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丁慧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徐州 22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事业以及建筑事业的日益发达,意外事故导致骨折发生率越来越多,骨折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主要的病因:①血液的高凝状态,如创伤、大手术、吸烟、遗传的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1]。②静脉壁的损伤,如手术、骨折、感染等。③血液的流动缓慢,比如久坐、久卧,有中风或心梗或心衰病史、肥胖等。从病因可以看出,大多数的DVT患者是住院病人,常出现在下肢,如骨盆、大腿和小腿。严重可致肢体坏死,如血栓脱落后经静脉系统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是最危重的急症,可导致猝死。因此,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尽早落实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临床较为重视的课题。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非常重要[2-3]。因此该文针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34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预防措施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外伤造成的下肢骨折患者。该研究内容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下肢骨折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相关指标,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中包括男20例,女14 例,年龄区间 20.8~59.4 岁,平均年龄(36.48±8.59)岁;其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16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膝关节复位2例。对照组34例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患者中包括男19例,女15例,年龄区间20.8~59.7岁,平均年龄(35.58±8.72)岁;其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17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15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2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通过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肢体护理、功能锻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护理预防干预方式。
1.2.1 风险评估 对新入院及术后的患者利用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进行评估,评分≤6分无风险;7-10分为低危;11~14分为中危;≥15分为高危。术后评估时要纳入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筛选。风险因素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1.2.2 预防措施 根据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得出患者的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预防措施。低危:基础预防;中危:基础预防+物理预防;高危: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
(1)基础预防:①饮食:控制血脂、血糖;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以及难以消化食物的摄入,根据患者饮食习惯等补充蛋白质、高热量、营养丰富食物。主食以清淡、营养含量高且易消化为佳,通过科学饮食计划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戒烟、限酒;多饮水。②体位:卧床期间应定期变化体位 (每1~2 h天次为宜),抬高下肢,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及咳嗽。③肢体活动:进行踝关节及膝关节等下肢关节等被动训练,病情允许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途径给药者,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使用对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尤应注意,禁止下肢静脉穿刺。
(2)物理预防:①穿有阶梯压差的弹力袜,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有一定的作用。②用充气带绑缚患者小腿,间歇充气压迫小腿肌肉,能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加快,从而起到预防血栓地作用。
(3)药物预防: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剂。
1.2.3 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水肿、疼痛情况。水肿、疼痛明显的采用相关药物帮助其止痛、消除水肿。
1.2.4 预防血栓 重视病人主诉,若患者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胀痛感,应警惕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1.2.5 应急预案 对有高危风险的患者每天评估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制定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联系医师及时处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无形成依据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的评估。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检查。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68例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大于85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统计学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6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例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具体对比[n(%)]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凝结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因为血液瘀滞、凝血因子紊乱、血管壁损伤、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液呈高粘状态等。血液黏度高、血流缓慢及血管壁的损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而创伤导致的下肢骨折,静脉血管损伤需要手术治疗,更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引发的原因包括围术期的肢体制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本组研究通过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饮食、体位、肢体的活动、早期功能锻炼等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联合药物抗凝可加速血流、促使脉络通畅、活血化瘀,进而避免血液因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4-6]。
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护理、适当用药能够消除临床高危、血液高凝等诸多影响因素,以此降低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负面影响[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 (P<0.05),李润香[8]研究表明患者综合护理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仅有4%,与该次研究中2.94%较为接近,说明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两组患者的血凝指标均较异常,可能是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之一。此外该次研究也表明预防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一系列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