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找准组群的纽带

2018-11-13 12:01吴雅卿
新教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组群纽带母题

吴雅卿

群文閱读是以多篇相关文章为阅读对象的阅读方式。倪文锦先生曾经比较全面地归纳它与单篇阅读的区别:“阅读对象从一个增加到多个,阅读内容从一元发展到多元,阅读视角从单角度到多角度,阅读方式从一篇一篇地读到一组一组地读,阅读顺序由单一的从头至尾的纵式阅读,发展为既有纵式阅读又有横向联系的网状阅读,读者的思维容量也随之大大扩展,从而促进思维品质得以大幅度提升。”最基本、最常见的区别当属阅读对象由单篇变多篇。但群文阅读的多篇组群并非多篇文章的随意组合,而有其连接纽带,找准纽带是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一、以同一母题为纽带组群

所谓母题,一般也称主题。严格地说,母题与主题内涵略有差异。母题是对情节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复杂的价值判断;母题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主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母题数量有限,主题数量无限。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亲情、母爱、思乡、神话、童年、异域风情、说话的艺术等主题,其实是母题。每一篇课文的主题其实各不相同,但母题却可以完全相同,即同一个母题下,可以有无数的文章。将同一母题的文章组群,进行比较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丰富、深化对母题的认识,或者更深刻感悟文章写法的异同。

例如:六年级上册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感人至深,而《寻梦》这篇文章是作者对《怀念母亲》的补充。另外,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是歌颂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笔者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寻梦》和《怀念母亲》。学生理解了《怀念母亲》的内容后,笔者由《寻梦》的开头“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入手,引出《寻梦》,让学生提取“梦境中发生的事件、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汇报。当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并经过提炼,了解到无论是在童年的故乡大苇坑,还是在青年时代的哥廷根,母亲留给作者梦境中的面影总是模糊的,正如文中所言“母亲只是幻影”出现。《寻梦》的链接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思念”“母亲离去带给作者永生难忘的悔意——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第二课时,笔者引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运用比较策略,引导大家在阅读中寻同求异。自主阅读的场景非常安静,学生提取信息,填写阅读单,互动交流,补充阅读所获。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是令人欣慰的:“这组群文最相同之处就是对生身母亲充满着深深的爱意、悔意和思念。”“两位作家在他们的写作中,常常以母亲为题,借文字表达情感,留下很多经典作品。”“不同的是典型事例不同,文章的表现形式有异,比如《怀念母亲》采用插入日记的形式描述对母亲的思念;《秋天的怀念》直接运用典型事例写出母亲对残疾儿子无微不至的爱,那份爱藏在母亲的隐忍、关心、不舍之中,以至于当母亲撒手归去之后,留给作者无尽的忏悔和思念。”文章读完了,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相信他们一定也能记住——孝顺、懂事、陪伴是对长辈最长情的告白。

二、以同一作家为纽带组群

优秀的作家具有鲜明的写作风格,这风格有时就表现在不同作品中往往采用了相同、相近的表达方法。在小学阶段,当然无需让学生掌握某位作家的写作风格,但可以让学生感悟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之一是“初步感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将同一作家相关作品组群,进行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对表达方法的感悟和了解。

例如: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名篇《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等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笔者有意识地寻找他的另外两篇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和《蝴蝶的种子》进行群文阅读。精读课文《桃花心木》时,学生已经透过关键语句,明白了作家要告诉大家的道理——只有在不确定中汲取生长的力量,才能成长为勇敢坚强的人。除此之外,学生还领悟到散文所采用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拓展学习林清玄的另外两篇散文,阅读的方向也明确了。先由个体的自主阅读到小组的合作交流,对三篇文章进行横向比较阅读,寻找最大的相同点。有个小组从《蝴蝶的种子》说起:“一只蝴蝶乃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即‘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多么富有启发意义啊!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还有的小组结合《心田上的百合花》,讲述了野百合花勇敢地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面对嘲讽她的蝴蝶、蜜蜂,不理睬、不泄气,终成正果的故事。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了解了这几篇散文相同、相近的写法,即从常见的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感悟人生的哲理。

三、以教材单元为纽带重新组群

现行教材的课文以单元形式出现,文本与文本之间本来就以一定的纽带组合在一起。但传统的单篇阅读,让教学各自为政。在群文阅读中,可以打破文与文的界限,进行重新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益。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安排了“初识鲁迅”的单元,整个单元内容丰富,主题凸显,为学生走进鲁迅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这样的主题单元,很适合我们在教学时重组、融通、拓展。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对这组群文的教学,印象很深,受益匪浅。第一,执教者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在指导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四篇文章描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整合,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深刻的含义,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先生。在阅读《少年闰土》时,师生共同解决三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鲁迅记叙了他与闰土之间的哪几件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闰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特点?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明事例、知性格、悟方法。第二,根据梳理出来的支架,运用学习单,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共同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汇报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从文本中找出关键的语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第三,诵读《有的人》,畅谈这首诗歌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上与前面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第四,拓展课后链接的语段和《鲁迅先生日记节选》,继续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执教者运用整合、联结、建构的教学策略,使得本单元的研究重点从“篇”转移到“组”,使得鲁迅先生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立体、真实、丰满。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认真探究群文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找准纽带,必将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益,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

猜你喜欢
组群纽带母题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磁盘组群组及iSCSI Target设置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论明代《梅山图》中的“生殖崇拜”文化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