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

2018-11-14 03:27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律诗古风边缘化

2008年我在《诗词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现在旧话重提,我还是要保留开头这一段:儿子总有些地方像父亲,又总有些地方不像。相像的这一部分,表现了遗传的作用;不像的这一部分,表现了变异的作用。儿子如果一点也不像父亲,那就是假冒,那就没有血缘关系,理应从这个家族开除出去;如果儿子太像父亲、完全重复父亲,那么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当代诗词与古典诗词的关系就是如此。一种健康的、活泼的民族艺术,必须坚守传统,又努力创新。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我以戏曲为例,来说明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的理由。戏曲之为戏曲,它的角色要分生旦净末丑,它的表现形式要坚持念唱做打,这个不能变。传统诗词,它必须使用文言(可以边缘化,但整个语感不能变),它必须遵守格律(古风不守格律,但也必须遵守古风的规律)。只有这样,戏曲才叫戏曲,诗词才叫诗词。但是,戏曲与诗词进入当代,它必须发生变化,它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老是唱《苏三起解》不行,现在要唱《沙家浜》;老是吟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不行,现在要吟诵“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如果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的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当代诗词的研究,恰恰缺乏“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的见识。我们曾看过不少研究当代诗词的文章,但研究者无一例外地按作者身份来分类,这样就深入不下去,而且说不到点子上。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把当代诗词分为“革命领袖类”“文人学者类”“网络诗人类”,这样的研究,貌似全面,实际上是蜻蜓点水,不得要领。要是有人不属于以上三种类型,要不要研究?网络诗人各种流派都有,怎能因为发表形式相同就成为特殊的一派了呢?所以我建议打乱重组。

一、坚持典雅的形式而表现现代生活的。

我们可以用魏新河为代表来说明这一派的特点。《虞美人·九月五日夜自咸阳飞北京》:“明星十万迷双眼,日近长安远。廿年生活在青冥,又是浮云相伴一程程。忽然身作京华旅,衣上灞陵雨。来时无物奉君前,携得秦时明月到燕山。”用“廿年生活在青冥”来表现自己的飞行员生活,用“衣上灞陵雨”来表现自己的诗人情结,都很典雅,但又切切实实在表现现代生活,真是妙不可言。其实属于这一派的人不少,所以按身份分类就会有遗珠之憾。

二、大胆使用现代词语而又不失规矩的。

这一派人数也很多。武立胜《太行军演》:“九宫布阵在山弯,调动千军拂晓前。高地围攻八四四,电波频叫洞三三。空投弹卷老爷岭,机降鹰飞娘子关。剿尽残敌天尚早,黎明未下刺刀尖。”“八四四”是高地海拔,用来代称那个山头。“洞三三”是部队代号,用以保密。迫切反映现实这一点,就不用再说明了。这首诗虽然大量使用宽对,但律诗的框架还是保持住了。所以“不典雅”的路子也是走得通的。

曾峥《八月一日夜车次徐州口号》:“尘劳南北此何之,车曳残灯入梦帷。曾向古城遗面目,站台小立点烟时。”这是现实生活的浮世绘,被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还表达了自己某种怅惘的心情。所以反映现实也可以不要主题。现在我们来检查作者的艺术形式,绝对中规中矩,而且十分娴熟。这一首与前面一首是有所不同的。

三、已经边缘化了,更要用“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的原则来界定。

这里就接触到“觚不觚”的问题。孔夫子离我们太远了,他当年怀疑的杯子,到现在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仍然双管齐下,先检查边缘化的作品是否反映现实生活,不反映,那就不再讨论。反映了现实,那就讨论在多大程度可以容忍。

李大安《农民技校》:“新月含羞柳上藏,农民技校夜辉煌。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新当然是很新了,但每次读到第四句,总觉得语感出了问题,它与前三句不整合。怎么办?宽容。我同意把它判为合格作品。

张四喜《三讲》:“一听三讲就下乡,小炕小酒小姑娘,试上山岗望一望,村村都有丈母娘。”我很喜欢这首诗。但仔细检查,这是一首当代的民歌,而不是传统诗词,传统诗词的规矩是必须遵守的,所以只好忍痛移除了。

有了“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的见识,那就要树立标杆。以上我把“坚守与创新”分为三种情况,即:“坚持典雅的形式而表现现代生活的”、“大胆使用现代词语而又不失规矩的”、“已经边缘化了,需要甄别的”。但为了使当代诗词显示出它的实力,我们还应该树立标杆,起到示范作用。

古风。曾缄《布达拉宫辞》:“拉萨高峙西极天,布达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买丝不绣阿底霞,有酒不酹宗喀巴。愿将世界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原诗很长,就不全引了,请查《岷峨诗稿三十年精华录》。这首古风歌咏仓央嘉措事,在审稿会上,川大、川师大教授一致推崇,认为这首古风,已经超过了吴伟业的《圆圆曲》,直追白居易的《长恨歌》。

律诗。律诗最难写,我们现在看到的律诗,大多是痴人说梦,不知所云。这里也来树立一个标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本诗表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围剿”,情景都是全新的,特别是“慈母泪”“大王旗”,几乎把读者直接带入白色恐怖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不用典故,拒绝套话,其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先进的。

绝句。当代诗词最大的收获是绝句。也只举一首。张智深《望黑龙江东故国领土》:“云山相望夏还冬,铁马王师梦已空。惟有西风心不死,年年吹雨过江东。”当年读了就惊心动魄,现在重读仍然惊心动魄。有了机会我也想选一本当代绝句精华录。

结语

只要把每种文体的优秀之作汇集起来,就会得到一部当代诗词的文本,它既反映现实生活,又尊重传统,而且风格多样。为了使这一个文本具有权威性,我希望有一大批评论家参与此事。例如我就写有《评聂绀弩、周啸天、曾少立三家诗》《评张小红、向咏梅、刘能英三家词》,还准备继续写下去。如果全国能推荐出百馀人,再通过会议形式确定入选名单,这个文本是会做好的。有了一个好文本,当代诗词就会沿着正确、健康的路子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律诗古风边缘化
体操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应该叫胸联
MiNi只“装”少女心
写诗拾趣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近体尤工,律绝兼善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时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