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 芳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园也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以便于活动为原则,对室内外环境进行了新调整;以安全丰富为基础,对物化材料提出了新要求;以自主高效为根本,对课程实施作出了新规划;以思行合一为导向,对教学行为的适宜性进行了新探索。我们欣喜地发现,自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教师们过于依赖讲解、过于强调集体教学、过于在意预设课程等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正逐步理解和欣赏孩子的游戏,逐渐改变一日活动中对幼儿活动的控制,学会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真正成为孩子学习和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自参观安吉游戏以来,我们对户外环境重新做了规划和调整,致力于将原来的户外环境重观赏性转变为重幼儿活动的功能上,如幼儿园的小山坡、沙池、小树林、草地、消防通道等原来人迹罕至的地方,都能在统一规划下物尽其用。把户外场地因地制宜地划分为攀爬区、平衡区、骑行区、玩沙区、玩水区、拓展区、角色区、建构区、种植观察区等多个区域。这样的环境真正成为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活动场地,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玩沙、玩水的兴趣,满足了幼儿攀爬、跑跳、骑行等多种技能的练习,满足了幼儿过家家、购物、表演等社会性游戏中的交往需要,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获得了运动、审美、社会、种植等多方面的经验。
我园的班级空间较大,走廊也比较宽敞,近年来由于生源压力较大,不得不将一些专用活动室改造成了教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国际象棋特色,将整个幼儿园定位为一个国际象棋城堡。利用走廊开展丰富的廊道游戏,每个走廊负责一项服务功能,以班级为单位,开辟多个社会性游戏区角,如:三楼走廊为美食一条街,开设有香榭丽舍面包坊、帝后烧烤、小白兵火锅、马小姐小吃坊;二楼走廊为手工制作长廊,开设了兵兵乐织坊、面面“车”到面具店、后街玩具店、帝王花店,还在多功能厅设置了棋奇剧场;一楼大厅设置了棋悦书屋,二楼展示厅设置了淘宝街,三楼专用室设置了棋趣厨房。这样的安排和设置实现了全园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并用国际象棋元素整体串联起来,避免了重复,变零散为统整,社会性游戏的内容也更为丰富。
我们注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尝试开展跨班混龄活动。如室内社会性游戏活动,周一到周四孩子们在各班的游戏区域游戏,周五则为幼儿园的快乐游戏日,全园孩子混龄开展社会性游戏。园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特意设计了和国际象棋各棋子子力相匹配的游戏币,孩子们手持游戏币,带着游戏记录本,到淘宝街去淘宝;到“为后定制”区打工做手链;到“兵兵之家”做钟点工;到“棋奇剧场”观影;到皇家医院体检……另外,孩子们还以国际象棋棋子名给每条走廊命,如白后街,黑马街等,孩子们每天都沉浸在“棋”乐无穷的游戏中,周五成了孩子们一周最快乐、最期盼的时光。有家长反映,以往爱睡懒觉的孩子每到周五早早地就要来园参加快乐游戏日活动。
幼儿园一改以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模式,从中班上学期开始进行小混龄活动,即在一个场地上有多个班级一起活动,孩子们可以自选其中的任何区域游戏,不再只跟着自己的老师玩指定的内容。而从中班下学期开始就进行全园的混龄游戏了,孩子们自主、自由地选择任何地方,自己设计游戏的玩法,真正实现了我的游戏我做主。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树立了一定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如:应聘成为剧场管理员后,要负责摆椅子、售票、画电影海报、检票、收椅子等,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游戏币。在活动期间,老师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开始时的担忧、焦虑、茫然、困惑到欣慰、信任、支持和鼓励。
我园自2015年2月开始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童趣棋乐”园本特色课程的优化研究》,以“十一五”期间建构的《“品诵读之韵、享弈棋之乐”园本课程》为蓝本,进一步找准课程的落脚点——让儿童站在课程的正中央。坚持课程游戏化所倡导的“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在原有的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实施策略上不断改进完善,以幼儿的活动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以“趣味、真实、综合、体验”为特点的“童趣棋乐”园本课程,更好地促进了幼儿在游戏化的、趣味性的、重体验的活动中获得主动发展,也更好地体现了办园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鼓励教师结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删减、调换或补充,如:在大班主题“四季畅想曲”中,因为幼儿园附近没有梧桐树,所以只能将“认识梧桐树”换成认识幼儿园内排列成行的“香樟树”。小朋友们看着这些香樟树春天落籽,夏天落花,秋天、冬天落叶,直观地感受着四季不同的变化,并由此衍生了“我班的班树”等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活动内容相较于观看图片、视频更直观、更有效,也带来了更大、更广的课程教育价值。又如,每年幼儿园都会组织亲子运动会,老师们发现,因为运动会的到来,孩子们对许多课程中没有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我们增加了为期一周的“我健康、我运动”这一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科学活动:怎样移动足球”“美术活动:运动员在比赛”“语言活动:我喜欢的运动”“美术活动:运动小人”等主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契机。集体教学、区域活动、户外游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都能让幼儿获得发展。由此,我们在课程审议时,注重抓住日常,将部分内容渗透在日常活动或区域活动中进行。如科学活动“找春天”渗透在午后散步时完成;健康活动“我会用筷子”结合区域活动来完成;语言活动“手指歌”在离园时完成。从本学期开始,每班还创设了晨谈板,适当延长了晨谈活动时间。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将学会点数、认识单双数,认识天气、节气、温度,数的加减法,认识时钟,上幼儿园不迟到等主题教育内容渗透在晨谈活动中进行。在晨谈环节,幼儿分享自己的见闻,逐步学会倾听与表达,形成了良好的归属感。
幼儿园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静止的文字符号,而是动态的,是随着孩子的生活、发现、兴趣点变化而变化的。这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意识,刚开始时也许有点困难。但我们发现,许多老师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如:大10班的孩子发现,由于现在户外活动的场所不仅仅限于两个塑胶操场,而是整个幼儿园。早上户外活动开始了,有些晚入园的孩子或家长常常会找不到自己的班级,于是,他们有了画一张户外活动场地示意图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老师的支持。于是,大10班的主题“城市交响曲”的主题实施方案有了调整,变成了观察幼儿园的建筑、户外场地区域;认识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给幼儿园设计路名、楼道名;合作绘画幼儿园平面图;给各户外区域做标记;设计星期、日期插排卡……因为主题追随着孩子的脚步,孩子们学得尽心而又开心,不断观察、调整、思考、改进方案,在“城市交响曲”这一大主题中演绎了一曲大10班的“东幼协奏曲”。在这里,老师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不再将原有的课程照搬照抄,不再简单地把书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幼儿,而是及时跟进和调整,真正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在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首先,我们争取政府支持,在满足省教育现代化装备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添置了多功能爬架、木梯、竹梯、三轮车、大型纸管、碳化积木、脚踏车、油桶、树绳、小木屋、玩沙玩水用具以及大型拓展玩具等,为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我园建立了材料资源库,努力使资源库的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服务。每月开展为期两天的废旧材料的收集活动,平时各班设置了材料收集筐,不定期地进行收集。这些不起眼的废旧材料,都成了幼儿游戏中的宝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我们还积极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和身边的家长资源,如:走进社区基地,参观理发店、超市、邮局,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结合教学活动,开展兴塘公园、梓旺公园远足踏青活动;在热闹的超市、菜场,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制订购物计划、自己购物;邀请当牙医的爸爸走进课堂,讲述“如何保护牙齿”;种植专家奶奶带领孩子一起播种、为孩子传授种植的经验等。这些都成了幼儿园可利用的、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
课程游戏化项目向我们悄悄走来,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的课程观、游戏观、儿童观。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