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东林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料定自己必死无疑。在狱中,他把日常服用的一些丹药藏下,以备定罪后超量服用自尽。苏轼曾与儿子苏迈相约,平时送饭只送青菜和肉,若有不测,则送鱼。有一次,苏迈有事,托一个亲友送饭,忘记交代,恰好亲友就送了一条鱼。苏轼大惊,写了两首诀别诗托狱卒转给苏辙。
其中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这首诗是苏轼在监狱中自以为必死时写给弟弟苏辙的。他与苏辙关系很好,两兄弟在外为官时书信往来数百封,可见手足情深。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冒着生命危险为哥哥通风报信,以减轻他的牢狱之灾。
最后苏轼被免一死,还是靠了已归隐的王安石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神宗“以公(王安石)一言而决”将苏轼从轻发落。
苏轼获释,被贬往湖北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得签办公事。苏辙同受贬斥,贬为筠州监酒。总共经历了130天的生死煎熬,苏辙救兄起到的作用似乎不大,但在危难之际,这种手足情谊是很少见的。
后来苏轼出海南岛一路北上,在常州染上瘴气,病发痢疾而亡。临死前他对朋友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并留下遗言,请弟弟把自己葬在嵩山之下。崇宁元年(1102 年)元月,苏辙同时葬兄长苏轼、嫂王氏、媳黄氏于河南郏县的小峨嵋山,卖掉部分田产资助苏轼之子苏迈。他平日里每每看到苏轼的遗墨,便唏嘘流泪。
苏轼和苏辙之间的情谊,除了亲情意义上的兄弟情深之外,更多了一层同道者的相知之情,这是世间无数兄弟中最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