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出版研究的三维审视

2018-11-13 17:46刘晓嘉
现代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出版社大学

◎ 刘晓嘉 范 军

中国大学出版研究的三维审视

◎ 刘晓嘉 范 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大学出版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业界的重视,成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大学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大学出版科研有责任更深入地总结历史经验,更系统地探索出版规律,更及时地回应现实关切,更有效地推动大学出版事业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大学出版;文化;经济;历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大学出版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业界的重视,成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这期间,1987年中国大学版协成立、1994大学版协主办的《大学出版》(现更名为《现代出版》)创刊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编辑出版本科专业的设立、后续编辑与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开设,以及借助其他相关一级学科设立的编辑出版学博士学位点建设,都对大学出版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些学术成果,从研究的视角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经济、历史三个方面。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大学出版的文化属性和本质功能,强调的是大学出版的精神属性。这里的经济,涵盖大学出版作为产业和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围绕经济效益展开,强调的是大学出版的经济属性。历史则是对大学出版在中国产生、发展轨迹的梳理。从成果的形态来看,论文数量最多,专著(包括硕博士论文)相对较少。专著除了以大学学报、大学科技期刊、大学校报为研究对象的几种史著外,以图书出版为主要对象的则以蔡翔的《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肖启明的《大学出版精神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较有代表性,既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但本文主要以梳理研究中国大学出版的论文为主,并以大学出版社或大学图书出版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期刊、报纸。写作策略则采取不是纵向勾勒而是横断切面的方法展开。

一、大学出版的文化属性和本质功能

在大学出版的文化功能和本质属性上,论者大都认为,大学出版离不开大学这个母体,大学出版的发展正是以大学为依托的。因此,大学出版必须服务于大学、服务于学术,并与大学精神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

在这方面着力较多的是蔡翔。从出版的价值观来讲,蔡翔认为现代出版的基本价值观遵循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其根本缘由是现代出版企业定位的回归。出版精神是现代出版的核心价值观。大学出版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出版价值观还应内含大学精神。2012年,蔡翔撰文指出:大学出版是出版中的出版,面对的是文化中的文化,大学出版人应当以深刻的文化自觉,去认识大学出版的本质,担当大学出版的重任。2015年,赵丽华、蔡翔通过研究,认为解决大学出版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对大学本质或理念的正本清源。不回到大学这个母体,廓清大学的本质和现代大学的精神,大学出版则难以认清其不可替代性和发展方向。

此外,李静认为,大学出版是以大学的孕育发展为依托的,长期以来,大学出版确立并形成了它所特有的学术文化传统,即以学术出版为根本,服务教学科研为目的,通过传播学术知识启迪思想、影响社会。贺圣遂认为,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发展和壮大自己,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大学出版社在促进学科建设、完善教材体系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大学出版”具备了走向“出版大学”的潜质。蒋东明认为,不能模糊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目标,大学出版社的角色功能和主要任务与大学所承担的使命和功能具有内在一致性。陶德麟指出,大学出版社首先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和其他出版社相同的属性,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但又要为大学服务,体现大学出版社的特殊性,否则就失去了办大学出版社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央进一步明确要求包括出版企业在内的国有文化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出版、大学出版企业的新发展,也受到业界同人更多关注,出现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二、大学出版的经济属性和产业运营

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围绕大学出版作为产业或者作为企业的经济属性展开,相关成果也最为丰硕。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除了对转企改制本身进行研讨,对转制之后的大学出版应对策略,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张小新、沈东山认为,虽然大学出版社进行了改制,但是改制之后的自主经营权并没有完全落实,真正的法人治理机构尚未形成,其症结在于校社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大学出版社应该向产权多元化方向努力。毛润政、吴兆强认为,改制后,大学出版社主要的发展思路不是规模发展,而是朝“做精、做特”的方向努力。

在发展战略上,柳斌杰认为,大学出版社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在教育出版方面,少数大学出版社可以借鉴“大而全”的牛津模式,大多数出版社可以借鉴“少而精”的剑桥模式。蔡翔认为,创新是永续经营的关键,大学的创新战略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李水仙从大学出版社的功能定位出发,提出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大学出版专业化的实现有赖于出版内容的专业化、人才的专业化、营销的专业化和管理的专业化。有竞争力的大学出版社,其发展路径有一定的共性,即教材起家、转向学术、突出特色和立体开发。

1.大学出版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大学出版转企改制,有大量的文章发表,其中为数颇多的作者是大学出版社当时的管理人员,如社长、总编辑等。如蔡翔认为,大学出版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庄智象也认为,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大学出版社改制应该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朱杰人认为,大学出版体制改革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体制问题,体制已经成为制约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关键;二是政策问题,大学出版依然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三是所得利润如何回归本业的问题,应当减轻大学出版社的负担,把经费用在出版业上。王明舟认为,大学出版体制改革要明确自己的办社宗旨、发展目标和方向,建立清晰的发展道路。范军认为,大学出版社的改革,建立新体制只是基础,关键还在于建立新的机制,要花大力气进行出版机制的创新。

2.大学出版的实务研究

大学出版的实务研究是指按照出版的作业流程,从选题、编辑、营销等环节对大学出版进行的研究。

关于选题策划。郑遨认为,高校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应以出版学术著作为中心,掌握“新”“高”“特”三项标准,尽量以三项标准兼备的著作作为拳头产品。孙激提出,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策划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遵循党性原则,二是要坚持特色,树立品牌,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向纯武把高校出版社的教材选题策划分为战略性策划和战术性策划,并分别展开了论述。蔡翔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目标集中战略理论和帕累托的“二·八”定律,提出大学出版要充分识别、利用好占少数的20%,专注于某一类出版物,抓住核心产品,集中优势资源。关于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周蔚华、吴培华、蒋东明、王明舟等也多有论述。

关于市场营销。蔡宏志从高校教材销售渠道的选择及优化、针对中间商的促销、高校教材用户的管理、高校教材的广告宣传等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高校教材的营销策略。崔明、孙步青认为,高校出版社可以采用目标集中战略,从优势资源、市场地位、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实施合理的策略,进攻出版行业相对薄弱的领域,以实现特定领域的发展,获得竞争优势。胡昌恩认为,很多高校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提出了从出版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按照服务营销理论,高校出版社要向服务营销转型,首先要转变营销理念,进行服务文化建设。在转型实践中,要把服务过程管理、服务导向组织构建和客户关系管理作为重点实施的三个方面。

大学出版的实务研究,涉及整个大学出版流程的方方面面,研究成果也最为繁复、庞杂。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出版流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两个环节进行梳理。

3.大学出版的主体研究

大学出版的主体研究,指的是对出版人,包括编辑、校对、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的研究。

张丽萍认为,当前人才危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才的危机其实就是文化的危机,人才危机的根源是大学出版社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缺位与偏差以及企业精神的缺失,因此要塑造大学出版精神解决人才危机,用梦想吸引人才,用文化凝聚人才,用精神提升人才。戎其玉认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才,从人才开发来讲,大学出版社的社长都是由学校指定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在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一线的将才才是大学出版社所能开发的人才。章毅、张岩则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对编辑素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高校出版社编辑的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出版社编辑的素质有四类构成要素:基础素质、技术类素质、市场类素质、保障类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高校出版社编辑素质的办法。刘娟萍分析了高校发行队伍的现状,认为高校发行队伍存在文化程度的绝对提高和新知识的相对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激励机制的管理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强化发行队伍的招聘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做到待人、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去孕育和培养发行队伍。

三、大学出版的历史研究

大学出版的历史研究,包括对中国大学出版起源、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发展脉络的研究。

陈先元梳理了南洋公学译书院成立、发展的历史脉络,认为南洋公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之一。许多学者和陈先元持相同观点,如肖启明就认为南洋公学译书院是“中国大学出版之滥觞”,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出版社。张宏则认为我国大学出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同治元年(1862)的京师同文馆。我国大学出版史上第一家以大学出版社名称命名的出版社是1929年成立的南开大学出版社。范军对此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晚清七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孕育、萌芽和发展,大学出版也随之同步诞生和成长。京师同文馆等新式专科学校是出版近代化转型的孵化器,中国的大学出版也从此开始起步,京师同文馆则为其源头。把南洋公学院译书院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校出版兼翻译机构”,或者说是我国“近代东南地区最早的一家高校出版社”都是不恰当的。范军还系统研究了民国时期的大学出版活动,认为民国时期的各大学普遍重视出版活动,把出版工作视为培养人才、改进教学、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一环。

以1949年为界,研究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学出版着墨较多。周蔚华在2008年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大学出版进行了梳理,把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7年—1986年,是大学出版社创立和初步形成出版体系的阶段;二是1986年第一次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后的十年,是大学出版社改革探索和稳定提高阶段;三是1996年—2006年,这是大学出版社加快改革、飞速发展阶段;四是2007年以后,大学出版社新转型阶段。他对四个阶段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特点做了全面的论述,认为中国大学出版已经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明天会更加辉煌。肖启明也把中国大学出版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但是第一阶段上溯至民国的南洋公学院译书院,即1898年开始的大学出版萌芽阶段,1949年以后到1990年中国大学出版体系的形成阶段、1991年到200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品牌建设阶段。其他如李辉、刘振军、曹巍、赵丽华等也对大学出版史有自己的研究。

四、总结与展望

从以上可以看出,四十年来,对中国大学出版的研究成果已经颇具规模。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大学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1.大学出版本质属性研究方面

目前对大学出版本质属性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从文化方面探寻大学出版的本质功能和根本定位。但是,大学出版从概念上,隶属于出版。出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殊性,它的本质属性应该涵盖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也就是说,它既是文化的,也是经济的。固然,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出版业包括大学出版业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出版的文化属性,但是,既然出版业还是一种产业,就不能不考虑它的经济属性。特别是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它本身相较于其他出版社起步较晚,而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竞争,这是由出版业两个属性的矛盾统一所约束、规定的。转企改制以后,更加明确了大学出版社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的研究,对大学出版经济属性的研究是不够的。实际上,大学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一支生力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不应该完全忽略;特别是对高校来说,大学出版通过资产的增值、积累,通过设立出版基金,资助经济效益不甚明显的学术出版,已经成为扶持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常态。若有意无意忽略大学出版的经济属性,其文化功能的实现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即便是对大学出版文化属性的研究,也要厘清大学出版和其他出版的内涵外延之差别。学术传承与文化发展并不仅仅是大学出版的使命和职责,对大学出版文化属性个性特征的梳理,还要和大学这个场域紧密结合,突出大学母体的特征。

2.大学出版实务研究方面

目前对大学出版的研究,最主要的集中在实务领域。综观这些研究,研究者身份不一,各自视角不同,大都围绕出版的作业流程展开,在某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研究大学出版,既要看到大学出版与一般出版的共性,更要侧重于研究大学出版的特殊性。众多的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大学出版的特殊性,无论是选题策划、编辑实务、市场营销,都没有体现大学出版的个性,而仅仅是框上“大学”的帽子,去掉这个帽子,其实也适用于一般出版,这是逻辑上的缺陷。第二,缺乏对大学出版本体—“人”的研究。大学出版,无论是作者群体,还是从业者,乃至受众,都和一般出版有明显的差异。已有的研究对这些方面注意不够。对于如何彰显出版本体的自觉意识,突出人的本质需要和主观能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大学出版作者群体和受众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猎。

3.大学出版史研究方面

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史观,没有正确史观的引领,很难组织合乎逻辑的史料,往往是泥沙俱下或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很难对史料进行合理的阐释。首先,对大学出版史进行研究,必须预设时间框架,即明确大学出版的纵向的时间范畴,起点为何,这样才不至于失之偏颇。目前的成果,对大学出版史研究的起点大多以1949年为界,对于晚清民国的大学出版,除了范军、肖东发等学者通过扎实的史料发掘对此有相关研究之外,其他人则少有涉及,总体成果显得相对单薄,仍然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次,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史实的陈述和耙梳,对于推动历史事件发展的动因,则用力不够。比如对于民国各大学为何普遍重视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何大学出版直到1978年以后才开始渐渐形成规模等,都缺乏全面的、深入的探讨。再次,对于大学出版史的研究,往往聚焦在对事件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见物不见人。作为“知识人社会”中心的大学,其出版和“知识人”密切相关,对这些历史人物为何会致力于办出版,是否和知识分子主动、自觉构建公共网络有关,都是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关于大学出版社的“走出去”和国际化问题、媒介融合及出版转型问题、中小型出版社的发展战略问题等,大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学出版社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着新机遇,也有新的挑战和困难。大学出版科研有责任更深入地总结历史经验,更系统地探索出版规律,更及时地回应现实关切,更有效地推动大学出版事业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① 蔡翔.论大学出版的目标与价值观[J].现代传播,2007(4).

② 蔡翔.回归与守望:大学出版的方向[J].现代出版,2012(1).

③ 赵丽华,蔡翔.大学的本质与大学出版的方向[J].现代出版,2015(2).

④ 李静.现代大学出版的缘起与学术文化传统的形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

⑤ 贺圣遂.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的使命与追求[J].大学出版,2008(1).

⑥ 贺圣遂.大学出版与出版大学[J].编辑学刊,2003(3).

⑦ 蒋东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目标不能模糊[J].现代出版,2010(6).

⑧ 陶德麟.把握高校出版方向,促进出版事业繁荣[J].中国出版,1991(11).

⑨ 蔡翔.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6.

⑩ 庄智象.深化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J].大学出版,2006(2).

⑪ 朱杰人.对大学出版体制改革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大学出版,2008(6).

⑫ 王明舟.对大学出版体制改革的思考[J].大学出版,2008(1).

⑬ 范军.略谈大学出版社转制的几个问题[J].大学出版,2009(2).

⑭ 张小新,沈东山.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困惑与思考[J].编辑学刊,2014(2).

⑮ 毛润政,吴兆强.大学出版社改制后发展方向及发展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

⑯ 柳斌杰.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J].大学出版,2007(4).

⑰ 李水仙.大学出版与专业化[J].大学出版,2009(3).

⑱ 郑遨.新·高·特—浅论高校出版社选题策划[J].中国出版,1999(3).

⑲ 孙激.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策划[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⑳ 向纯武.轮高校出版社教材选题的策划[J].大学出版,1999(3).

㉑ 蔡翔.试论大学出版的目标集中战略与长尾理论模式[J].大学出版,2008(5).

㉒ 蔡宏志.高校教材的出版营销策略[J].大学出版,2000(4).

㉓ 崔明,孙步青.高校出版社目标集中战略实施策略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2 (12) :15-18.

㉔ 胡昌恩.高校出版社向教育服务商转型背景下的服务营销战略[J].出版广角, 2015 (3) :100-103.

㉕ 张丽萍.大学出版社人才危机与大学出版精神塑造[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㉖ 戎其玉.出版人才的开发、使用和维护—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的首要问题思考[J].编辑学刊,2006(4).

㉗ 章毅,张岩“.互联网+出版”环境下高校出版社编辑素质构成因素刍议[J].出版科学,2017(6).

㉘ 刘娟萍.高校出版社发行队伍的建设方向[J].科技信息,2008(28).

㉙ 陈先元.中国大学出版溯源—纪念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J].中国出版,1999(9).

㉚ 肖启明.大学出版精神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46.

㉛ 张宏.中国大学出版:去从两相知[J].出版广角,2010(4).

㉜ 范军.略论晚清时期的大学出版[J].中国出版史研究,2015(1).

㉝ 范军.略论民国时期的大学出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㉞ 周蔚华.中国大学出版激荡30年[J].编辑之友,2008(6).

㉟ 肖启明.大学出版精神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刘晓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博士;范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出版社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等待……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至善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5年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
榜单
石油工业出版社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