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

2018-11-14 05:07
电影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好莱坞大众

赵 翔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电影本就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文化产品,而好莱坞电影在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以商业性为导向,是大众当下最重要的文化精神食粮之一。要认识好莱坞电影在当前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以及其何以经受市场考验的奥秘,便不能离开对好莱坞和大众文化之间关系的讨论。

一、大众文化与电影

在社会实践的不断演进中,文化也在不断变化中。文化所处时代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和文化之间是互为促进与制约的关系。大众文化是属于居于绝大多数的,在社会权利的分配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人群创造、认可的文化。尽管我们可以宽泛地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直存在的。但在讨论与工业文明与当代新媒体有着紧密关系的电影时,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有着更为具体、详细的定义:“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出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当社会向着市场化迈进时,其文化产业的规模也注定逐渐形成。好莱坞电影便是美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它在电影商业美学的建构上,最早走向了“商业电影美学”,即明确标举了商业电影的概念。早在《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上映的年代,电影人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在电影中反映人们的心声,以及根据观众的口味来决定男女演员和剧本作家等的重要性。及至当代,这种对于大众消费观的考量更为科学和严谨,以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代表的机构每年都会对票房进行统计和分析。而随着理查德·麦克白等人的研究,好莱坞在海量作品的基础上生发了相关美学。以被认为有“命题作文”之嫌的史蒂芬·麦奎因的《为奴十二载》(2013)为例,电影中主题选择、叙事节奏等方面几乎都有章可循。好莱坞电影人的这些努力都诱发着美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消费热情。

一言以蔽之,好莱坞电影是当前世界电影中最能够适应大众文化“游戏规则”的。

二、大众文化秩序下的好莱坞电影

如前所述,好莱坞电影是适应着大众文化的秩序的,大众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行怎样的改变,好莱坞电影就发生着怎样的转向,与大众立场相对立的精英主义立场是基本遭到排斥的。

(一)娱乐诉求上的快乐原则

可以说,在大众文化中,艺术创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满足大众的娱乐消遣,即快乐原则。好莱坞电影创作一直在体现着这一点,它平易近人,回避晦涩,并不要求观众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或独特的人生感悟,而将任何人都可以理解,都可以从中得到情绪释放的故事呈现给观众。例如,在金·凯瑞的一系列电影,如《变相怪杰》(1994)、《神探飞机头》(1994)当中,绝大多数年龄段、绝大多数地域的观众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又如被认为是剑走偏锋、个人风格极为明显的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实际上也并没有脱离主流的大众文化,他的电影正是以一种戏耍的姿态消解着深度。即使是对特定历史背景,抑或塔伦蒂诺所借鉴的特定影片不了解的观众,都可以在有着酣畅淋漓复仇故事的《杀死比尔》系列和《被解救的姜戈》(2012)中获取快感。

而快乐原则带来的正是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应该说,在好莱坞电影中,意识形态的表达依然是稳定存在的,但是这种表达是针对受众的接受习惯完成的,电影总是以一种较为熨帖的方式对观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观众即使在被电影教化时,依然能保有一种思想上的“自由感”。例如,在被认为是好莱坞史上最优秀的十部战争片之一的《拯救大兵瑞恩》(1998)中,西方特有的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这一意识形态便贯穿于叙事的始终,并且电影中还隐晦地进行了美式的爱国主义宣扬,战争的肮脏、残酷和血腥映衬出的是身为美军一员的荣光。但是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高度重视细节,尤其是开场的20分钟,以米勒为第一视角看到的诺曼底登陆的地狱一般的场景,几乎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对当时场景最好的还原。这种对细节的严苛要求表面上是无法给观众带来快乐的,但它其实正是通过观众的审美“安全距离”来娱乐观众。与之类似的还有如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2016)等。

(二)影像特征上的奇观原则

对影像奇观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众狂欢活动:酒神祭祀活动。银幕上的种种现实中难以看到的奇观能让人们迸发出激情,实现对生理欲望的合理宣泄。而当代科技则使这种奇观化越来越容易达到,从计算机成像技术的“处女作”《星球大战》(1977)到《泰坦尼克号》(1997),再到动作捕捉技术已臻化境的《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2017),40年来,奇观仿佛成为随处可得的一针兴奋剂。大众在欣赏奇观的过程中能获得的是瞬间的刺激和感受,而不是思辨和教育。当下观众在欣赏詹姆斯·卡梅隆、盖瑞·罗斯等导演花费重金打造的《阿凡达》(2009)、《饥饿游戏》(2012)等电影时,他们最为看重的便是电影能带来怎样的视觉体验,而非故事背后对于环保或极权的影射。而好莱坞电影人也深谙这一点,因而竞相使用各类新技术和新的拍摄手法。

(三)传播媒介上的扩大原则

如果说影像奇观是科技进步为电影人搭建的技术平台,那么传播媒介则是科技为电影人和观众搭建起来的流通平台。在大众文化中,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人们需要运用一切媒介,实现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哪怕这种互动是碎片化的、即时的,它都能起到吸引潜在观众的作用。如温子仁的《速度与激情7》(2015)等电影在上映之前,不断在网络上投放的海报和预告片、线下的观众见面会等,在此不赘。

三、作为大众文化对立面存在的好莱坞电影

我们在肯定好莱坞电影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秩序的一部分的同时,又必须认识到,好莱坞电影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种矛盾普遍体现在对种种意识形态的理解和呈现上。一方面,电影的内容是面向大众的,绝大多数商业片要迎合大众审美趣味;而另一方面,一部电影的完成离不开精英的参与,尤其是在质量普遍较高的好莱坞电影中。这也就使得精英对大众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复杂态度不可避免地也反映在电影话语之中。因此,好莱坞电影又不能全然视作大众文化的代言者,其又有着对大众文化中的糟粕,不利于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一面进行反拨的意义。

如在好莱坞电影中有着不可动摇地位的人文主义精神。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人保有“左”派的政治倾向,生动鲜活的电影成为好莱坞电影人用以表达政治诉求或个人对社会问题看法的载体。而这一部分电影人偏左翼的思想使得其电影中渗透着对人的肯定和关注,尤其是在表现人的生存现实、复杂的情感、饱经苦难挫折的理想,乃至人脆弱而坚强的精神和灵魂等方面,电影人创作了大量引人入胜的电影文本。而与肯定人的权利相对的,则是对强权、体制阴暗面等的否定。例如,在西奥多·梅尔菲的《隐藏人物》(2016)中,女性和有色人种少数族裔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以及她们为美国航空科技事业做出的贡献被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呈现,让观众看到了这一被忽视已久的群体。以凯瑟琳、玛丽和多萝茜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拥有出类拔萃的才华,但是她们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不仅在她们的数学计算工作中,身边充满了质疑者,并且在业务之外,她们还要面临黑人被全面隔离,不能和白人共用咖啡壶和厕所,开会的时候黑人女性不能进会议室,等等。但凯瑟琳三人没有选择哭闹或暴力对抗,而是努力打破其他人的偏见,最终在历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电影在一个爱国主义的背景下,重申了肤色平权和女性革命的重要性。

而张扬人文主义精神并不代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倡。相反,反思科技进步,遏止生态失衡,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才是好莱坞电影对人类终极命运进行负责任思考的一种体现。这一点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卡梅隆的《终结者2:最后审判日》(1991)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都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两部电影中,人类都因为滥用科技而最终遭受了科技技术的反噬,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中。电影并不仅仅是提供一次次千钧一发的逃生、打斗来吸引观众,而是抛出了关于“生命”界限的问题,当人自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造生物或机器时,有可能从操控者沦为被操控者,且人类造物的生存权和社会发展权等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

又如对深刻、高雅之美的坚守。正如观众是具有多个层次的,电影人亦然。毫无疑问,部分电影人在大众文化下放弃了艺术创作中应有的崇高追求,而将电影视为纯粹的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娱乐商品。但好莱坞中依然有大量电影人能够保持对自身的高要求,依然追求在电影中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和品位的高标雅致,传递给观众稍高于日常生活所能摄取之美的优美与崇高。例如,在雷德利·斯科特极具英雄主义情怀的史诗巨作《角斗士》(2000)中,主人公马克西·蒙斯从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一夜之间因为王子康茂德斯的陷害而家破人亡,沦为罗马斗兽场上的角斗士。但是这种绝境中,马克西的气魄和勇武迸发出来,不甘于为奴的他最终报仇雪恨,杀死了成为暴君的康茂德斯,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公主露西拉在宏伟的斗兽场高声质问:“罗马是否值得一个好人为之牺牲?”而电影所颂赞的,并不仅仅是反抗暴政的马克西身上的不屈和伟岸,还有对那个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伟大的罗马时代的缅怀。穿插在血腥斗杀中的壮观的罗马斗兽场、繁荣的罗马街市等,也都给予着观众美的享受。

无论是思想上的人文主义精神,抑或是形式上比庸常生活更高一层的审美体验,这二者都能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以及情感上的震撼。可以说,立足大众,面向大众,但是又能在某些方面高于大众,这正是好莱坞电影在当下的立身之本,是美国人至今依然并不排斥好莱坞作为本民族文化代表的原因之一,也是其他国家与地区电影业寻求长久、良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众文化包含了普罗大众在当代生活中的实践、思维和情感,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乃至不同地区文化的互相渗透。在当下,好莱坞电影的生存空间离不开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秩序中,好莱坞电影创作形成了一定之规,其市场运作也拥有了良性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作为精神产品,好莱坞电影并没有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放弃传播文化与美的责任,在部分优秀之作中,观众依然能看到有别于大众文化的理想与超越,好莱坞电影尽管并不以“纯艺术品”自居,但并未允许自己彻底沦为速朽的商业杂耍。好莱坞电影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深刻、崇高的美感依然起着净化观众心灵、陶冶观众情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好莱坞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