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教师的阅读自省

2018-11-13 12:00邵静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读书历史教师

【关键词】历史;教师;读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58-02

【作者简介】邵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南京,210019)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教研组长。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历史学科的特性更决定了历史教师离不开阅读,阅读决定了一名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宽度和深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阅读可分为很多个层面,很多种类型。反思我从教十年有余的阅读史,从专业知识阅读到教育教学理论阅读再到特色专业领域的精深阅读,从求知型阅读到借鉴型阅读再到研究型阅读,都成为促进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基础性专业知识的求知型阅读

走上三尺讲台后,我逐渐发现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邃的史学思考对历史教师而言非常重要。没有“广”和“深”,是无法在历史教学上站稳脚跟的。要想站稳脚跟,肚子里必须先有点“货”,专业知识的阅读就是当务之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先细读了高中历史的三本必修和三本选修课本,用高中教材丰富自己的专业领域,了解高中历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并将初高中教材进行对比,整体把握好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目标。如初高中都有“鸦片战争”一课,行文结构和主要内容也基本一致,包括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如何上好有“初中特色”的鸦片战争一课,哪些材料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这些问题都在阅读高中教材时不断涌入我的脑海,逼着我去思考。

当然,閱读高中教材仅仅是应对初中历史教学最基础的一步,要想站稳讲台,阅读专业知识的历史著作必不可少。于是,我把大学期间老师推荐的参考书目中未读过的,都一一拿出来放到案头,开始通读。比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上下两册,丹尼斯·谢尔曼和乔伊斯·索尔兹伯里的《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上中下三册,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费正清和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由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通常会现学现用。我就某一内容进行备课的时候,将相关的经典书籍找出来研读,完善知识体系,理清逻辑关系,然后把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及习得历史方法的资料,充实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比如在准备中国近代史内容之前的那个暑假,我读了陈旭麓的《近代中国八十年》,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袁伟时的《昨天的中国》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那段时间的阅读让我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准确、更客观。如读完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后,在近代史教学中我对李鸿章的处理,会更加丰满厚重——不仅仅是甲午年洋务运动的失败者、丧权辱国条约签订者的单薄形象,会尽量让学生感受到他“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感受到他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补补修修之情,还引导学生客观分析他失败的根源在于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他的失败也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经过诸如此类基础性专业知识的阅读,心里多少是有了一点“底气”。

二、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借鉴型阅读

基础性专业知识阅读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些许“底气”,这使我有勇气走上讲台不至于担心“挂黑板”也不至于惶恐“误人子弟”。但是,要真正走进历史教育,对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必不可少。我收藏了单中惠的《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该书精选了96部从柏拉图时代直至20世纪末的西方经典教育论著,以内容提要的方式逐一加以论述,对我在短时间内概览西方教育名人名著大有裨益。当我在教学研究中缺乏理论基础的时候,能非常方便地找到相关内容。我还订阅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随时了解历史教学方面的前沿动态,并尝试把教育教学理论和历史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思考教学方法。

我还喜欢阅读“接地气”的教育教学类专著,他们能引导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我借助前人经验,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特别喜欢两位老师的作品,一位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生的精神世界》深入浅出地解答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与困惑。另一位是吴非老师,他的《致青年教师》《前方是什么》《不跪着教书》《一盏一盏的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几本书从我工作伊始一直陪伴着我成长,百读不厌。

三、特色专业领域的研究型阅读

历史太博大精深了,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所有的历史。那么在历史教学中,针对某块内容深入研究,着手建立自己的某项专业特长,以此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我本身就对家乡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厚重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机缘巧合,跟随学校同事一起开发地方史系列校本课程,我就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历史教育中南京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以课题为载体,促进自己科研水平和地方史教学能力的发展。为了编写适合初中学生的地方史校本教材,我带领团队阅读了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南京市志》,陈济民的《南京掌故》,陶思炎的《南京民俗》,卢海鸣和邓攀的《金陵物语》,邢定康和钱长江的《金陵屐痕》,丁帆的《金陵旧颜》,向阳鸣的《明孝陵》,卢海鸣的《南京历代名号》,薛冰的《南京城市史》《家住六朝烟水间》《南京旧闻》等与南京有关的地方史书籍,研究地方史内容,最终基于课标基于学生生活实际,选择相应的内容编写地方史校本教材。

通过此类研究性阅读,我们最终编写出了名为《南京·记忆》的地方史校本教材。通过近两年教学实践中的不断修订,教材现已定稿并正式出版发行。

行文至此,谈的都是我在历史教育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阅读之路。实际上,读读王小波,感受他的犀利与幽默;读读余秋雨,体味他对历史文化的感性认知;读读《苏菲的世界》,了解一下西方哲学史;读读《瓦尔登湖》,享受独居的寂寞、恬静与智慧……这些书在给我带来无比愉悦的同时,又引发了我对历史、对生活乃至对社会发展的新一轮思考。借用陕西省历史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的一句话,“历史教师随便看什么都是在备课”,所以让我们尽情地阅读吧!

猜你喜欢
读书历史教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新历史
美育教师
我们一起读书吧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