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
摘 要:读和写是学习语文的两大法宝,也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古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一项,它的教学紧紧靠教师外在语言的推波助澜是达不到古诗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等目标的,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中“知人论世”、朗诵吟哦、品读结合、穿越交流,徜徉于诗人的情怀中,学生得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诗人进行灵魂的共振,才能感受审美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读写结合;文化素养
诗词是我国文化中的精华,承载中华历史和文化。学习诗词可以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提高审美情趣,是提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的最好切入点。张籍的《秋思》借助日常生活中寄家书一事,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形式短小精悍,语言高度凝练,是学生学习诗词的好范例之一。
一、搜集资料,理清诗人的心路历程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张籍的资料和作品进行自主阅读,还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穷苦诗人张籍——张籍生平简介》和山东王善鹏的散文随笔《寂寞张籍》,知道出身贫寒的张籍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年,少小离家,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巧遇到了故人,并捎信回家,在此情景写下《秋思》。所以教学此课时,从学生反复诵读诗人自我羁旅生活的写照《行路难》中“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和《远别离》中“念君少年别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开始,让诗人思乡之情在朗诵中悄悄弥散开来,让远离故乡的诗人形象深入人心,奠定基调。
二、朗诵吟哦,展现诗歌音韵之美
1.读准字音
师:这首古诗中有三个多音字:“重”“行”“发”,你是如何确定它们的读音的呢?
生:查字典,根据不同读音的解释来确定读音。
生: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平时都说“行(xíng)人”。
生:根据句意来确定的。查阅资料的时候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了,我就根据句意确定它们的字音了。
……
师:请大家再看看每句结尾处的字,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一、二、四句尾都是后鼻音。
师:这就是古诗的押韵现象。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有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
2.读出节奏
师:对照古诗平仄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这首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生:首句一三平仄互换了一下。不字和发字在古代属仄声,因为是入声字。
师:同学们知道借助资料了解未知,这是会学习的表现。
古诗讲究平仄,基本上一二声是平声,要读得舒缓;三四声是仄声,要读得短促。不信,咱也试试。(学生齐读古诗)
此环节通过学生的“读”,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地读准字音、感受古诗的用韵、平仄规律等,让学生读出诗的音律美、节奏美,也习得了一些学习方法。
三、读品结合,习得表达技巧
1.读出画面,构建诗境
师:“诗中有画”,同学们边读诗边想象一下,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看到了秋叶飘飘,诗人孤独地站在秋风中望着家乡。
生:看到诗人在写家书时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加了又加的情景。
生:看到了诗人远望故人远去的背影,暗自神伤的样子。
……
此环节以读出画面为诱因,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表达,描绘看到的画面。让学生满眼诗意、满口诗香、满怀诗情,让诵读不再单调,也许理解不够精确,却在模糊中将诗境一点一点地构建出来。
2.品味語言,深入感悟作者用字之妙
师:首句一个“见”字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谁来说说?
生:阵阵充满凉意的秋风。
生:纷飞的落叶。
生:南飞的大雁。
生:残败的荷叶。
师:诗中还有哪个字能引起你无限的联想呢?(同桌讨论,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生:意万重的“万”字,让我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多。
诗人可能会嘱咐父母注意身体,妻子好好替他孝敬父母,还会要弟妹用功读书。
生:诗人会说自己过得还可以,让妻子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问家里的生活情况。
生:告诉家人打算什么时候回家,问家里需要添置什么物品等。
……
尝试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字或词,通过想象、交流,让学生将自己内心的体会转化成语言,让思想和心灵碰撞,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为下面的练写做好铺垫。
四、穿越交流,让语用和情趣共舞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理解古诗,能读出画面,读出作者用字之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动笔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悟,强化学生对诗句的深层领悟,积淀美的文化素养。
师: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到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生兴趣高涨,纷纷自由朗读、感悟。
师:将穿越所得记录下来,让张籍深深的思乡情怀感染更多的人。
出示小提示:
①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洛阳街头,心情怎样?
②诗人作家书时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他的内心呢?
③当行人即将起程,诗人又会有怎样的神情与动作呢?
最后在学生争先恐后的交流穿越所得中结束此诗的学习,但学生仍兴致盎然,课后交流不断。此课教学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不在于教师外在语言的推波助澜,而在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朗诵吟哦、品读结合、穿越交流,徜徉于诗人无穷无尽的思乡情怀中,学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诗人进行灵魂的共振,感受审美文化的熏陶,提升古诗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双金.“12岁以前的语文”的实践与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5.
[2]方海军.古代诗歌的赏析[J].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论坛,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