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 徐宇宝 张晓东 邬志军
摘 要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学生创新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科竞赛是激发创新创造潜能以及锻炼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与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相结合,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平台,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 学科竞赛 竞赛平台 应用型人才 创新应用能力
0 前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应坚持创新,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新形势下如何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满足和适应社会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给我国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皖西学院是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电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对于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实践平台,这是极其重要的。
1 学科竞赛与创新应用
众所周知,创新源于实践,而实践应用又成就了创新。创新应用能力要求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团队合作意识,并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现阶段,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种类很多,涵盖了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竞赛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鉴别、解决实际问题,多以团队形式进行,内容包含多学科的知识面,题目主要以解决工程技术为主。大学生若能积极参与到学科竞赛,通过项目式的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针对我校机电子电气类、机械类本科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抓手之一。把学科竞赛与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融为一体,建立学科竞赛平台,平台坚持以竞赛促学业、用成绩励成才、营造竞赛氛围。秉承“以赛促建、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平台建设的水平和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提升了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2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
在构建学科竞赛平台中,由学院院长直接领导,负责和协调各类大赛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办法,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组织培训、选拔选手、辅导、竞赛、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奖励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保障了平台建设的进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与奖励办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保障了大学生应用创新综合能力提升的基本条件。
(1)硬件设施。学校有设立学科竞赛专项资金,学院筹措资金,借助学院实验室以及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采取开放实验室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办法,为学科竞赛平台提供了有效的硬件支撑。现平台建有智能汽车控制实训室和机电创新等开放实验室等,开放不仅面向学院,还面向全校,只要有兴趣有爱好,不分专业、不分性别,只要想参加大赛和想做好大赛的师生,全部欢迎和接纳。智能汽车实训室主要由学生自主管理,若有事情有困难,老师现场指导和解决,这样做不但大大提高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2)师资队伍。针对不同的竞赛,建立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充分考虑吸收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强的、责任心强的、交叉学科的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力求师资队伍双能型、多元化。同时注意指导教师的梯队建设,起到传帮带作用,保持培训指导工作的有效进行以及学科竞赛平台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选拔机制。在参赛选手选拔机制上平台主要依托大学生协会如大学生电子工程协会、电气工程协会、工程创新协会等,组织协会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和选拔人才,以兴趣爱好为引导,为学科竞赛提供人才储备,为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激励机制。对参加大赛的学生给予素质拓展学分,对获奖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和综合测评加分并且在评优评奖、学位獲取上给予倾斜。对于指导教师指导组别有获奖的,学校亦有奖励并在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
(5)教学改革。抓住课堂教学,发挥基础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机械等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项目教学、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如改革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由同学们自行设计、测试和数据分析。另外在机电控制类相关课程教学中引入竞赛中的控制系统实例,在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程教学中引入无碳小车比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相关产品设计和加工,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的成效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以来,通过组织各类竞赛,“以赛促建、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成效是明显的。如今智能汽车竞赛、智能制造大赛、工程训练大赛等已经成为学院品牌赛事。近3年,学生参赛并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若干,学生就业层次不断提高。
“以赛促练”,参与学科竞赛锻炼能力已经成为校园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参加国内的其它赛事并获国家奖项也已成常态。平台对于固定AB类赛事提前介入做好培训及预选赛,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以赛促学”,参与竞赛,相当于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学生自主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大量的课内课外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也进一步夯实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并拓展了知识面,并且还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必须进行创新实践,这样一来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创新应用方面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升。一批批经历了参赛磨砺的学生,不再甘于被动的课余学习,团队的荣誉成为他们的骄傲,乘着竞赛的翅膀,飞向成才之路。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相关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实例,在教学中辅以优秀参赛事迹也能有效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师理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赛事对教研教改效果也是明显的,反过来学校也在质量工程项目又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各项改革有效支撑了学校的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将硬件、软件、机制、教学、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紧密结合,构建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建、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构建学科竞赛平台的成效是明显的,有效地推动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专业实验室的条件的改善,使学生整体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旭辉,李芳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
[2] 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13.1.
[3] 程利.应用型本科:如何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N].光明日报,20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