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农歌

2018-11-14 07:59秦迩殊
金沙江文艺 2018年4期
关键词:超级稻品种水稻

秦迩殊

从古到今,楚雄就是个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山峦高耸,海拔各异,适宜于各个不同高程生长、生存、生产和繁殖的动植物应运而生。山川河谷的开阔地带及断陷湖盆,形成全州二十多个平坝区,成为粮食、烟草、油料和甘蔗的主要产区。历代先民生于斯长于斯,为农为牧,为林为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农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进步,时至今日,农业依旧是楚雄州的主要经济支柱。

楚雄州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农、林、牧、渔、副五业,粮、油、棉、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十二项具备。丰富的光资源、温资源、水资源、立体资源为五业十二项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同样制约着农作物生长。各族农民普遍善于种植粮食,经营林业、牧业等行业,彝族农民善于养殖牛羊,回族农民长于培育菜牛,苗族农民擅长养马驯马,汉族农民勤于养殖肉猪家禽。然而因为地理、历史、文化和技术等等多种原因,楚雄州的农业并不发达。1958年以后,实行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持续了20年,农业发展逐渐陷入恶性循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1981年3月,中共中央又提出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变。粮食生产始终作为楚雄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政府、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业改革力度大,从土地改革到技术革新有了飞速发展,在一日千里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粮食是国家农业基础,粮食生产和安全一直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稻谷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楚雄高原粳稻区却是世界极为特殊的稻区之一。这里海拔高差大,具有 “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水稻品种分蘖少、穗粒少,产量低。而外来的优良稻种,一到这里,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减产甚至绝产。国际水稻专家认为,在这样的高原稻区,很难产出高产优质的稻米。

但是,经过几代农业科技人员的研发,这个定论终于被打破了。

2007年楚粳27号被确认为云南省唯一的超级稻品种。2009年楚粳28号百亩平均亩产达到988.77公斤,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的世界记录。2010年楚粳28号百亩平均亩产达到1002.11公斤,再次刷新世界记录。

创造这些让世界水稻育种界惊讶数据的人就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水稻站站长李开斌。38年来,李开斌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要让水稻能在云南优质高产。现在,高原超级稻在云南的播种面积达到了近400万亩,占云南适宜稻区的88%以上。李开斌团队培育成的高原超级水稻,累计增产稻谷30.61亿公斤,为农民增收64.28亿元。创造了高原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2014年1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七套“大地之子——2013年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人物颁奖典礼”上,十位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物一一登台领奖,李开斌作为获奖者之一,第一个登上了颁奖台。

颁奖礼上,对李开斌做了这样的颁奖辞:“赤子的执着,会创造一个世界!为什么唯有你成了 ‘高原稻神’?因为你的执着打破了世人的断言:在海拔1800米的楚雄高原,种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原超级稻,米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让高原水稻的高产和优质能够兼得。你,就是大地之子——李开斌!”

此时,李开斌得到了“高原稻神”的荣誉,获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

李开斌1958年生于云南省牟定县一个山区农民家庭,初中毕业考入了楚雄农校,1977年分配到楚雄州农科所从事水稻选育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水稻育种专家、“楚粳系列”水稻良种的奠基者邓有成先生。

邓有成先生自195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系后,分配到楚雄,从此扎根彝乡,为彝州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辛勤耕耘了40个春秋。在1950年代整理应用地方水稻品种的基础上,邓先生从湖北引进了台北8号,经试验成功在州内推广,使彝州中、低海拔地区的水稻生产率先在省内实现了籼稻改粳稻、高秆变矮秆的历史性变革。接着又试验推广西南175,逐步替换台北8号并在全省“中海拔”稻区“当家”20余年。1967年,由邓先生主持,楚雄州农科所在省内较早地迈出了水稻新品种 “常规杂交”选育的步伐,于1970年代初期育成了“西红”系统良种在冷凉稻区推广。之后,育种重点又回到单产基数更高的“中海拔”稻区。1980年代初,先育成了楚籼1、2号,接着 “楚粳”诞生。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在滇中 “中海拔”稻区独领风骚。至1995年, “楚粳”系列品种编号已到22号,其中共有12个品种经州、省审定合格,在省内和川、黔毗邻适宜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这些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楚粳3号还被引种到卢旺达、玻利维亚等国家。邓先生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州级科技成果奖10项。1987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人才奖;1992年获楚雄州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奖。

与此同时,楚雄州农业水利建设和科技水平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修建水库、改造耕地、改良除水稻外的其他农作物品种、增施肥料,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注重畜牧业及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楚雄州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开放、创新、改革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邓先生的指导下,李开斌一方面坚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忙碌在良种培育的田间地头,积累第一手材料,不长时间内就系统掌握了育种技术,成长为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共同的信念铸就共同的追求,李开斌对农业科技一丝不苟的作风,让邓有成看中了这位好学的年轻人,经常将他带到家里吃饭、交流。李开斌因此结识了邓有成先生的女儿,也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团队成员兼助手的张天春。几十年来,一家人把全部精力都无私地奉献在 “楚粳”系列优质稻的研究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他的爱人既是生活的亲密伴侣,又是他的得力助手。

上世纪70年代初,楚雄引进了上千份水稻品种种植,都不能大面积推广。邓有成不相信这块神奇沃土种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来,开始尝试自主选育适合高原稻区生长的稻种。李开斌从学校毕业后分到农科所,也跟随恩师走上了这条充满未知和艰难的科学之路。

3月播种,4月栽插,5月组合授粉,9月选种,10月收割后转入室内试验,11月撰写科研报告……在选育的道路上,李开斌团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单调辛苦的流程。按照常规,一个水稻新品种要进行五代杂交后,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差大、十里不同天的楚雄,水稻一年一熟,意味着一年只能做一次实验。要获得稳定形状的子代,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能是7年左右。科学家的黄金时期没有几个7年,李开斌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

没有温室之前,李开斌和同事冬季坐着火车从楚雄到海南,3月份在海南收了种子之后,又回到楚雄。这样往返于两地,一年可以多做一次实验。后来楚雄农科所建起了一个 “从没空过”的智能温室,年年都超负荷种植。通过太阳能和地热提高土温后,这里一年能种三季水稻,可以做三次实验,加快了育种的速度。

水稻移栽最辛苦的一道工序是赶田,也是大家最能找乐子的一件事。试验稻田要和篮球场一样平整,一放水找平,他们就开始比赛 “赶田百米跑”拖拉机拉着一根粗大的赶耙行进,赶田者扶着赶耙跟在后面跑,使劲压平,一个来回300米。深一脚,浅一脚,赶田者跌跌撞撞常逗得大家哄笑,但是能全程跑下来的屈指可数。这个比赛中,李开斌第一名的记录曾保持了很多年。

李开斌是大家公认的种田 “好手”。光是牵牛犁田,李开斌就干了20多年。据说,他犁地,犁得快,翻得深、铺得匀,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 “老把式”都赶不上他。水稻站年轻人种田实践的第一课都是他亲自教授。

别人下田干上两小时,就上来找水喝。具有 “耐旱和抗倒伏特性”的李开斌站在田里,可以站着干上10多个小时,不叫他吃饭,他不会上来。

别人在旁边指挥农民工操作,他要求必须亲自下田操作。

别人插秧间距差一点、施肥份量不足些不以为然。他像机器设定般熟练精准,没有 “差不多”或者“左右”这样摇摆的表述与技术操作。

别人当日栽插不完的,可以留到第二天来干。他奉行节令就是命令,播种、移栽、施肥,时间不到,早一刻不行;时间到了,刮风下雨都要顶着干完。

在李开斌引导下,水稻站6名老中青研究人员都成为水稻种植能手。红红黑黑的脸庞,朴实爽朗的个性,是他们常年在阳光、土壤和风雨里成长的鲜明印记。

李开斌做水稻研究像搞艺术一样精益求精,坚持亲自动手栽种、试验,很多水稻品种的成长过程在他心里如拍摄纪录片般清晰了然。他清楚上千种水稻的生长特性,讲起每一种,就如同打开一幅千姿百态的水稻图画。

温室里的水稻看起来与套着模子长出来的一样,只要用心,就能发现每一株水稻都有生动的特性和独有的性状,植株高矮粗细不同,叶片颜色、宽窄度和被毛不一,谷穗粒形态、长短、多少迥然各异……像每个具有独特容貌、性格的人一样。

春夏之交,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返青后,水稻开始分蘖为蓬状,连绵起伏,像辽阔碧绿的大地毯让人心旷神怡。李开斌团队在此时进入最繁忙艰苦的工作时期,10亩集团圃和选种圃植下30多万株选种材料,每一株都是杂交后代中的唯一变数,每一株都是30万分之一成功概率的具体个体,从这些杂交后代中寻找优良单株,选育研究从发芽延至选种,其培育观察和选种工作的繁杂、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下田做调查,水稻株高多少?株叶长了多少?分蘖出多少头?分蘖的快慢,分蘖的消长……一株株自在生长的水稻把大自然生命运动规律演绎得淋漓尽致,吸引李开斌和助手沉浸和陶醉其中。

“农业科研必须到田里去,坐在办公室里是研究不出好品种的。”李开斌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田地打交道,播种、插秧、打药、收割,一身泥一身水。李开斌说:“搞农业科研是比较辛苦。不过,也没什么,野外空气新鲜。”“多到田间调查几次,多和稻谷待在一起,不光是为了记录某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观察和掌握每一个杂交后代的生长特性。”

每年在温室里配制杂交组合正逢盛夏的时候,温室里温度高达40℃。李开斌早上不到7点就进入温室,一直要干到11点以后,吃完午饭在1点钟就开始授粉。在做杂交的那1个多月时间里,李开斌每天要在大约40摄氏度的高温、高湿的温室内呆6至7个小时,常常汗流如雨,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可李开斌淡淡地说:“习惯就好了”。大田选种,每年近10亩选种田,几千份育种材料,要一个多月才能选完,并且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对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严峻的考验。但是,李开斌一踏进选种田,什么苦、什么累都忘了。他拿着棍子,在田里一株一株地挑选,长期重复一个动作,他的右手腕因此出现关节劳损。因为没有品质分析仪器,选种时,只能依靠手工剥壳辨别稻米外观品质好坏,由于大量用手剥稻壳,指甲都磨秃了。37年来,他放弃了数不清的双休日、节假日,欠下了无数对家人的情,把自己的汗水洒在了他深深眷恋着的育种田里。

学历不高的李开斌,除了风里来雨里去地忙碌在良种培育的田间地头外,刻苦自学,是他长期的 “功课”。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到云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校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不长时间,他就系统掌握了别人要用几年功夫才能熟悉的育种技术,成长为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在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学习和研究中,李开斌成为了让人瞩目的专家。他先后参与主持和独立主持云南 “滇中温暖稻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 “云南九州市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等省、州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让李开斌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农业科技专家,这一路的艰辛,给楚雄州的科技工作者们竖起了奋进的标杆。

“搞水稻研究,周期长。从配制杂交组合,到培育出稳定的单株,再到试验、审定、推广,要育成一个新品种,过去要10多年,现在利用温室连续加代,缩短了品种育成时间,算下来也得七八年。稍一马虎,大家多年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李开斌介绍自己的工作时,认真中带着严肃。在他看来,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既然选择了水稻育种工作,就要有所作为。不敢说作多大贡献,就是想让老百姓多收一点。”

这些在常人眼里艰苦辛劳,而他却视为甘之如饴的宝贵经历奠定了李开斌向培育高产优质的高原常规粳稻杂交新品种进军的理论技术基础,也成为被称作 “世界特殊稻区”的云南红土高原发展现代水稻种业不可或缺的不绝动力。

40年多来,李开斌只做一件事:从事 “楚粳”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搞农业科研,季节性强,又是 ‘露天工程’,气候我们没法控制,只能抢抓时间。”五十多岁的李开斌这样解释他长年累月的奔波。在保持老专家邓有成科研技术的基础上,李开斌大胆创新,采用 “集团混合法”,充分利用温室连续加代与株选鉴定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使单个品种的育成时间缩短了2至3年,尤其是 “十五”以来,达到一年多育成1个品种,选育技术独特,成效显著。李开斌和他的团队采取系谱选择和集团选择方法,经过9年时间选育出的 “楚粳27号”,是云南省首个超级稻品种。由于适应性广,迅速在全省水稻主产区和川、黔毗邻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李开斌主持育成的 “楚粳27号”于2007年5月17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成为云南省唯一获得的一个超级稻品种,实现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2006至2008年连续三年该品种年推广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刷新了云南省单个水稻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110万亩的历史记录,该品种选育成果获2007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秋,授粉后的水稻迅速灌浆结实,穗子越来越沉。李开斌和他所带领的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成果鉴定大考。2003年秋季那场大考后,在一本深蓝色的水稻试验原始记录册上,李开斌记录下楚粳26号/96Y-6杂交组合F7代综合试验结果,并在旁边空白处标记上3颗星号,意味着这个品系在试验中胜出,他给这个品系正式定名为 “楚粳28号”。

“开镰啦!”粗犷的嘶吼声震动乡野。楚粳28号第四次百亩示范方现场实收测产开始了。大姚县龙街乡五福村委会张宝村民小组村民兴奋地在金色稻毯中穿梭,见证这鼓舞人心的时刻。

前来测产鉴定的中国水稻育种界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陈温福,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主任、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郑家奎等人和当地村民一样把欢喜挂在脸上,在稻田里细心观察和检测。

下午,人们终于听到了那个等待已久的消息:“楚粳28号百亩示范方测产验收结果,平均亩产956.90千克!”

一位开拖拉机运送稻谷的村民高兴地说: “种一季稻子的产量等于种两季的产量,而且米质好,米价比一般品种还贵三五毛,真让我们开了眼。”

在老百姓热烈的欢呼声中,专家组组长谢华安院士深受感染:“一个基层科研单位能够拿出两个优质超级稻品种,很不容易!”

曾经带领团队培育16个优质超级稻品种的陈温福院士真诚地对李开斌说:“祝贺你,遇见这么优秀的品种。”

为了这神奇的 “遇见”,李开斌团队付出了多少时间、汗水和辛劳!

在随后举行的 “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位国内权威专家的发言震动全场:“云南高原粳稻育种水平就是世界高原粳稻育种水平!”

10月28日谢华安院士在成果鉴定书上签字。鉴定结果表明:楚粳28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于一体,成功克服了水稻育种高产难优质的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云南高原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相结合,其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1月,李开斌突然感觉视力下降,医生让他住院。“那段时间赶上水稻播种,太忙了。”李开斌开了药回家,但是效果不好。以后的一段时间,视力模糊不清的次数愈加频繁,他独自到医院做了简单检查,拿了两瓶眼药水又回到试验田里忙碌开来。后来,在家人、同事的劝说下,出差路经昆明的李开斌才到昆医附一院进行全面检查。

经检查,李开斌患的是脑瘤,需要尽快住院治疗。可是,此时的李开斌心里放不下的,仍然是水稻。如果住院,就要错过5月份水稻的黄金授粉期。想到这里,李开斌悄悄地隐瞒了病情,仍然全身心扑在水稻育种工作上。

水稻授粉全部结束时,他把诊断书递给了妻子。看着诊断书,妻子泣不成声地说:“结婚30年,你整天蹲在田里、守在温室里,我从来没有怨过你,可你不能为了工作连命都不要呀!”

在家人和同事的敦促下,他住进了医院。经检查,他的脑瘤为良性。开颅手术后,病情逐渐好转。可是,就在他术后拆线的那一天,他的恩师、岳父邓有成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了。为了不影响他的康复,家人把这一切暂时隐瞒了下来。当他即将病愈出院时,才得知这一噩耗。

恩师临终前,没有能够亲自送他一程,成了李开斌人生的一大憾事。

早在2005年,得知楚粳27号被认定为云南第一个超级稻的消息,80岁老人邓有成常欣慰地喃喃自语:“后继有人了,后继有人了……”2010年7月7日,李开斌开颅手术拆线这天,邓有成老人突然去世。30多年,在恩师、岳父邓有成身边,李开斌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毛头小伙成长为胸怀梦想的农业科研领头人。从邓先生的言传身教、散发的人格魅力,真正理解了老师由一个富家华侨子弟,千山万水回到故乡,脱下洋装当上农民,把 “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作为理想不懈追求的衷肠;深切体会到老师历尽磨难,带领他们率先完成中海拔稻区籼稻改粳稻、高秆变矮秆,选择由引进品种向自主育种转变,引领云南水稻生产发生深刻变化;感悟到老师引领他在党旗下发出庄严誓言,获得丰收的老百姓感激地拉着他们的手欢天喜地的由衷快乐……李开斌已为心中那份朴素的梦想、深沉的爱找到扎根一生的土壤。病床上,悲痛万分的李开斌想起老人喃语 “后继有人”的模样,挣扎着起来就要下田去。住院一个多月后他毅然出院,在妻子的搀扶下,一头扎入了难以割舍的试验田……

验收、鉴定之后,是反复论证的精确评审。继楚粳27号之后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 “楚粳28号”,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现场验收,2009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88.77千克;2010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1002.11千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高原超级粳稻育种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77.07千克,连续三年创水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并且米质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2012年百亩示范方现场实收测产平均亩产956.9公斤。3月,各大媒体均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李开斌研究员主持育成的水稻新品种 ‘楚粳28号’,于2012年2月23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13年,楚粳28号在高原地区种植215万亩,创单个品种种植面积最高记录。

2011年12月26日,李开斌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他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与温家宝总理亲切握手,却没能见到同样入选荣誉称号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提出了超级稻的构想和实现路径,最终要靠科技人员们因地制宜实现梦想。

得了“大奖”从首都北京回来后,李开斌没有为自己的领奖行程津津乐道,而是平静地换下西装,戴起草帽,挽起裤脚一头钻进了田间地头,或者整天泡在温室里。在接受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他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就是想让老百姓多收一点。”他的心里只装着稻田,眼睛只盯着前方,前方有他们两代人共同的梦想。

40年来,李开斌先后主持育成经省审定合格的 “楚粳系列”水稻品种23个。其中,有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稻品种,1个品种获省优质米银奖;7个获得国家新品种权。李开斌选育的 “楚粳”水稻品种适合海拔1500米至1940米的中海拔地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用性强、口感佳的特点。

他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 “让种田人吃饱饭”的心愿,默默奉献,努力拼搏,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育成了云南仅有的2个超级稻品种楚粳27号、28号,填补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实现了云南几代育种工作者超级稻的梦想。据粗略统计,至2013年,李开斌团队在省内累计推广种植“楚粳系列”品种5487.61万亩,增产稻谷35.88亿公斤,实现农民增收79.57亿元,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楚粳系列”品种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推广面积400万亩,约占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的88%以上。同时,在四川、贵州的毗邻地区广泛种植,部份品种先后引种到卢旺达、玻利维亚、老挝等国家,促进了当地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李开斌说: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考虑在确保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楚粳系列的广适性,尤其是在海拔较低的温热稻区的适应性,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地方都种上我们高产优质的水稻,让更多农民受益,就是我的梦想。”

正是有了开放搞活的激励氛围、鼓励发展进取的机制保障和想干事能干事的良好环境,有了这一代代为楚雄农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才共同谱写了这首荡气回肠、高亢嘹亮的高原农歌。

猜你喜欢
超级稻品种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这小狗是啥品种?”
我国超级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5亿亩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2009年全国超级稻种植面积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