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爱芳
摘 要: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校园生活如此多姿多彩,只要学生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记的习惯,你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键词:校园生活;习作教学;采集标本;收藏神态;捕捉亮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四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中,有这样一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而我们班孩子,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针对这种现象,我开始探究另一条作文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把校园生活和学生习作整合在一起。
一、观察景物,采集标本
学校的花草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每天我会抽取一个适合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去小公园、篮球场、大草坪、生物角等地方去散步。一天的时间,我会选择其中一个地方进行观察,同时告诉他们,要边观察边思考,然后让孩子们采集好自己喜欢的标本: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株小草,掉在地上的黄柚,一只小甲虫……带回教室静静观赏,再用自己的笔把它们“画”进收藏夹里。
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种“闲散”,可以步调悠闲地走,走到哪里都是风景,走到哪里都有收获。于是,在他们的笔下,描绘出了这么美丽的“画”:
1.雨中桂花图
雨中的桂花显得如此憔悴,花朵儿半张着,青绿色的叶子上,缀满了雨珠,有几颗顽皮的小雨珠垂在叶尖上,犹如“天使之泪”——晶莹剔透。风儿在给桂花树唱歌,雨儿在为桂花树打着节拍,在这个静谧的傍晚,老桂树不再寂寞……
2.秋风舞黄叶图
秋风乍起,银杏叶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远远望去,小公园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黄金。满城尽带黄金甲,也不过如此吧!铺满银杏叶的小公园,显得如此温馨,躺着打两个滚,闭上眼睛,头上的云朵在蓝天上的剪影,让人遐想无边。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幅“画”诞生,虽然不是精致的油画,但是记录了我们眼中的点点滴滴。真是“生活处处皆景”!孩子们用自己的童心采集着美丽的标本,“画”着精糙的“油画”,玩得不亦乐乎,“画”得趣味盎然。孩子们在自己的观察中长了见识,在时光的沉淀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
二、观察人物,收藏神态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少先队的主题活动层出不穷:“绿色环保”行动、植树节活动、学雷锋日、庆祝六一节、篮球联谊赛……这些丰富的校园生活,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写作素材。这里,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用眼看、用心品、用笔记,把看到的人物神态“画”下来。这么多的校园生活体验,不仅成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库,而且通过各种切切实实的活动,让学生真切感悟和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校园生活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正是有了平时的神态收藏,所以孩子们在写作中就有了这么传神的“老师”“同学”。
1.人物素描之一——怪老师
他个子高高的,发怒时,声音可以“响彻云霄”。他头上的发髻线很高,露出了光亮亮的半个脑门,真应了一句:聪明绝顶。怪老师还经常放大招,常常让人招架不住:只要是我们口算训练少写的,他就以一罚十。每次他来检查作业时,总会令人“毛骨悚然”,就怕哪天自己一不留神触犯了“天条”。
2.人物素描之二——篮球健将
我们班的篮球健将拱著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忽前忽后不停地拍着,脸部微红,两眼滴溜溜地不停转动,试图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步伐,冲到篮板下,一个虎跳,篮球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不偏不倚地在框内打着转,仿佛在向观众炫耀这来之不易的战绩。
三、捕捉亮点,激发写作
生活中的亮点,需要老师适时去引导孩子们及时把握。因为小学生有意识的注意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如果老师能够捕捉到这个亮点,那么孩子们的写作会被无形地激发出来。
记得在我的一次语文课堂中,那天我们正在上《白鹅》,突然从窗外“闯”进了一位“不速之客”——彩色蝴蝶。几乎所有孩子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蝴蝶那对美丽的翅膀上。那只蝴蝶可能由于私闯民宅,心里害怕,所以不停地拍打着翅膀。那对彩色翅膀在午后阳光的沐浴下,显得越发可爱,像涂了一层金子,熠熠发光,孩子们看呆了。此时,我索性抛下语文书,一起来观赏这位美丽的“天外飞客”。有几个顽皮的孩子,用手去触碰她。这一下,不得了,恼怒了这位“天神”,陡然飞得很高,不断地拍打着翅膀。有的孩子用书本去扇,有的跳起来拍打,试图请她回归地平线。此时,我趁机让坐着的几个孩子仔细观察,收藏好小伙伴们的神态。终于等到蝴蝶被孩子们的热情赶回窗外,热闹的课堂才恢复平静,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把刚才情景写下来,每个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一则小趣文。这堂课也随机成了一堂习作课,学生在玩中学,学得不亦乐乎。
“生活处处有文章,身边处处有故事。”事实证明,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捕捉,用心去品味,校园生活处处是精彩。
参考文献:
[1]田爱利.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3(5).
[2]张岩.论小学生写作的指导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