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祚政
任何一项成功的实践都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持,在影视动画设计制作之前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核心理论课程视听语言当中最重要就是镜头的运用,景别是镜头的基础概念。
景别即指镜头涵盖的区域范围,或者说被摄对象在镜头中的相对大小,由于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范围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景别,摄影机离被拍摄对象的远近或者镜头焦距的变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景别。
景别划分所参照的对象是被摄主题,根据画面中成像的大小通常以成年人在画面中呈现的大小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实际上不同景别之间的界限划分只是大概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镜头无法准确的确定是哪种景别。
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同景别,知道它们在画面中的呈现方式,但我们更要知道使用不同景别的意义何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远景,什么时候会用特写,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远景在镜头画面中展现的是广阔的画面,俗称“空镜头”如有角色人物出现在镜头当中,成像很小基本看不到。
远景主要用在开场和结尾,用在开场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用在结尾是为了让观众慢慢脱离情节、脱离梦境,正如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说过“电影其实是一场梦!”
远景它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借景生情,烘托整个影片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远景画面加一个抒情的电影音乐,会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
全景是最符合观众日常的一种视觉体验,是一种观看舞台戏剧的视野范围,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多用这种镜头。
在全景中角色的动作能够得到完整的呈现,很好的体现人物的全身肢体动作来达到某种戏剧效果,如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基本都是全景镜头,充分展示了它们的夸张动作达到喜剧效果。全景还用来表现角色与角色之间,角色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是呈现膝盖以上的部分,擅长表现角色上半身动作行为,主要是手势和神态。
中景是一种常见的镜头,视距适中既能看到角色动作行为,又能表现场景,常用在电视节目中。比如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近景和中景相似,适合展示角色的上半身的动作和基本的面部神情,是一种很有亲切感的镜头能拉近观众与被摄人物的距离,制造观众和现场的交流感,主要用在电视访谈和影视作品中的一些对话镜头,特别是角色对话的正反打镜头。
特写视距最近,很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非常强烈、醒目地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细节(表现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们都知道演员分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业内常说“经得起特写的演员才是好的电影演员”,可见电影中特写是比较重要和常用的,也是影视作品区别于其他视频形式的重要标志。特写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全面显露,一种巨大的紧张心情,一种缭乱的思想让画面更有张力、带动情绪。
导演们特别喜欢使用特写镜头,特别是动画导演,它可以回避掉制作的弊端,也可以控制画面的节奏。大家都知道制作一套流畅的动画需要很强的动画制作团队,制作周期也会很长,如果使用特写景别可以将画面限制在表情上,利用剪辑技巧回避了具体动作不仅大大降低制作难度、节省电影成本,还让镜头更有节奏感,使作品更具戏剧性。
景别在使用时尽量避免两级镜头同时使用,如果一个远景之后接一个特写,会产生强烈的画面跳跃感,观众很不适应这种视觉感受很容易出戏;通常情况下界别从大到小使用时间上也要相应减少,一个抒情的远景观众希望能所停留一会儿来体会影片的情绪,对于一个特写来说镜头时间不能太长,过长的特写镜头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不适。景别的连接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简单说,就是相连的景别既要有大小变化,又要寻求景别变化时的规律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一起感受了电影镜头的魅力,对镜头的景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景别绝不是单个出现,要根据影片的节奏组合使用,当然还要利用其他的镜头技巧来修饰,比如镜头角度、快慢镜头的使用等,综合使用这些视听语言技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