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大学出版30年

2018-11-13 17:46
现代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出版社大学教材

◎ 林 全

回顾与展望:大学出版30年

◎ 林 全

本文分三个阶段回顾了中国大学出版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描绘了各个阶段的典型画面,提炼和总结了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望未来,提出大学出版社在第四个十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出版;大学出版;出版发展

我国陆续成立大学出版社,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恢复高考已经几年,高等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当时我国已有的出版社的出版力量,已经远远不能与我国文化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匹配。为此,我国恢复了少数几家大学出版社。同时,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开始成立一批大学出版社,揭开了我国出版史的新篇章。

一、第一个十年:办好大学出版社,传承大学精神

成立大学出版社是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在国家出版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出版业进行的专业细分。接到组建大学出版社批文的高校,以此为至高的荣耀。只有重点大学,并且是教学科研实力排名很靠前,同时学科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重点高校才能开办大学出版社。一些高校把申请出版社资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学出版社由大学主办,作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大学为依托。大学具有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而大学出版社以记录、编辑、出版、积累、传承的方式凸显大学的功能和精神。这些高校从教学科研一线、行政部门抽调一批优秀教师和干部,开始筹建大学出版社。这些教师和干部许多都是“双肩挑”。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和功能就是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除了为本校服务外,同时为没有成立出版社的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大学出版社在学校的定位是具有很强学术性质和研究能力的出版机构。这与高校许多机构和社会上其他出版社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在当时,社会上甚至在高校,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学出版社存在的价值,更多人认为大学出版社就是过去的高校印刷厂换了个叫法而已。教师交完稿,像过去交代印刷厂印讲义一样,吩咐把书印好即可。但国家对大学出版社的建制非常重视,在人员配备上也有特别要求。许多大学出版社首任社长由校长或主要校领导兼任,由一位常务副社长主持出版社日常工作。当时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昨天还是教授,在给学生上课,因为文笔较好且经常发表论文或喜欢创作一些文学作品,而被调入出版社。当时普遍认为,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好编辑工作,编辑是作品的第一读者、第一“评判官”,因此做编辑的教师很有自豪感。新编辑则从本校本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选拔的标准很高,要求必须是先进班集体的班干部,而且其人文素养要比较高。对新编辑还附加一些不成文的要求,比如两年内不能考研,以保证队伍的稳定。当时出版社出版能力小,作者都是学术带头人、名教授。出版社人员几人到十几人不等,编辑都带有浓厚的学术气质。编辑编书稿就像教师批改作业一样认真。有些编辑亲自解题,把高数题和大学物理题全部做一遍。编辑解题技巧甚至超过一些教师,发现了错误答案,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在现在的编辑看来是极其不可思议的。编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也是经常的事。编辑业务学习时常常为“的”“地”“得”“逗号”“句号”“分号”的用法争论得面红耳赤。现在看,那时还属于印刷出版业的“刀耕火种”时代。区分业内业外人士的标志在于,懂不懂“码洋”,手一摸是否就知道是什么品种、多少克重的纸。

由于当时高校招生数量少,教材使用量很少,出版教材多数会亏损。这样,只出版教材没有补贴的大学出版社一时举步维艰。新华书店是唯一的发行渠道,出版社还具有企业一样的经营功能。知识分子开始办企业,也遇到不少挫折。很快,一些大学出版社的库存开始增加。消化库存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蹬三轮车到各高校巡回打折促销是一种常态,在校运动会、校庆时搞图书展销也是方法之一。多数大学出版社的销售码洋徘徊在1000万元左右。教师出版教材是极其神圣的事,无论到哪个学校组稿,学校都非常重视,接待隆重。参加一些教指委会议,非常紧缺的火车卧铺票,会给编辑留一张,编辑绝对是上宾的待遇。在北方一些大学出版社里,编辑部有蜂窝煤炉,冬天围着蜂窝煤炉取暖编稿,脸红红的,回想起来很有画面感。大学出版社一般设在学校不起眼的小楼里,甚至是家属区居民楼里,办公条件很是“简陋”。但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多数是精品,封面装帧看起来简洁朴素,很具有时代感。

这十年间,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出版了许多系列精品教材,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的办社特色。这十年,大学出版社养成了艰苦创业的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市场意识,坚定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决心,培养了一批有专业知识、有编辑能力、了解图书出版规律的出版人才,创建了一只有专业素养、文化底蕴较深的大学出版队伍,彰显了大学学术水平,传承了大学精神,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第一代大学出版人,做大学出版,传承大学精神,无怨无悔。大学出版,积蓄待发。

二、第二个十年: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大学出版社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培养了一批懂出版、热爱出版、以出版为荣的出版人。他们完成了从教授到出版人的转变,已经成为敬业的出版管理者。他们一直在考虑大学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思考着做大做强还是更多地体现出专业特色。大学出版社招收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编辑跨过十年岁月,已三十而立,成为大学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大学出版社做大做强究竟是以编辑为龙头还是以发行为龙头,开始有了争论,至今各有高见,成为死结命题。大学出版社开始尝试各种形式的改革。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了编辑部承包、编印发“一条龙”、打破编辑室“单打独斗”等方式。伴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大学出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以效益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开始取得成效。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一些成长快、策划能力强的编辑和开辟多渠道、多市场的发行骨干脱颖而出。一些大学出版社设立了首席策划编辑、首席营销人员。他们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收入相对较高。一波波出版热潮冲击着出版业,大学出版业也不例外。教辅热、计算机热、外语热、作文热……一个热潮接着一个热潮。编辑们最初的畅销书方向都是家庭和朋友及周围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家里有高考的,认为高考辅导书最有市场;年轻母亲则盯着策划育儿圣经、育儿大全之类的选题;文艺一点的策划吉他教程……一时间,选题五花八门。不但出版社之间有竞争,出版社内部也开始了竞争。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出版社内部开始了专业分工,每个编辑都开始思考自己的主攻方向,一般不跨领域策划组织选题,许多大学出版社成立了专业的分社或事业部。

市场开始成熟,热度却开始冷却,逐渐达到共识:大学出版社还是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吃教育饭,打教育牌,要与地方出版社有区别,“种”好“自家田”。21世纪初,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生源的增加导致教材的使用量同步增加。这为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动力。一些大学出版社摆脱了困境,挖到了“第一桶金”。尤其是财经类、外语类、电子信息类、师范类大学出版社,由于这些专业扩招数量大,社会办班多,这些学科的教材和相关图书需求量巨大,所以以这些学科为主的大学出版社发展势头良好。也是在21世纪初,风靡全国的高校合并潮之后,学科创新、新学科开辟等为出版社选题拓宽带来了宝贵的契机。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也的确走出了“以书养书”的中国特色之路。大学出版开始“走出去”,参加各种国际书展。

随着大学出版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出版社体量在增加,大学出版社越来越关注“两个效益”。出版行业报刊每年都有热销书排行榜。然而图书质量却有所下滑。“无错不成书”成为不合格图书的开脱之辞。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订单订货且基本不退货。拿回订单,基本上就等于拿到了未来的回款。订货会上编辑亲自在展台前和发行人员一起介绍自己策划的图书。晚上所有编辑和发行人员用计算器快乐地计算码洋。大学出版社优秀策划编辑“呼风唤雨”,他们找到了出版人的自信和价值。编辑不仅仅是为人做嫁衣的,好的策划编辑还是整个出版项目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一个好的策划方案有时就能带来几十万、上百万册图书的销量。发展较好的大学出版社都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清晰的产品线。

这是大学出版社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国大学出版社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出版业一支重要的方面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成为大而强的出版实体;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中而特的出版社;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专而精的小型专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投奔大学出版业。一时间,大学出版社的工作成为热门职业。

三、第三个十年:发展成熟,面临新的挑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保持在一百多家,但其发展的规模极不平衡。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大学出版社开始转企改制,开始最深刻的管理机制变革。许多高校出版社被归入学校资产公司管理,由资产公司代表学校行使股东权益,强化了大学出版社的企业属性和大学出版社作为校企给学校上缴利润的刚性。我国出版业也开始了兼并重组,出现了出版集团大举进军高校教材出版市场,而大学社开始孤立地与大型出版集团竞争的局面。大型出版社,尤其专业类大型出版社占有更通畅的销售渠道,不断扩张。优势资源的作者,名气大,学科生源多,优先选择与大型出版社合作。选题方向也不是什么秘密,实力强的出版社强势进军大学出版某个领域。在评价体系上,各高校更认可专业类大型出版社。这一时期,国外出版商通过版权合作、内容授权等方式也进入高校教材出版领域。

这一时期,馆配图书开始登台,大学出版社于是成规模开发教材,重视学术著作出版,但教材的单本印数和利润有所下降。大学出版队伍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网店销售成为一个重要渠道,老实体店开始萎缩。新型实体店,用户体验式阅读空间开辟出新型模式。处理好网店和实体店销售的策略,至关重要。经销商以此为由不断压低出版社发货折扣,于是图书利润降低了。同时大学出版社遇到了新的问题—学生不买教材,许多学校也不再硬性规定学生买教材。复印技术和快速印刷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得盗版盗印非常猖獗,成为令大学出版社头疼的事。民营书商也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到高校教材出版市场,通过与大学出版社灵活的合作开始进军高校教材领域,走到了教材出版的前沿。民营书业在产业链上的前移对大学出版社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各大学出版社纷纷利用学校的学术优势争取国家出版基金,同时青春读物、少儿图书成为大学出版社新的关注点。

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大学出版社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精确定位,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品牌优势,在重视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形成特色,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学出版社不断开辟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优化运营机制,整合大学出版资源;继续立足于生产专业、优质的产品,巩固已有品牌的同时创建新的口碑产品,加强与国外出版商及民营书商的合作,优势互补,创造双赢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建立教材立体化营销模式、增加网上增值服务等;加强售后服务,获得更多作者、读者及经销商的反馈以利于产品的研发。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众多的学者、专家及科研人员,为出版社提供了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和品牌支撑。大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大学这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较完整的教材体系。大力倡导“大学认同感”,为力推“大学品牌”制定激励和倾斜政策。发挥大学学科优势,在高层次教材出版方面形成特色,搞好顶层设计。大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这些有利的出版资源,努力推出高品质的学术著作和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开拓性的经典著作,树立高品位、高层次的学术出版地位。不忘初心,回归本质,继续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

四、下一个十年: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大学出版有太多的期待。为确保“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出版社要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作,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感召力,着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凝心聚魂,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阐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高校是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这为我们组织具有高校特色、高水平、高水准的深入宣传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选题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我们要着力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好主题出版。

新时代,还要着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及共享经济、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黑科技”“硬科技”等创新领域的攻坚克难。“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引起共鸣,我们也要紧盯世界前沿,开辟发展之路。

经过30年的发展,大学出版社越来越清楚自身的发展方向:不忘初心,坚持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材出版、学术出版、文化出版的前行方向,坚持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服务。这正是大学出版社存在的价值和本质。大学出版社最有可能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这是其他出版单位无法取代的。在未来发展中,大学出版社要挖掘学术资源,整合学术力量,广开思路,积极开辟新的图书需求市场,同时注重对核心出版物市场的维护,重视终端市场的培育。大学出版社要用好国家出版基金,抓好农家书屋的配送工作,加强高校图书馆馆配工作,挖掘青少年图书馆、职工之家书屋等新的图书需求市场。在实体店萎缩的情况下,加强网络书店这些新渠道的开辟。加快数字出版的步伐,完成从传统出版到现代化出版的转型。在数字时代,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出版社要利用自身优势,积累、储存、开发运用高校优质的出版资源,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在思维方式、商业运作、出版方式方面创新发展,全程服务理念,出售知识,出售内容。

大学出版社要不忘初衷,坚持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坚持高水平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学社办社宗旨,不断提高出版物的学术品质,加大高水平高等教育教材在出版中的比重,下力气做好高端学术著作出版。学术是文化的精髓,学术著作出版是一个国家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的集中反映,也是文化繁荣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出版社是学术著作出版的生力军和主阵地,这就需要大学出版社要坚持学术著作出版这个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学术资源、出版资源、队伍资源的深厚优势,不断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打造学术原创精品力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文化和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林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出版社大学教材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材精读
我等待……
至善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石油工业出版社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