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明,孙彩平
1.山东省荣成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荣成 264319;2.荣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大队,山东荣成 264300
阑尾炎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炎性病变,在外科属于常见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1-2]。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手术,该方法由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被广大临床医生所应用[3]。近些年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所具有手术切口比常规切口更小,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更快等优点日益明显[4]。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方面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66例阑尾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阑尾切除术和小切口的阑尾切除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普外科收治的66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右下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现象明显,生化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按随机表法分将其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7~54 岁,平均(33.86±4.39)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5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19~52 岁,平均(34.17±4.46)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阑尾炎类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两组患者术前都是采取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对照组[5]:采取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根据疼痛点位置确定切口位置,将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依次切开,将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用钝性分离,然后切开腹膜,首先找到升结肠、盲肠,再沿结肠带向下找到阑尾,如果阑尾暴露的不明显,可以用盐水纱布将小肠隔开。对系膜近端采用贯穿缝扎,再自根部对阑尾进行结扎,在距离根部结扎线0.5 cm部位将阑尾切除,对残端消毒处理后包埋在盲肠内。如果包埋困难,可以不做包埋,对盲肠壁浆肌层采用间断缝合,将残端覆盖,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在右下腹的麦氏点附近取压痛点最明显处做斜切口,切口长度为1.5~3 cm,将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依次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要稍长于皮肤的切口,将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用钝性分离,然后切开腹膜,将腹膜外翻并固定,如果腹腔内有脓液或者渗液,可以先用无菌的敷料沾尽,将大网膜或者小肠推开,沿结肠带向下找找到阑尾,将其切除。使用阑尾钳在腹腔中进行操作,不要用手指来寻找阑尾,阑尾出现严重的化脓感染时,应在腹腔置引流管,对切口用甲硝唑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采用可吸收缝线逐层缝合切口。
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和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和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 i n)切口长度(c m)术中出血量(m L)住院时间(d)观察组(n=3 3)对照组(n=3 3)t值P值3 1.0 2±7.4 8 5 3.3 9±7.9 6 1 1.7 6 5 0.0 0 0 2.3 3±0.5 2 5.6 6±0.3 0 3 1.8 6 5 0.0 0 0 2 3.3 8±5.4 9 5 1.4 2±6.3 6 1 9.1 7 2 0.0 0 0 4.3 8±1.3 8 6.4 2±1.2 7 6.2 4 9 0.0 0 0
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03%,对照组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18%,肠梗阻和肠粘连各2例,切口裂开和切口疝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阑尾切除手术大部分选择在腹部右下方的麦氏点做切口,由于手术需要做较长的切口,术后疼痛感明显,并且切口易受到感染,导致患者无法尽快下床活动[6-8]。微创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使阑尾切除手术在方法上也进行了改进。肠功能由于会受到手术的影响,同时患者对美观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对腹部切口的恢复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常规阑尾切除术不能满足于患者的需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所做切口长度为1.5~3 cm左右,仅有食指和阑尾钳可以通过,并能将阑尾提出进行相关的操作[9]。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降低了患者的损伤程度,还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下降。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和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3.0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也均低于对照组(18.18%,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颖[10]的研究结果,采取小切口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传统手术患者的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表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较小,对阑尾周围的组织造成的损伤较轻,使肠粘连和肠梗阻的发生率降低,并且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较快,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治疗费用,从而使其经济负担得到减轻;此外,医院的病床周转率也相应提高;切口减小,术后不会形成明显的疤痕,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治疗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治疗经验较为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实施;在手术过程中所暴露的视野范围较小,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如果有异常出血这种情况发生时,存在有较大的控制难度。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由于具有损伤小、恢复时间短、切口疤痕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和欢迎,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