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心学思想对干部党性教育的启发

2018-11-13 23:20罗心欲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心学本心立志

罗心欲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梅州 514071)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到,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同年12月,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说:“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心学的推崇。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由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至王阳明集大成,两者一脉相承,形成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县人,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后人尊称陆子,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当时的理学泰斗朱熹齐名,史称“朱陆”,宋明理学派别心学的开山祖、奠基人。陆九渊心学是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复杂尖锐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当时思想家们为挽救社会危机、维护封建统治而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陆九渊心学思想具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体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理”、“道”构成其基本范畴;“心即理”乃根本命题;“大人”、“君子”是其理想人格;“发明本心”为唯一宗旨;“简易功夫”形成其理论特色。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授徒、教书育人,以“心”为本,用“心”论述,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其心学思想因强调明理尊德,在乎个性解放、自我感受,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当前干部党性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堂堂正正做个人”:要把做官先做人放在突出位置

“人”是心的肉身载体,心即人心,因此心学的主体是“人”,正确回答和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是心学的基础性问题。

首先,强调“人”的重要性。陆九渊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做人最重要,“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应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理会得这个明白,然后方可为学问”,即使“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事实上,陆九渊一生的学术、教育、政治活动,都在诠释、实践做“大人”的道理和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之江新语》中就强调,领导干部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要会做人,做好人。“大道至简”,党员干部学会做人是立存于世,获得事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只有学会做人,找准、找对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正确认识自己在世界上、社会上以及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身份地位和功能作用,把握好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人格魅力,保持精神上的高贵、独立和尊严,为自己的政治职场生存和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明确做人的标准要求。在陆九渊看来,一是做道德品格完美的“完人”;二是自主洒脱、本领高强的“超人”。俗话说,做官先做人,一个好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是党的干部队伍中道德和能量上接近完美、高超的“好人”。按照这个标准,从形式上来说,就是对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规矩、规则,尤其是党纪党性规则,顺应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养良好的亲和力、协调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共事能力等,在实践中善于处理与上下级、与同僚、与普通群众、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从内容上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正确且大气,所思所作合于党性官德、重于人格修养、益于党和人民。

2 “为学者在乎志”:要把促党员干部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作为重要前提

人贵乎志,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区别。无志则无以立人。而立什么志、如何立志,关系到为学者的精神境界和修为绩效。陆九渊说:“道非难知,亦非难行,患人无志耳”,“然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故所以到道者在乎学,所以为学者在乎志”。

首先,立志必先辨志。由于一个人可能会同时面临各种“志”,因此首先就必须对志加以甄别和取舍,从而做到“尊德性”。“己之志不能自辨,安能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哉?”在陆九渊的意识中,其“志”实为大志、真志,“先立乎其大”,即所谓“圣贤事业”之道,而非常人功名富贵、私欲利念的世俗之志。而要断定真志、大志还是假志、小志,就要做好“义利之辨”,“君子以义为质,轻重荣辱惟义与否”,一切都以天下大道的流行,为爱护和教化百姓而非一己之私。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其次,立志应循序渐进。立志是一个不断同“外在斧斤戕害”,也就是“私念邪说之害”进行斗争的过程,因此,立志需要经过一立志、二常固、三损益、再之以困(穷尽)等阶段的过程。2015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讲话中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当下,要想成长为一名好的党员干部,就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立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的宏图“大志”,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党和人民。

再次,立志终见于行。通天下志,无非为了“定天下业,断天下疑”。当今,我们立志成长为一个好干部,既要靠组织培养,但也要自身努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纸面上、意识形态中,而要切实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贵在自觉坚持,耻于知行不一,真正使立志、笃行成为人生常态和动力源泉。

3 “尽我之心,便与天同”:要把自主理念注入党员干部灵魂深处

在陆九渊看来,立了大志,能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发挥出来。而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主观性、主体性的概念。这一概念,构成了陆九渊的“心即理”命题核心。

首先,人心是能与天同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无所不在、与物共有、与人俱存的“理”、“道”在人身上的存在和体现,这个本心是先天即有、不分先后、不论差异、人人共具的“天下之同心”,只要“尽我之心,便于天同”,“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

其次,学习就是发明本心。既然“理”在自己心中,且圣凡“同心”,那么学习、认识的过程也就成了本心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过程,认识的目的、内容、任务就是“发明本心”,通过发掘“本心”明“理”。

再次,学习无高低之分。陆九渊认为,在学习方面,人与人之间无根本上的潜能、水平高低之分,无天定圣贤或者凡夫的存在,故常人不应“处己太卑,而视圣人太高”。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要“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极大激发了人们对学习和认识世界的自信心、自主性。欲自立、自重,就要勇于、善于排除外界一切不良事物、现象和信息的干扰,解除心弊,找回“自我”,如此才能轻装上阵,无私无邪才能无畏无阻、闯出新路。

这些给我们的干部党性教育提供了重要启发。2016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讲话中引“心学”名言,即“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强调了“本”在人心和“立根固本”的重要。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本”在人心,坚守“我是谁、为了谁”,才能力量无穷。如果丧失本心,为世俗功名利禄动摇理想信念,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歪风邪气便将近身附体。党员干部的这种“发明本心”,类似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然,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不管是“关键少数”还是“普遍多数”,都需终生努力、持之以恒,没有什么所谓的旁门捷径和“绿色通道”,也不分所谓的圣贤和凡人。

4 “不立学规”、“疑则有进”:要把党员干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简易工夫和由浅入深的自然过程

学习是一门功夫,这门功夫既要讲究志气、决心,也要讲究艺术和方法。陆九渊不主张钻研训注、穷究考索的读书方法,其对学习态度、方法的标准与众不同。

一是“义理”标准。他认为学习首先应以“义理”为先,即要领会书中的精神主旨而不是只理解其字句的意思,“学者须是有志读书,只理会文义,便是无志”,认为断章取义会支离捣碎书中蕴含的道理,那样反而使人难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书为人服务、为人所用,使人成为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读书应挑选那些对自己切身有用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精读,以此来挖掘和体会书中蕴含的意旨,“最以精读为贵”。

二是“优游”标准。读书明理需要一个日夕保养、扩充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可成之事,“莫厌辛苦,此学脉也”,“学固不欲速,欲速固学者大患”,为学应“优游自适”、循序渐进,一切流畅而自然,依力随份,对于学习之疑惑难解不能通晓处暂且放过不究,并不为过错。学习要来日方长,坚持将圣贤垂训之方与自己日用践履相联,反复体认,“从日用处开端”,在现实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践履,而非对先贤经典艰辛的训注考察。这有点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要理论联系实践,不能搞教条主义而为条条框框所禁锢。

三是“存疑”标准。他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孔子如子贡即无所疑,所以不至于道”。在学习、工作过程中,要心有主见,勇于存疑,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筛选出并最终接受正确的、有用的东西,不至于淹没在文山会海、口号标语之中。同时,尽管他强调要运用好“师友相助”,但这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而已,即借助而不依赖,经常与师友讲贯辩论,对师友之言行有所辨、有所择,辨其是非当否,择其合理有益者,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当然,陆九渊倡“不立学规”,看似自我否定学习方式方法的说法,但实质上是简化方法,驾驭方法,而不是为方法所累。所以,他倡导学习仅为“简易工夫”,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要刻意强求,尤其不要刻舟求剑。在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今天,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让党员干部“收拾精神,自我主宰”。一是防止迷信书本、畏惧权威、盲从他人,要培养自主精神、独立人格,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二是学习、工作中多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创造、创新、创业能力,不做知识的“储藏柜”或“搬运工”。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多搭平台、给机会、压担子,多在实践中收获“活知识”、练就“真功夫”、创出“实政绩”。三是要重视情商因素的开发,如良好动机、兴趣爱好、高尚情操、情绪管理、团队参与等,这些都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努力培养良好心态和幸福感,用“本心”来运筹谋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陆九渊心学思想对今天我们干部党性教育有诸多建设性的启发,包括为人、立志、自主、学习,其中为人是根本,立志是主旨,自主是灵魂,学习是主线。当然,我们也要坚持教育的辩证法,认识陆九渊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色,其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以及道德养成对知识、技能、能力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其重德轻艺的思想与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不一致,其政治立场又同维护封建伦理及封建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等,这些都具有明显的思想弊端和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也决定其借鉴价值仅限于部分核心理念及方法论框架内。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漠视其对于当前干部党性教育的启发作用,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功夫。

猜你喜欢
心学本心立志
跨年时 有所思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
关于本心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