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寿 510520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做出坚定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为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从2002年年底开始,国际社会出现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人民币汇率制度再一次引起世界的注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被认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进入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特别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的呼声。一方面是升值的压力和预期,另一方面是升值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两难处境下人民币汇率的决策将直接中国经济将来的走向。所以中国必须借鉴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汇率改革道路。下面结合日本的例子来分析中国的现状。
1985年9月,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五国的财长和中央银行的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两位数。当时的美联储主席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急速上升,从1979年底到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大幅升值导致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1000亿美元。中国现在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所以美国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的汇率的呼声是非常大的。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虽然自身也深受汇率上升所带来的伤害,但也希望中国提高人民币的汇率。
“广场协议”签署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纷纷抛售美元。美元大幅贬值。美元兑日元从1985年的1兑250上下波动到“广场协议”签署之后的三个月内快速跌倒1兑200,跌幅达20%。在之后的不到三年里,美元兑日元最低达到1兑120,也就是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日元升值之后带来的后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1:低利率导致日本国内经济泡沫严重,股市跌荡。日元的大幅升值直接影响到日本的出口贸易。虽然,在“广场协议”之前,日本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日元的升值对本国的企业还是产生了很大负面效应,为了减少负面效应,日本政府从1987年开始一直实行超低利率,在此刺激下,国内泡沫经济空前膨胀。日经平均指数达到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高价,但是1990年股价就跌入地狱,日本经济从此陷入长达二十多年的低迷,被成为“失去的二十年”。2010年的6月,日经平均指数也只是在1万日元左右徘徊。虽然过去30年里中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7%的高水平,但仍然有必要保持与此接近的高增长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大因素包括出口、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等,如果升值后对出口和投资等产生消极影响,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会是一个巨大疑问。而且中国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的人口红利的基础上,当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能否增长更是一个疑问,所以人民币现阶段还是没有具备升值的空间。
2:日元升值使海外的土地和金融资产价格变得便宜,大量不适当的海外投资使日元最终陷入危机。美国则借着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并利用这个机会发展以信息为龙头产业的新经济。日元在1995年达到1美元兑80日元后,已经达到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随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抛售日元的狂潮,使日本1998年陷入全面危机,日元下跌到1美元对146日元,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问题,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惩,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日本经济从此不再辉煌。在日本经济辉煌的时期世界银行市值的前十位中有7家日本的银行,这和现在的中国非常相似,所以现阶段的中国还不具备让人民币升值的基础。
3:日元升值引起大量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国内产业空洞化。日本以贸易立国,日元升值会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很多制造企业纷纷进行海外转移,导致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增加。中国现阶段的外汇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出口所得,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出口成本增加,会导致外资的撤退,所以人民币的升值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4: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引发银行的大量坏账困扰。从1985年起,日本6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接到更多的钱,不断进行土地扩张。然而到了1997年,土地价格下降了50%以上,泡沫经济的破灭造成土地交易几乎无法成交,银行收到严重的坏账困扰。这些事实和现阶段的中国非常相似,房地产市场超级繁荣,以房养房的投资方式成为全国民首选。如果人民币升值很有可能陷入日本式的怪圈。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汇率制度变革,为中国的汇率走向提供了前车之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尤其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下要沉着应对,变压力为动力。
1: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国际社会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有着复杂的经济背景。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经济增速减缓,欧洲经济停滞,日本经济更是持续10多年的低迷,而中国经济却是持续的高速增长。面对这种情况,日美等国家需要寻找理由为本国经济衰退而辩解。30年来的改革历史证明,无论是推进改革开放、还是放开和发展民营经济,只要能化压力为动力,就能有效地推进改革。面对世界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许正是我们推进外汇管理体制和培育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的良好开端。
2:放松外汇管制,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就得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改变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而能够减少外汇供给、扩大外汇需求、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办法,都与放松外汇管制和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有关。
总之:人民币汇率目前不宜波动,更不宜升值。鉴于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避免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们必须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否则,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长期稳健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