照应。走到中午,在路上小憩时,大伙便掏出自带的干粮吃。这时我爷爷总是对大伙说,我要去小解喽。每天都是这样,结果被人发觉了,去解手是借口,其实是钻在背地旮旯里正喝开水就咸菜吃着自己带的糠窝窝。因为同伙常常把各自带的干粮交换着品尝,人家拿的大都是高粱或玉米面窝窝,自己拿的是糠窝窝,怎么好意思和人家交换呢?经常白吃人家的自己又过意不去,所以,我爷爷便撒起了这个无奈的谎言。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不到十岁时,有一天全家人围在大炕上吃早饭,我父亲给我们讲了这件事情。讲到最后,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生性刚强的老父亲,一边讲一边老泪纵横。我母亲和姐姐哥哥们忙劝我父亲快吃饭吧。父亲的讲述,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几年前去太原看望大姐,我和大姐提起前辈们吃糠的事,大姐也给我讲了三年困难时期我家的遭遇。我妈生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是老小,1957年出生。那时,我还在奶妈家吃奶,对那刻骨铭心的饥饿没有太多记忆。大姐说,有一天,家里实在没有一粒粮食了,只有前几年剩下的几升谷糠和我二哥刚从地里挖回来的一筐野菜。有这两样东西,却没办法吃,因为谷糠像沙子一样无法与野菜结合成型。眼看快到中午了,我妈看着这两样东西苦苦地犯愁。这时进来一位邻居,我们叫有全大娘,见此情景忙说,我家还有几年前剩下的一点茭子糁头(即磨高粱面时剩到最后的红皮),有点发霉,也不知现在能不能吃了,我给你拿去。拿来后,我妈如获至宝,一看虽然发霉成团,还有点恶扑味,但与纯粹谷糠相比,除去那柴质纤维外,还多少有点淀粉成份,便急忙连谷糠带糁头放在大铁锅里烘干,然后在我祖祖辈辈用过的那盘石磨上磨碎,搅和上我二哥挑回来的那一筐苦菜,才做成全家人那顿无米之炊。我大姐与我讲述这件事时,想起我那40年前在贫穷中早逝的母亲,也是边说边哭。
2
从有人类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在过去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饥饿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普通百姓。中国人吃糠的年代之长,吃糠的人数之多也是空前的。这样,先人们便创造了一些“糠文化”,有的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有的表现在民间百姓俚语中,有的借吃糠表现当时百姓生活的困难,有的借对糠的细致描绘来比喻一些人和事,有的用吃糠来讽喻当时的社会状况。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流传很广的一句成语。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守寡的姐姐看上了宋弘,刘秀一心想成全好事,把姐姐嫁给宋弘,便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闻言只好放弃。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对“贵易交,富易妻”现象予以抨击。
五台徐继畬是位出身于世宦之家的清朝重臣。他父亲徐润第,进士出身,任过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他本人是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西和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他虽不是平民百姓,但他可能在童年时吃过糠,或者在与村里的百姓交往中对吃糠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他在《啖糠词》一诗中这样写道:
序:晋俗俭啬,石岭关以北,寒瘠尤甚,半年亦杂糠秕。司牧者宜念之也。
富食米,贫啖糠。细糠犹自可,粗糠索索刷我肠。八斗糠,一斗粟(俗称八兑一),却似抟来沙一掬。亦知下咽甚艰难,且用疗饥充我腹。今年都道秋收好,屯有余粮园有枣。一半糠秕一半米,妇子欣欣同一饱。昨行都会官衙头,粒米如珠流水沟。对之垂涎长叹息,安得淘洗持作粥。
他在诗中描述了清代晋北人俭省持家的风俗、寒瘠尤甚的地理环境,以及八斗糠秕一斗面掺杂起来吃的艰苦饮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糠菜半年粮”。《啖糠词》提醒当时的统治者,须对当时民不聊生的实情予以高度重视。富人吃米,穷人吃糠,细糠还凑合,粗糠下咽时有种索索刷肠的感觉。那用八糠兑一面制成的食物,无论是糠饼子还是糠窝窝,看起来就像一掬沙子一样,无法下咽。遇到丰收年景,穷人家能吃到一半糠秕一半面和起来做成的饭食,已经是非常高兴的事了。徐继畬在诗中写到,他昨日到了官衙,看到那珍珠般的米粒顺着地沟被水冲走,对这铺张浪费暴殄天物的情景,他深感可惜,又觉得悲哀,不由深深叹息道,怎样才能将这些流走的米粒收集起来,淘洗干净给老百姓做成粥呢?诗中把贫苦百姓的艰辛与官衙中的挥霍进行了对比,既有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也有对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的控诉。
被誉为“传奇之祖”的古代戏曲《琵琶记》讲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愿,但难违丞相之命而从之。此时他并不知晓,家里遇到饥荒,父母已双亡。后来他想念父母妻子,欲辞官回家,朝廷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丈夫,戏曲以夫妻团圆收场。其中有一段赵五娘的唱词尤为感人:
赵五娘端糠碗珠泪滚滚
挣扎扎将谷糠和泪强吞
和泪强吞
弱怯怯不待吃饥饿难忍
一口口一口口
呕得我断肠痛心
恨蔡郎得高中忘了根本
一封书似顽冰寒透我心
多少次我也想悬梁自尽
难抛舍病弱人二老双亲
连日来啊……啊……
痴呆呆头昏心晕
但愿得这封信并非是真
泪盈盈啊……啊……啊……
把蔡郎家书暗隐
怕的是年迈人焦愁碎心
老婆婆盼儿回卧床抱恨
老公公盼儿回常倚柴门
夫和妻实像这谷糠米粉
风悠悠被簸扬一贵一贫
粒粒米上华宴珠圆玉润
片片糠随风扬弃地委尘
粒粒米奉公婆暂解饥馑
片片糠好似奴困顿终身
糠啊糠不待吃饥饿难忍
糠望我我望糠泪湿衣襟
无奈了强吞下谷糠米粉
苦命的赵五娘啊……
受尽艰辛啊……
这段唱词将赵五娘的凄苦心情与生活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听来动人心魄。作者对糠和米的理解与引喻也堪称贴切到位。
定襄民间有句歇后语“糠窝窝上坟——一点点穷心”。因为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时候,隔夜无粮,锅盖难揭,连活人的命也难保,哪能有丰富的食物来供奉逝去的亲人呢?同时拿着糠窝窝上坟的人,又怕九泉之下的亲人嫌弃,便跪在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对逝者解释,希望得到亲人的谅解。这句歇后语既符合生活实际,又有画面感,读来很接地气。
现在,每到清明节或七月十五等祭祀日,到了公墓,看到每个石碑前摆放着丰富祭品,有糕点水果、名酒名烟。这虽有铺张之嫌,但也说明我们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和我中华民族敬老美德的久远传承。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我总会在心里暗暗地说一句:再见了,那糠窝窝上坟的日子!
常听定襄人说“丑人多作怪,糠窝窝难包菜”这句话。谷糠由于缺乏黏性,无法将菜馅包裹进去,这是吃糠时期摆在做饭者面前最大的难题。后来人们以此来比喻那些自身条件较差,比如长相、经济、办事能力都不好的人,在一定条件下,为了怕别人看不起,从而对别人所做的事不但不理解与支持,反而寻找理由进行挑剔、埋怨、责怪。这个比喻也是非常形象而传神的。
定襄老百姓还经常说一句话,“大年下的糠窝窝,见抓挖哩”。意思是,一般人家不管平时生活多么艰苦,但在过大年时总要尽量做到有酒有肉,吃顿饺子。如果这时将糠窝窝摆上饭桌上,将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吃那难以下咽的东西。到年味已尽,饭桌上的饮食日常化,毫无选择的时候,人们才又无奈地吃起那用来维持生命的糠窝窝,真是“糠窝窝滚水,吃不吃就是那东西”。后来定襄人也用这句话来比喻一些想做完,但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做,导致久拖不办的事情。
我的老家是定襄县西营村,历史上除少量坡地能够旱涝保收外,大量的是河滩地和盐碱地。不是春天禾苗受盐碱浸渍难以成活,便是秋季河水泛滥成灾不见收成,村民生活一直非常穷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老人们口口相传的一首民谣:
西营村,碱地多
稗子窝窝搅粗糠
头烂二烂蒸馍馍 (过年时节或办喜事时用的馍馍)
三烂四烂蒸供献 (办丧事时祭奠时用的食品)
五烂六烂蒸窝窝
蒸下的窝窝长翅膀
托儿托儿飞到枣树上
一首短小的民谣里,将自然环境、饮食状况,将稗子搅粗糠磨成的面粉还要分成三个不同等级来支应过时过节,婚丧嫁娶等不同用途,都得以描述和表现。“蒸下的窝窝长翅膀”,说的是稗子和粗糠磨成的被提取了精华的面粉,像没有和水泥的沙团一样,难以成型。便用“长翅膀”来比喻它的形状,既乐观又形象。最后,“托儿托儿”是拟声词,模仿鸟飞往枣树上时翅膀抖动的声音,是对前面“长翅膀”三个字从形象到意义的进一步升华。这首民谣体现了当地百姓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和豁达情怀。
祖辈吃糠的年代已然过去,然而我总觉得,糠与人类的生活并不遥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