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杭杭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475001
中美建交以来,中美贸易总额就呈稳定增长模式,从1980到2016,三十多年增长了五千多亿美元。据商务部调查数据,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进口总额分别达1157.8亿美元和4628.1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一直以来都对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影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也长期占据国内大额市场。
3月23日,特朗普总统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大规模征收进口税,尽管中间历经多次磋商,最终仍以白宫声称的25%进口关税宣告和解无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随后回应将强势回击美关税政策,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中美贸易战争已达一触即发的状态。因此,如何恰当处理中美贸易关系关乎世界经济,关乎国计民生。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空前拉大,制造业大幅衰落,底层劳动力被剥夺感加深;美国货物贸易逆差创2009年以来新高、再度接近峰值,其中,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占美国逆差来源的46%,与60年代西欧、80年代日本类似,当前的中国成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对象;过去五年中国占全球经济规模比重从11%上升到15%,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十九大报告、“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宏伟蓝图,新冷战思维引发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
特朗普当选的主要票源来自“铁锈州”失落的工人而不是华尔街的精英与大亨,因此大选期间特朗普政策就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胜选后特朗普明确框架并着手实施,比如,签署税改法案、加快加息节奏和收紧移民问题等。
特朗普在中国议题上政策立场强硬,在社交平台和媒体场合经常批评中国,将美国困境归咎于中国崛起,他曾表示当选后将加强南海、东海军事部署,威慑中国。
特朗普总统心中的目标是重振美国,其中的重要策略是对中国的货币操纵和贸易不公平加以反制。中国的要求是以市场换技术,特朗普总统开始实施301行动就是研究中国政府如何强制要求以技术换市场。5月4日美方要价清单显示了其真实意图:中方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逆差;停止对“中国制造业2025”的补贴和支持;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改进美方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其中,“中国制造2025”被三次提及。因此,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遏制中国崛起。
在关税方面,降低20%的美国公司所得税;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特朗普认为,中国和墨西哥作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抢占了美国大量制造产业和制造业岗位,因此,企图通过设置高关税壁垒、对内提供税收优惠带动国外制造业回流,减少失业率。
中美贸易失衡既有中国部分领域开放度不够、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较高、政府给予部分国企补贴以保护发展中的幼稚产业等原因。更是由于中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美相互依存程度很高,但中国对美市场的依存度要高得多。所以美国挑起贸易战,胁迫中国对美进一步扩大贸易市场,通过配额制和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手段,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输出,以扭转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正逐渐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政策的决定者,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要积极倡导和参与自贸区战略全面布局, 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世界市场, 建设 “一带一路”。 通过 “一带一路” 建设, 可以将中国的生产要素, 优质产能输送出去,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帮助他们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中国产业升级,中国的自由贸易区, 大部分是处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也必将随着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一带一路” 战略也是拓展世界市场, 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最有效的方式。因此, 要继续深化 “一带一路” 战略,
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中国新经济繁荣大部分是基于科技应用但是基础技术研发存在明显短板,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必须继续保持韬光养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此次中美贸易战未必是坏事,转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
就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任何国家都在为世界经济贡献力量,同时为各国经济发展所牵制,因此,当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必须充分意识到贸易战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危害,并做好准备,要积极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加强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勇敢应对美国贸易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