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的温情书写传承

2018-11-14 12:10
电影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温情动画电影动画

宋 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动画电影是一个充溢着人文关怀的电影门类,它是人们关照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童趣、幽默等之外,动画电影往往还具有温情的特质。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不懈耕耘的动画人以细腻、敏感的心给观众书写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绵善、诗意的艺术氛围。在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在题材、画风、思想内蕴上,中国动画电影多方探索,积极创新,甚至不乏自我否定,但是在温情书写这一点上,却有着清晰可见的继承与发扬。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温情探源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温情世界,给观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阳光与希望。而这种情怀的产生,是有其内因与外因的。

(一)内因——动画电影的本质要求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比,拥有更多的低龄观众,其内容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低龄观众的成长。这也就使得动画电影必须承担起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在叙事中承担慰藉人心,鼓励、温暖世人的责任,避免色情、暴力等内容,让观众感到电影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如此,才能减少低龄观众接受电影的阻碍,更好地发挥电影的教育功能。而近数十年来,美日动画在世界影坛的独擅胜场,除了其视听方面的艺术性外,很大程度上也与其电影中充溢着人文关怀精神,能够传递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观众的心情进入到持续的放松、舒缓、愉悦状态中有关。甚至日本还创造了“治愈系动画”的理念,让观众能够在对动画电影的欣赏中抚平心灵的创伤。

而在中国动画电影走向产业化,寻求做大做强,其目标受众从“低幼”变为“全龄”的今天,温情也是兼顾电影的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平衡儿童和成人观众需要的一个“公约数”。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同样有悲观情绪需要在观影中被驱散,同样有着对美好、温暖、理想、单纯世界的需要。因此,动画电影中的温情书写是可以引发不同观众深度共鸣的。

(二)外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如道家对自然、超脱等的追求,儒家仁爱之道的思想,还有民间朴素的“和为贵”意识等,都渗透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正如吴士余在《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中指出的:“‘和’是一种人与自然均衡、和谐,个体趋同于社会及群体的文化精神,也是一种自‘一分为二’转向‘合二为一’的哲学意识。道教或许与儒家在伦理、哲学认识论上有着不同的差异和对立,但在‘和’——求和谐,均衡这一文化层次上是相同的。可以说,中和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它经过历史的积淀、延伸和定型,已经逐渐凝结为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早在公元前9世纪,中国人就提出了“同”和“和”的概念。而在儒学思想和道教文化出现后,“和”则被上升到了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层面,提倡一种节制、持中,在心理和伦理、个人与群体等方面和谐相处的状态。而随着这种意识向审美思维形态的渗透,也就成为一种对温情的向往,包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认同,将人纳入到整个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当中,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在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统一下,建立起和谐、均衡情感的肯定。

二、温情书写的传承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善

中国动画电影始终有着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自然往往得到一种富有灵性的书写,而这种对自然的爱正是对生命的爱,进而又是对人类的爱。例如在《牧笛》(1963)中,山清水秀的画面和迷人的笛声成为电影最大的魅力。牧童在夏天的微风中进入到梦乡,睁眼便是一个云烟弥漫,深潭碧绿,飞瀑奔泻的世界。牧童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牛,并且牛和河里的鱼,牧童的笛声和飞来的黄莺等都有妙趣横生的互动。醒来后的牧童牵走了牛,在暮霭中结束了自己的放牧。可以说,自然万物在电影中都闪耀着灵性、迷人的光辉,人和自然不是敌对的,而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又如在《山水情》(1988)中,老琴师带着徒弟驾舟而去,经大川而登高山,让他见识壮美的大自然,最后消失在山巅白云之间。山川草木都受到人情感和艺术的浸润,一切都生机勃勃,拥有着某种价值和意义。当代的中国动画在剧情设计上更为复杂,但是这种让自然闪现出灵性与生机,让人不去统治、掠夺自然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例如在《大鱼海棠》(2016)中,椿被人类捕鱼的网困住,几乎丧命,就是对人类掠夺自然的一种委婉批评,而在神话思维中,爷爷死后化为海棠树,奶奶死后变成凤凰,并且死后依然庇护着椿和族人,也是“天人合一”观的一种新的温情表达。

(二)人与人的互爱互助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除了人和自然拥有一种自在自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外,人和人之间也有着能够战胜俗世功利欲望的美好、互爱的情感。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指人类,这种美好纯真的关系也发生在人与动物,拟人化了的动物与动物之间。如在《小蝌蚪找妈妈》(1961)中,小蝌蚪对妈妈的依恋,其他动物对小蝌蚪的无私帮助等,就是这种情感的体现。在《宝莲灯》(1999)中,沉香历经苦难而一直积极地为拯救母亲而奔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如土地爷、孙悟空、嘎妹等人的帮助,最终和母亲团圆,两个故事尽管截然不同,但是对亲情和友善互助社会氛围的肯定却是一脉相承的。在《麦兜故事》(2001)、《藏獒多吉》(2011)等电影中,主人公的身份和所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麦兜是和妈妈麦太太在香港相依为命的,脑子时常有些不灵光的小朋友,而田劲则和自己的父亲拉格巴之间有着芥蒂,但故事无不以亲子之间的真情流露告终,温情在画面中缓缓散开。

还有部分表现同龄友人、兄弟姐妹之间情谊的动画电影,也同样有着温情的力量。例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1954)中,姐姐龙梅在发现妹妹玉荣的靴子掉了以后,知道这很有可能会使妹妹遭遇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想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却不料靴子早已冻在了脚上,无论龙梅怎么对着石头砸也砸不下来。而在当代的动画电影中,如《小门神》(2016)中,神荼一直包容着任性的兄弟郁垒,为他私自挑衅年兽而一直在夜游神面前为他打掩护,《妈妈咪鸭》(2018)中的姐姐憩憩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保护着懵懂无知的弟弟淘淘,在淘淘认准了大雁大鹏就是自己的妈妈后,也努力地和大鹏搞好关系。

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同样也可以得到动画人美好的祝福,收获理想的人际关系。例如在《海力布》(1985)中,海力布为了村民而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九色鹿》(1981)中,九色鹿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了和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类。而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中,江流儿保护小女孩的精神感动了孙悟空,他决定护送江流儿走完回长安的路程,《大护法》(2017)中自身难保的太子对陌生人小姜也充满善意,想保护小姜等,都是如此。正是这种互爱互助的氛围,让观众得到内心的平静,有着对善必然战胜恶的信心。

三、传承中的新变

诚然,中国早期动画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对人物崇高道德,真善美的赞颂,早已被当代动画人所肯定,但其时作品在温情背后,并非没有局限和不足。而随着观众对国外优秀动画作品的不断接受,这些局限也就暴露了出来。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在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思维中,人性被提纯和净化了,人性的复杂等被表现得不足,以至于有时叙事显得缺失了一定理性,角色也显得扁平化。它们有的与具体历史和时代相关,有的则关乎动画人本人的人生经历或审美理想,价值观念等。例如,早年的木偶动画《半夜鸡叫》(1964)中,在革命话语中,以小宝为代表的长工们和地主周扒皮是无法调和的敌对关系,周扒皮是一个无恶不作,悭吝的反面角色。而在长工们的身上,则根本没有灰暗消极的一面,他们善良、高尚到了几乎无懈可击的地步。与之类似的还有如《阿凡提的故事之种金子》中的阿凡提等。这样一来,电影的深刻性就被大打折扣了。电影的温情之处在于,电影以一种民间立场,设置了长工对地主的胜利,让周扒皮半夜鸡叫的阴谋破产,尽管这种胜利是暂时性的,但电影最大限度地给予了身处困境,在地主面前处于绝对劣势的农民一种同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禁逐渐远离了这种革命话语,也在艺术上,对这种扁平人物和绝对敌对关系产生了质疑。

因此在当代中国动画中,电影被赋予了更多的理性。首先,电影在保留了基本的人物矛盾关系时,又并不使其陷入绝对的敌对,而是让其有和解、合作的可能,以使得叙事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同时,这种和解、合作的基础,正是美好的人格和人性。例如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2010)等“喜羊羊”系列电影中,羊村和灰太狼一家的敌对关系是一直存在的,但是灰太狼一家的本性并不坏,吃羊只是为了生存,当有更强大的敌人出现时,灰太狼也会和喜羊羊合作对敌。如霸道狂暴的虎威太岁,就促成了羊和狼的联手。而在长期吃不到羊的情况下,灰太狼则会靠着青蛙等食物维持一家的生存,这避免了狼始终吃不到羊又能一直活着的硬伤,也显示了灰太狼对家人的责任感。

其次,电影也开始发掘作为敌对角色身上的闪光点,避免人物的扁平化。例如在同样是脱胎于动画连续剧,有着环保主题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2014)等电影中,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之间依然是敌对的。森林是熊大熊二们生活的家园,而光头强则一心要伐木,要不光头强无法向李老板交代,这使得光头强总是成为熊大熊二捉弄的对象,他也因此成为一个兼职猎人。但是光头强也有优点,如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等。在《夺宝熊兵》中,光头强在意外地发现了箱子里被绑架的1岁小女孩嘟嘟以后,把嘟嘟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倍加照顾,成为一个给嘟嘟买奶粉、换尿片的全职奶爸。而另外熊大熊二也有偷偷进入光头强的家乱翻一气的缺点。在《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015)、《熊出没之熊心归来》(2016)等中,光头强则一次又一次地救了动物们,成了英雄。可见他并非是一个无恶不作者,而更像是一个有着贪财等缺点的普通人。人本身就是具有多面性的,在个体身上,往往有美与丑,高尚与卑鄙的综合。即使是在面向儿童观众的动画电影中,人物也不必成为道德的化身,他们也同样可以有弱点、欲望、自私的追求。当代中国动画电影赋予了矛盾双方优缺点,承认其有不可取的一面,但又以其善良等道德上的优点将其进行某种调和或统一,这正是一种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现实世界中人生原生态的美得到了保留,电影的温情叙事也并不受到影响,反之,则会在人物的“改邪归正”或“弃恶从善”中得到放大。

中国动画电影一向不乏温润、轻灵或悲悯、诗意的创作风格。在时代日新月异,传统文化渐趋边缘,娱乐化、狂欢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动画电影依然保有温情书写,以对绚烂画面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并未遗忘给动画注入情感的涓涓细流,让其温暖世界,浸润与柔软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内心,给予人们暖意和希冀,这是十分可贵的。

猜你喜欢
温情动画电影动画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