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佳
情景认知理论被研究者认为是一种能给学习者提供有意义学习机会并能促使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理论。情景认知理论对于实践性强的口译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情景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是由美国学者Brown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以后得出的理论。Brown等人(1989)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人类学家Lave和Wenger认为,人的认知是建立在活动与情景之中的,所以他们也把情境学习的过程称为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情景认知理论结合了上述两种观点,它认为,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情景认知理论被提出以后,逐渐形成了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交互教学三种教学策略。其中抛锚式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效果评价”这样一个过程,让学习者学习抓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情境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研究得最多的当属抛锚式教学法。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个需要口译任务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口译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现通过一堂外教参与的访谈口译课为例,谈一谈情景认知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分成小组自拟话题,每组至少有一人用英文介绍话题。一人充当访谈节目主持人,用中文就话题向外教提问题,一人充当主持人的译员。外教用英文回答问题后,可以由2-3个译员轮流为他翻译。一组访谈口译做完后,其他组学生可以对他们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课堂的最后由外教和口译教师进行最终点评。
通过邀请外教参与以创设访谈口译的真实情境,学生们按照课堂设计积极参与,及时发现了自身在口译实践上遇到的问题,同组的译员还会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一起解决口译实践中的问题,最后他们又在其他组学生、外教、任课教师的评价反馈中看到自己在口译能力的长处与短处。与听音频录口译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笔者发现这种抛锚式教学法让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好。
在这个班访谈口译结束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纸笔写下这节课上完之后的反馈。现举某位学生的反馈为例:我认为访谈口译的课堂形式很好!通过台上同学课堂上正儿八经地发挥、体验临场翻译,台下的同学们吸收她们的优点,学习她们的翻译技巧,我认为对大家都很有帮助!
现如今,我们在培养英语口译人才时,仍然普遍地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情景认知理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对情景因素进行判断,调动所有能力来解决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实际的口译能力,这对培养与职场接轨的实战型口译人才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注释:
①王雪.情景认知理论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J].教育探索 ,2012(12):66~67.
②Brown J.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
③王文静.人类学视野下的情境学习[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4).
④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 ,200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