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文
(福州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3)
公开课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授课者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技能的发展情况,不仅展现出授课者的长处、优势所在,也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同行、专家以及学生都会在这一特定的平台上向授课者集中反馈信息,这类似于一次全方位无死角的测试、诊断与反馈,给授课者带来足够的信息、素材,授课者拥有的这些丰富资源,足以推动自己去全面、持续地反思,而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每次集中思考某一教学环节,比如,学习目标该怎么制定、制定的依据又是什么。唯有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自我解构,才“不负”公开课这一“富矿”。马勇军等提出:影响公开课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动机性质、经验与能力基础、焦虑状态。[1]回顾《秦汉时期盐铁官营的思考》学习目标的修改历程,自觉对专业技能的自我追问是笔者重构学习目标的原动力。树立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它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动着教师去反思课堂教学、解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2018年3月初,笔者开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此次公开课课型是基于全国卷下的一节高考一轮历史复习课,定位是开好一节研究课:基于2017年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探索。2017年版新课标理念的关键之处,是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选择的授课内容是关于秦汉时期盐铁官营的思考。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问题情境下的课堂学习,更利于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其积极性,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技能。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始终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讲了”,同学就“会了”吗?本课知识“学会了”,同学就“会学了”吗?既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习目标是不是更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现结合公开课的反思,特别是对本课学习目标的三次建构,谈谈对于上述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本节公开课按通史体例厘清“盐铁官营”的发展脉络,以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为例,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本节课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涉及的相关知识有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必修二古代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以及必修三专题一汉代儒学部分。依据2003年版课标及2017年版新课标、2018年历史考试大纲要求并对近五年考点的分析,结合我校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探讨影响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
对于秦汉盐铁官营,初中教学已经有所涉及,高二文科同学已经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而且学科能力有所增强,也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高考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双基”“提升能力”“内化素养”。笔者制定了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初稿,具体如下:
1.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秦汉时期的盐铁官营这一历史现象;能利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分析秦汉时期的盐铁官营形成因素;初步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评价秦汉时期盐铁官营的影响,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历史学科这一核心理论;
2.阅读材料,学习使用时间轴,掌握“时空观念”的基本表达形式;利用时间轴明确盐铁官营的发展过程,学习建立时间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升将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的能力;
3.能够区分“一手材料”“二手材料”并进行价值判断,能有效提取、概括史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4.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多角度去观察、阐述秦汉时期盐铁官营这一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5.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增强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笔者尽管在试讲课上“快马加鞭”,但还是无法完成上述学习内容。为此,与本教研组展开交流、讨论,寻找其中原因,从总体上说,这节课任务比较重,遭遇了三个挑战:1.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将三本必修教材内容整合起来,要求学生按通史体例建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还必须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2.本节课要求学习者从多方面去解读史料并进行合理解读,在高考一轮复习中学习者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对此还无法应付自如;3.对于“盐铁会议上双方的意见分歧”这部分内容问题的梯度不太合理,问题之间过渡衔接不好,且偏难、偏深。
课后学生反馈:本节课“内容太多了”“好多知识都想不起来了”“还可以这么看问题吗?”归结起来,本次学习任务设置过重,学习目标不够清晰且本质上还是“教”的目标:站在教师的“教”的视角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比较笼统地用教学活动的结果导向去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虽知道制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但在教学理念上仍停留在“教法”上,知道了但未必能做到。
学习目标应该清晰地描述学习者如何从“学会”发展到“会学”的路径,学习目标重在帮助学习者突破认知障碍。在一轮复习刚开始的阶段,学习内容可以适当减量,但认知训练不可减轻。利用导学案提供详细素材以解决教材问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解答,“预热”认知训练,课堂集中讨论典型问题,进行学法示范教学,引导学生知悉“学什么”“怎么学”,从“学会”到“会学”。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对学习目标进行“瘦身”,重构了学习目标:
1.利用时间轴、地图明确盐铁官营的发展关键节点,会构建时间、空间与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时空观念”的基本表达形式;从时空与历史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升将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的能力。制定依据:“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学科素养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掌握“时空观念”这一基本功是必须的。
2.能够区分“一手材料”“二手材料”并进行价值判断,能有效提取、概括史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制定依据:“求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目标,史料辨析、论证不仅是历史学习以及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历史进行评判的有力依据。
3.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多角度去观察、阐述秦汉时期盐铁官营这一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制定依据:“历史解释”是体现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学生“学会”的重要依据,是学习这思维活跃程度的重要表征。
公开课后,听课教师认为本节课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从史料解读开始,设置适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氛围比较活跃,比如,盐铁会议上双方的争论,学生讨论积极,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教师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又有对知识的深化挖掘,提升了学生的学科能力、素养。有教师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盐铁会议双方的意见分歧,讲清盐铁官营得失,落实“家国情怀”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还有教师提醒,在教学设计中要更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注意照顾学生全体。
学生反馈说,“盐铁官营的‘前世今生’明白了”,但对出一习题并自问自答这一课后作业表现出畏难情绪,“这个作业太难了,不知道怎么做”。
结合师生反馈意见以及回看课堂实录,反思本次公开课虽具“学习者的课堂”的雏形,但“教师的课堂”的痕迹依旧明显;课堂学习中如何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会了”,也“会学了”,但不知道怎么用、怎么办。
上述问题指向了“学生成长”这一核心命题:是否贴近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认知水平,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学习目标不止于注重提升“成绩”,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成长”——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一关键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在新认识的指引下,形成了学习目标的第三稿(见表1):
表1
学习目标的重构促使笔者对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度的思考,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何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笔者对如何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会有新的认识,比如“盐铁官营”发展脉络这类“是什么”的历史知识可以录制微课推送给学生,师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探讨制定“盐铁官营”政策的影响因素。
综上,笔者认为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基础性。课堂学习要有结果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划出学习的基础线。比如“时空观念”,经过初中阶段和高一学年的学习,学习者已有相应的能力去建立相应知识的学习模式。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目标就是基本要求,人人必须过关的。
2.差异性。既然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可允许学习者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分层次的学习计划,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学生个体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其终身学习的愿望。
3.发展性。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这一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原理的掌握不可能在一节课一蹴而就,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从“了解”“理解”“见解”这样三步骤去掌握这一原理,为今后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历史事件打下基础。另外,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影响经济政策制定的因素”对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科要求也比较高,对于类似较难的知识学习,要允许学习者“慢慢来”,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假以时日,学生一定可以表现得更好。历史学习还要有帮助学习者“明智”——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因此在“拓展目标”中设置了“阅读书目”这样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