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从目前已有的社区矫正的实践经验来看,小组工作以其高效、经济要求较低而成为如今进行社区矫正采取的最普遍的做法。小组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既比个案工作的针对对象数量要多,节约资源;又通过小组整体来影响个体,改变个体,效果更佳显著;其次小组社会工作中小组类型大致分为四种,能够根据不同矫正对象的需求而提供小组。
但是,从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发现,教育模式都非常的贫乏,效果不显著。以广州市某区为例。司法所由于服刑人员较多,工作人员不足。除个别需求进行走访,单独教育以外,一般进行一个月8小时集中教育和8小时集中劳动。集中教育一般采取传统的上课方式,教育效果较差,急切需要教育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尤其是在集中教育中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首先应该分析社区矫正对象,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发出点和落脚点。社区矫正对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如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的障碍,导致难以与社会相适应,在社区矫正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就是要对矫正对象的心理、行为、社会关系进行修复,达到修复社会功能的目的。
小组成员A,在心理测试中被发现有轻度抑郁,生活中她的性格也较为暴躁、容易发怒。后由社工了解到A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生活压力很大,A的朋友也不多,平时生活中很难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长期处于生活的压力下,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
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A的情况后,在活动中经常鼓励A说出自己的压力,A将自己的压力说出来后也得到了其他组员不同程度的认同,社工对A和其他组员进行了心理疏导,通过小组进行释放压力和增强抗逆力的活动,A的负面情绪已经减少了许多。在小组结束后正式的矫正中,社工能明显感觉到A思想上的转变,人也不在压抑,变得开朗了不少。
小组成员C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C在前往机构进行社区矫正报道时当场情绪崩溃,大哭起来,表示他非常害怕社区矫正。在后面的深入了解中,他说道自己会犯罪的原因也是被人怂恿,事后非常后悔,多次表示不想参加社区矫正。
根据社工的判断,服务对象C在自己的情绪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违反法律规定的一些相关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其性格缺陷有关。因此在小组活动的交谈过程中刻意营造轻松、融洽的气氛,以真诚的态度待他,让C在活动中可以不会特别紧张以至于情绪失控,改变他对社区矫正的刻板印象,接受矫正工作,并帮助C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所受到的困境,积极面对困难,并在交流分享环节对C和其他组员进行了情绪疏导。活动结束后,C表示他觉得这一节的活动对他十分重要,会听从矫正社会工作者完成后面的矫正工作,勇敢面对遇到的困难。
(一)社区矫正过程中小组工作方法应用的困境。小组工作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运用集体的力量,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配合来达到小组目标,增强服务对象的各种能力的,所以服务对象组成的小组的组员需要有一定相似性,但即使组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共同上的属性,但总归是有差异的,在小组过程中针对这些差异社工往往是需要通过手段加以平衡,不能让差异表现的过于明显。虽然小组工作以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受到很多社会工作机构的欢迎,但它无法像个案工作那样为服务对象制定完全符合个人情况的介入方案,在处理每个服务对象个别化的问题上,小组工作往往需要使用个案方法或者在后期进行弥补,这是小组工作介入社区矫正中存在的一个不足。因此,社工在使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时,就需要尽量寻找异质性小的人员组成群体,在社区矫正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犯罪情况、不同犯罪原因、不同矫正阶段等分类组成不同的小组。
(二)社区矫正过程中的困境。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不高是社会工作学界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而社区矫正从2003年试点到2013年全面推广的10年时间里,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作为比较新鲜的事物,目前,小组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极为有限,社区矫正正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人们很容易根据以往的矫正方法对社区矫正形成刻板印象,这对社区矫正的开展会产生很大的阻力,矫正人员容易对社区矫正产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因此,促进社区矫正的发展除了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的机构的自身宣传,提高公众对小组工作在社区矫正的应用和作用的认识外,政府和媒体也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营造一个适合社区矫正小组开展的社区环境,只有社区矫正的社会认同度提得到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的进行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