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类聚:视频网站中电影类型的新变与思考

2018-11-14 06:07陈文育何金慧
电影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制作者标签受众

陈文育 何金慧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一、电影类型及其生成变化

分类是人类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需要。类型即特征,这是进行类型划分的逻辑和依据。万物有同有异、有分有聚。这个道理在中国古语中就有体现。类型中的“类”不是相同的类,而是具有相似性特征的事物自成一类。电影也有分类,并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电影类型问题一直是当前文化研究的重要论题,如果没有对电影类型进行划分,对于电影的研究就不能掌握其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电影类型延伸的领域人们也就无法理解与掌握。

关于电影类型的研究,英国学者爱·布斯康布认为类型的主要特征是视觉元素,因此电影类型“是一个外部形式构成,其中包含着一系列作用于视觉的惯例”。除了视觉特性外,电影类型还可以从表达话语层面进行观察,美国学者托马斯·莎兹对于类型电影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类型电影是由创作者、批评家、观众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们可以将类型电影视为电影制作者的美学表现,同时也可看作是艺术家和观众在协同表达他们共有的价值观和理想。”类型电影的划分在过去由电影制作者进行掌控,随着电影的逐渐发展,电影制作者还要尊重电影艺术家与受众的意见。

一般来说,美学契约、文化惯例以及市场是电影类型内在形成的三大依据。早年电影类型是按美学契约进行划分的,决定电影类型生产的是电影制作者,“旧的前资本主义的文类有些像是文化生产者和某个同质的阶级或群体公众之间的一个美学‘契约’,它们的生命力……源自这样的事实:艺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仍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和一种具体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从题材的选择开始,电影制作者自身认识世界的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电影表达出来的思想是电影制作者想要“灌输”给观众的思想,观众“被迫”接受制作者制造出来的电影思想。比如,美国西部片就是以西部开拓史为题材,固定人物形象设置,蛮荒的文化影像,英雄主义的“套路”化情节为核心内涵,形成了关于此类型的美学契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与发展,制作本身和美学艺术表达上,会形成固定化的模式,借鉴之前电影的人物形象、场景、动作……强化这些因素的深层含义,其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艺术也会被不断地重复使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的不断发展以及传播范围的扩大,电影受众群体成为电影制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制作者把一定的权利“让渡”给了受众,随之而来的是观众的意愿得到融入与表达,大众文化不断渗入,使得电影类型的美学契约被打破,大众文化的形式、题材、喜好与精神内涵成为电影制作的影响因素。 “‘类型’也不再作为一种社群之间的‘美学契约’,而转化为消费社会中的‘重复’机制。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好莱坞商业电影以其对叙事惯例、故事形态的复制性生产,而成为大众文化中‘类型’建制的典型表征”。文化惯例也成为电影类型生成的主要依据。

当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影行业后,投资者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判断来进行电影的投资,在趋利因素的影响下,利用现有的媒介方式,将电影打造成有热度、有流量、有影响力、有票房的IP产品。电影创作者在创作电影时本身就是对电影类型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的选择,选择他们自己想创作或者认为受众喜欢的电影类型进行创作。接着是电影投资者(电影公司、视频网站等)对电影主题内容的筛选,这是一轮资本的选择,挑选出他们认为受市场欢迎、潜在用户多的电影类型进行拍摄、制作、包装,然后推向市场;最后由受众,也就是市场来进行最后的选择。“家庭伦理片主要吸引女性观众,所以过往被称为‘女性电影’‘妇女电影’,或‘哭泣电影’及‘催泪剧’等,这些名称其实是来自消费者及消费模式的反映,并非来自内在的美学因素。”受到受众热捧或者关注的电影类型被电影投资者认为是成功的电影模式,继而可以进入下一轮的投资,依此循环。在资本与市场的外力下,某一时间段会形成某种类型式的井喷。视频网站进行自制内容生产的时候就是一次资本的选择,那些没有受到受众关注的电影类型就会逐渐被投资者放弃或者遗忘。因为电影投资者利润的根源来自市场,市场进行着电影类型的最终选择。

在外在因素资本的推动下、在受众市场的驱动下,受众从一开始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电影消费的中心,制片者和演员都围着粉丝转的时候,电影类型生成与划分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被投资和市场影响,而这些在视频网站的电影类型划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视频网站中的电影类型新变

互联网的储存与连接能力,网络雄厚的资本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这些利好因素使得视频网站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电影资源,但有资源内容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抓住用户是最核心的问题。电影类型在此基础上会因为视频网站内容的选择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影响到视频网站中电影类型的变化。

原先的电影类型(主要是故事片)概念在理论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依据题材划分为爱情片、传记片、历史片、犯罪片等;依据观影对象划分为成人电影、儿童电影等。但视频网站上划分出的电影类型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些视频网站甚至放弃了原先电影类型的划分方法,划分出来的电影类型是根据自身网站定位、发展的需要,呈现“个性化”的划分,并且一些网站对电影划分的方法已经与类型的概念无关,类型只存在于电影本身,与视频网站对电影的分类无关,对电影也不再是“类型”的划分。“类型”的概念在视频网站的平台上逐渐衰落,取代电影“类型”划分的完全是出自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划分,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重点,而不是对电影类型的划分。

(一)类型划分的粗化与重叠化趋势

以新媒体为背景,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让人们进行娱乐消费达到娱乐的目的。电影从出厂到院线播映,再到被放到视频网站的平台上,到达视频网站播放平台时,电影在不同的播放平台,它的功能和效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来其更倾向于艺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如今则更倾向娱乐价值。

类型的划分是在一定受众的影响下进行的。类型在电影逐渐走向娱乐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被人们粗化或者边缘化,人们在观影的时候不追求美学艺术细分,也不管是属于哪个流派的作品,是否遵循惯例,也不关心剧情是否符合逻辑,甚至在受众心里根本没有关于这些概念的认知,这些概念只存在于具有一定专业认知的学者口中。而在新媒体日益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类型划分粗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娱乐功能对大众来说更加重要。

类型划分在粗化的同时还会发生重叠的趋势。划分类型的标准是相对的,类型也是相对的,它具有一定的重叠性。“电影类型也倾向二元化,较少能够完全结合形式与内容两面来分类。这于类型学而言,恐怕是在所难免。”斯塔姆从电影本身出发,认为电影的类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可以从“显性”角度看的同时,也“可以是隐性存在的,比如一部电影表面上似乎属于某一种类型,而在更深层次是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因此,一部电影存在跨类型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背景下的视频网站,类型已经不再是电影的主导因素,分类也不是视频网站的主要功能,视频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得到更高的流量和热度,打破了电影类型原有的区分概念,也不在乎一部电影的主类型和次类型,涉及哪种类型,视频网站就会把这部电影放到哪个类型的一栏,以求电影得到最大限度的曝光,增加被用户浏览的机会。真正能吸引和抓住客户的还是电影本身,而不是类型。其次,之前对电影类型的分类是按照相似性特征来进行的,一定程度是有相应的客观参考标准的。但是标准是人为设置的,一些标准的概念会发生重合,一部电影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既属于这个类型又属于其他的类型,这样就出现了类型的叠加。最后,电影制作时类型的混用使得电影类型出现了多交重叠。制作者制作电影时利用多种类型的混合,以期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或是叙事方式的革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多种类型的叠加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二)个人兴趣类型的出现

兴趣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以需要为基础,基于精神的需要或者物质的需要。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有兴趣的时候,会带着动力与期待,热衷于接触这件事物,乐意为自己的兴趣付出时间、精力和财力,积极参与其中。兴趣往往是伴着情感出现的,没有情感就产生不了兴趣。个人兴趣代表着个性化的需求,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兴趣系统,每个人的兴趣都是一张织起来的网,有些个人兴趣和电影类型紧密相关,有些则与电影类型没有太大的关联。兴趣系统由自己设置,并且这套系统不是稳定的,会随着时间、自身的发展、别人的影响等因素产生变化,还可能会产生新的兴趣。根据用户的个人兴趣以及互联网的智能技术,通过用户点击浏览某些类型的电影,视频网站会形成相应的数据,通过数据会预测该客户对哪个类型的电影感兴趣,向用户推送该类型的电影,或者根据用户个人兴趣的设置,网站进行个性化推送。没有用户就没有个性化的服务,每一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个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发的《2012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中这样阐述:“用户使用搜索功能之前,心中已经锁定了特定的视频资源,使用‘站内搜索功能’位居第一,表明与传统电视观众相比,用户通过网络收看视频时,目的性更强、更主动。”这句话体现出受众自我选择影片的主动性,经过了几十年的电影的“教化”之后,逐渐形成对影片选择的标准或者惯性,不管这部影片属于什么类型,也不管这部影片是否属于这种类型,进入视频网站中对该影片直接进行搜索,而不是按照网站中对电影类型的划分来进行选择。当一部影片开始投向市场面向受众的时候,受众可以从其预告片或者放映出的效果对其进行判断,这部影片是否符合自身的兴趣系统,这些兴趣五花八门,或是对特定题材的兴趣,或是对导演演员的兴趣,或是对于某种美学风格的兴趣。互联网就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平台,注重用户的个人体验,在此背景下个人兴趣类型的出现并不奇怪,或许之后还会细分出新的类型。

(三)网络新类型的形成

互联网形成新的文化环境,环境相对于传统媒介更自由,互动性更强,网民可以在网上进行自由的意见表达。网民所处的阶层不同,知识水平不一,发表的意见不一定相同,但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有着类似的价值观,这种类似可以形成主流元素。所以,互联网形成的新文化环境是一种接地气又流行的文化。在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声、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塑造出互联网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属于具有互联网自身特性的美学艺术系统与价值观。这种代表着网民的“文化”会给电影制作者带来新的灵感,创作出的电影不一定遵循惯例,不一定按照传统的“美学契约精神”,它以网民为对象,为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抓住网上用户,有属于自己美学、文化和价值的诉求,释放的是网民的创意,满足的是当下网民的需求。

当下的视频网站中灵异、穿越、恶搞、魔幻等新类型电影的出现,就是新文化环境的滋养的结果。这些新的电影类型的出现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例如恶搞电影。与喜剧电影不一样,恶搞类型的电影是以丧失剧中人物“节操”的方式博得观众一笑,甚至偶尔会有一些“低俗”的桥段,它不像其他类型的电影那么注重情节的发展或者逻辑的推进,它最主要的是让观众领悟到那些“恶搞”的点,引发观众哄堂大笑。例如《这不是斯巴达》《整蛊专家》《小姐好白》等,都属于恶搞类型的电影。

网络中形成的新文化环境给新电影类型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养分,新的类型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会给电影制作者带来新的想法,滋生出更多新的电影类型。

(四)用户聚合类型方式的产生

用户聚合类型方式的产生以用户为基础,视频网站为了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从而留住用户,新开发的服务越来越为用户着想。以用户设置兴趣自成一类,用户给这一类贴上“专享”的标签,对这一栏的内容随时更新或者删除。这个行为不对外开放,只有自己可以操作,可以看到。以用户给定义视频(贴标签)的权利成一类,这个行为是开放的,其他用户可以看到并进行类型的纠正。

在一些视频网站中,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视频进行分类的操作,这种给视频定义的方式分两种,以bilibili(以下简称B站)视频网站为例。B站的大部分视频都是用户上传的,有一些类型是用户自己创造出来的,例如美食、漫威、爆笑、吐槽……划分成电影类型的有一些并不是电影,是网友自己关于该电影的作品。用户先从网站上下载电影视频,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蒙太奇、配音处理,对电影进行解说、恶搞,然后发布到网站上,但视频的主题还是与剪辑之前的电影相关,所以网友发布的视频会出现在该电影类型一栏中。此外,给视频贴标签是用户聚合类型的另一种表达。B站会建议用户根据视频的内容,列出最具有代表性、最精练的标签。网民注册成为视频网站的用户,达到一定的用户等级,在浏览了某个视频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该视频的理解给视频贴上相应的标签,用户在网站上选择标签的名称,一次可以贴上若干个标签,最终该视频的标签以量多聚合,形成该视频的关键词。之后用户便可以根据标签的关键词进行相关视频的搜索。除此之外,B站上用户还可以查看其他用户为该视频贴上的标签,删除不符合视频的标签,或者举报性质恶劣的标签,让标签更贴近视频内容,让用户参与新类型形成的过程。

用户的想法和行为是多样化的,由用户产生出的类型也各式各样。基于互联网背景,用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行为令新的概念产生,形成聚合,然后成为新的类型。

三、视频网站中电影类型新变的思考

(一)从相似文本的接受到具体产品的消费

早期电影类型是以电影的文本为中心的,从电影文本中相似的人物设置、叙事结构到表达方式、思想主题等,都是限于文本本身,在创作者和受众共同作用下对相似文本的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一次又一次地使文本形态进行固化。人们对电影的消费其实就是对相似文本的消费,通过这样的消费,电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概念引入电影行业以及大文化背景的改变,人们对电影从文本的接受变成了利用电影进行营利、娱乐消费,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的载体。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电影制作者,还是经营者、消费者,都已经越来越不关注电影类型,电影制作者把电影作为一种产品进行运营,而产品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市场。从电影制作者的角度来说,自己团队制作出来的电影在院线上映时有更高的上座率、获得好的口碑,这就是对制作团队的付出最好的回馈;从投资商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是一次好的投资;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受众对这部电影从未观看之前对其感兴趣到观看后对其满意。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每一次去看电影都是带着期待的,不管这部电影属于什么类型,只要这部影片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期待甚至超出其预期,他就会觉得这是一次值得的付出,下一次对自己感兴趣的影片依旧会选择观看。这种兴趣是即时性的,它没有周期,也不存在一定的规律,它更多地来自于市场的一种“心情”。而视频网站利用大数据关注受众的个人兴趣并为其进行私人订制,推送相应类型的电影,其最终目的还是让用户满意,满足他们内心的期待,增加用户对视频网站的黏度,而不是为了电影的艺术类型。

(二)从类型划分到标签化生成

类型的划分是有客观标准的一种类聚,有共性的事物自成一类,类型本身具备稳定性。但现在视频网站的标签化生成则更多的是用户的个性化设置,由用户定义,标签重合自成一类。每个用户是单独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在视频网站中设置、修改自己感兴趣的影片,被用户放在“喜欢的电影”那一栏的电影,相当于被用户贴上了对这些电影感兴趣的标签。而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浏览都会被视频网站后台记录,形成相应的数据,进而形成推送的分类,这些分类便成为划分电影的新依据。

受众对一部电影类型的判断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受曾经观看的电影的影响,受众经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找到该部电影与已经看过的影片的相似性,以此归为一类,主动给电影贴上某种类型的标签。观众可以通过在视频网站对该电影归类或者留言,视频网站后台根据用户对电影的定义会形成相应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里。标签是可以多选的,而最终的分类有时也不止一个。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同一部电影贴上相同的标签,标签重合的次数多、所占的比重大时,数据会进行汇总,同类的标签会形成聚合,形成该电影的类型,视频网站会以大多数用户的标签给该电影进行类型的划分。

电影从类型划分到标签化生成,影响一部电影的分类已经从电影的本质特性转到了由用户定义的时候,表明市场化的作用下,电影类型的概念越来越偏离了电影本身,外力的因素在逐渐改变电影类型的作用,“类型”这一概念在逐渐衰落。

(三)个人用户:互联网语境下视频网站电影类型的生成基础

“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以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第二个阶段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索取’传播模式。第三个阶段是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视频网站中对电影进行类型的划分正是以个人用户为基础做出的划分,所有的改变也是围绕个人用户而改变,个人用户就是互联网语境下视频网站电影类型的生成基础。视频网站就是为了用户而生并依赖用户而活,从用户的认知在不断地“觉醒”的角度来看,视频网站要想留住用户,不仅要给用户提供总体性的适当服务,还应提供针对性的个人化服务。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得到释放,适当的服务只能说明视频网站能满足用户看视频的基本需求,而个人化服务才是“收买”用户的法宝。例如,根据用户兴趣能在某视频网站上找到其他视频网站没有的高清资源;观看电影后推送专业的影评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电影;为个人用户打造专属的电影类型推荐等功能,都属于以具有差异性的个体为基础专门打造的服务,便于满足个体更高的要求与多样化的需求。

视频网站以用户为基础是必需的,为了自身竞争力和发展,也为了不断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要,执行的操作与开发出来的功能只能以用户为基础。基于用户在互联网的“中心”地位,对电影的类型进行划分的时候,视频网站也是以用户为基础,将电影类型划分为适合用户的类型,例如高清、热门影片、混剪、周末剧场、戛纳专场等,能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搜索、吸引用户。而且还要不断注意个人用户发出的“声音”、兴趣的改变,随时做好为他们修改类型的准备。视频网站中少了以用户为基础的电影类型的划分,只顾网站自身的需要划分类型,会降低用户对网站的好感度和体验的舒适度,导致用户的流失。

电影类型不仅是电影理论发展中的核心概念,同时也为我们发现和探讨大众娱乐、文化产业和传播媒介文化这些更广阔范畴中的文化与产品类型提供了重要基点。对电影类型的研究,我们应以时代的发展为大背景,从相应的科技、文化、生活等因素去考虑,会更有利于电影类型的分析。如今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视频网站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拥有众多的用户,电影类型的分类原则在诸多因素下产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类型”概念被打破、新类型的出现、类型的重叠、类型的定义从客观标准到人为的定义……我们应重视并且正视这些变化,这对于电影类型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制作者标签受众
Sugar Painting 糖画
卷雪茄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