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

2018-11-13 23:20王翠萍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混合情况

王翠萍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 255314)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全球掀起了一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变革运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在教育教学领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混合教学能够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开展个别化教学,从而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本文结合淄博职业学院实际教学情况,应用清华教育在线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探索。

1 教学内容设计

以课程团队成员组成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约谈、会议交流等方式对企业和公司、国内同类高职院校等进行了课程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企事业单位中相关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二是同类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开设现状;三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四是我院各个专业近两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五是在校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反馈。

通过调研,《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课程内容排列上,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主要以“认识计算机”、“编辑word文档”、“美化word文档”、“word长文档排版”、“word综合应用”、“电子表格的创建及美化”、“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清单的应用”、“图表的建立与编辑”、“制作与美化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动作、动画设计”、“演示文稿高级应用”、“网络基础和Internet应用”为项目任务载体驱动各模块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活动设计

2.1 课前线上教学活动

课前主要以线上教学活动为主,以学习课程资源、参加在线测试、参与答疑讨论、完成课前作业、填写课程问卷、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进行组织。

(1)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制作单元导学清单,学生根据清单的要求,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教学材料,完成课前线上学习活动,进行课前知识储备,教师通过平台答疑讨论区或QQ进行线上辅导答疑。

(2)教师通过在线测试,评估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3)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方法。

2.2 课中线下教学活动

课中主要以线下教学活动为主,以教师重点知识串讲、实验操作演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完成课中任务和测试、进行成果展示、技能模仿训练、教师答疑等形式进行组织;

(1)课中线下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特点,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情景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2)教师将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微视频呈现,并配以相应的教学课件以及其它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通过评分系统对学生作业、测验和讨论进行监控,评估学生课中线下的学习效果。

2.3 课后线上教学活动

课后主要以线上教学活动为主,可采用完成课后作业、参与课后拓展、学习反思等形式进行组织。

(1)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

(2)教师利用平台答疑讨论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意见,进行教学反思。

(3)教师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多主体、多角度、多形式结合的评价方式,将线上学习情况考核与线下学习情况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线上线下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线上学习情况评价、线下学习情况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综合评价认定学生学习目标完成度。

3.1 线上学习情况评价

线上教学情况可综合考虑以下指标,教师须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择和设置各指标的比例。

(1)在线时长:学生登录平台在线学习的时间长度(分钟)。

(2)在线测试情况:按教师设定的时间,完成在线测试的情况如完成率、测试成绩。

(3)作业情况:按照教师设定的时间,完成作业的情况如:完成率、完成情况。

(4)在线讨论情况:主动发起讨论及回应老师或学生发起在线讨论的情况。

(5)利用资源学习情况:根据教师发布的导学信息,浏览教学资源的情况,如:学习播课单元视频、观看教学动画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的时长等。

3.2 线下学习情况评价

(1)学生出勤:利用智能课堂统计的学生出勤情况。

(2)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学生听课情况,参与即时问答、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等课堂活动情况。

3.3 期末考试

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情况。

4 混合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中学计算机教学大纲的差异,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差异较大,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兼顾。通过混合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将认知学习和简单技能移动到线上,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可多次地重复学习,在课前达到较为一致的学习深度。在课中线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主要围绕知识应用开展教学活动。课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拓展学习。由此,可实现分层次教学。

二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部分章节知识点多,操作步骤零散,所以学生不易掌握,通过混合教学改革,教师将相关知识点和技术点操作步骤以动画或视频呈现,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下反复观看,强化学习效果。

三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导致教师授课时间多,学生实践时间少,再者班级人数多,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混合教学改革,学生通过线上课前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减少教师授课学时,从而增加学生实践学时和教师个别辅导时间。

四是专本衔接“3+2”分段学生和准备专升本的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还要在大三时参加专升本计算机考试,课堂教学学时有限,不能兼顾。通过混合教学改革,教师在线上提供专升本相关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自主学习。

五是通过混合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实时性,辅助教学。通过线上论坛答疑、在线问答、QQ群讨论等在线交流的方式,可以实现线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使学生随时随地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借助手机端APP,可以更方便地查阅课程相关资料。

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教学改革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院清华教育在线,有机整合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和分层次教学,同时,能够使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检验式自主学习及交流共享式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混合教学改革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混合情况
混合宅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混合运算大篷车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