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李泽厚“情本体”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日臻成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初期美学思想中关于“情感问题”的初步探讨,中期关于“主体性实践”有关人类情感研究、后期使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中的“情本体”思想的成熟与完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精神文化却不能与之同步发展,反而有些滞后,出现了现代人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表现为空虚、无聊、无所依靠的社会现象,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寻找与现代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相适应的人类心理情感本体,为现代人找到可以安身立命之本根和最后的精神家园与归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中西方传统哲学以心、性、道德为本体。康德认为道德实践以绝对命令的先验形式主宰人的行为、活动,使“人”成为人。而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强调的“人禽之分”。宋明理学将道德律令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强调必须以“天理”主宰“人欲”、“道心”主宰“人心”。而在李泽厚看来,“本体”是“本根”、“根本”、“最后实在”的意思,不是与“现象”相对的“本体”,在这层意思上,“情本体”是指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情之所以命名为“本体”是因为它是“人生的真谛、存在的真实、最后的意义”,“既无天国上帝,又非道德伦理,更非“主义”、“理想”,那么,就只有以这亲子情、男女爱、夫妇恩、师生谊、朋友义、故国思、家园恋、山水花鸟的欣托、普救众生之襟怀以及真理发现的愉快、创造发明的欢欣、战胜艰险的悦乐、天人交会的皈依感和神秘经验,来作为人生真谛、生活真理”。
如何理解“情本体”的“情”是关键。“情”有许多类。但是李泽厚强调此处的“情”是由动物本能性的情欲提升至人类社会化的理性情感。虽然最初阶段都有理性的强制和主宰,但最终是以理性融化在感性中为特色,即理与情以不同比例调和在一起,与始终以理性绝对主宰控制有所不同。作为本体的“情”应是一种和谐性的情感,既是主观情感也是客观情况,既是先验性的情感形式也是经验性的情感心境,既有感性也有理性,既有世俗性也有超越性。
(1) 在李泽厚看来,“情者,情感,情况”,这个“情”就是包括个体和群体的“人”的生存情况状态,它既是内在主管性的“情感”,也是外在客观性的“情况、情境”,是人类活动和世间关系的具体状态,是渗透了历史性社会性的“人”情。
(2) 经验性情感的生发的最根本的基础乃是人类的情感结构,没有这一结构,也就谈不上各种情感体验。先验性的情感结构只有表现为经验性的情感才有意义。
(3) “情”首先是感性的,不仅有五官感觉,还有欲望、本能、冲动、下意识等感性生命的凝聚和表达,同时“情”还是理性的,包含有丰富的理性内容。
(4) 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情本体”既是一种世俗性情感,又是一种宗教性情感,世俗性情感借助心灵的净化获得了超越性,而神秘、超脱的宗教性情感由此也获得了世俗性,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感。
情本体也可以理解为无本体,本体即在这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生活的意义就在这琐碎的生活本身。
对康德的先验主体性思想的借鉴与改造。李泽厚对康德提出的关于“主体性”观点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实践哲学”思想。其目的是要超越康德的先验的、静态的认识理论,而走进一种历史性的、动态性的人类总体视角的认识与把握。李泽厚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人类内在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结构——真善美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他的哲学土畜与人类主体性和文化心理结构为架构,将康德的先验哲学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唯物史观加以批判性改造。把康德提出的所谓理性直观、绝对命令、合目的性、普遍有效性等认识形式植根于人类总体的历史长河之中。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李泽厚声称他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体系是“后马克思主义”,这足以说明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与改造。他的哲学体系保留着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唯物的实践的观点。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李泽厚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称之为“吃饭哲学”,对此十分认可。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他提出了“历史积淀说”,人不是先天具有审美或道德能力的,而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这些对个体是先验的,对总体是经验的,这就是“历史建理性,经验变先验,心理成本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由情生”、“道始于情”,这或许就是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立论的根据。李泽厚不赞同道德理性是人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他认为人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这种情感包含着具体、感性、情境、情况等等内容。
“情本体”的内推是“以审美代宗教”的人生哲学。情本体的人生哲学即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为人生的真实、最后的实在,在对它们的珍惜、眷恋、伤感和了悟中找到人生的归依和生活的真谛。情感原本平凡,但对它们加以智慧的观照便也可以具有安身立命的意义,在对各种人生情景、情感的审美观照中即可达到准宗教境界。本体就在现象中,本真就在非本真中,形而上就在形而下中。因此,“情本体”也就是无本体,并无一个 超越的理则、根本的原则来统治并规范人生,各人的各种情感及对它们的感悟本是不可统一甚至不可捉摸的,并无哪种情感可以主宰一切人的人生,称为“本体”不过是为了表明它们便是人生的归宿、最后的实在而已。
“情本体”的外推即是将“情”渗入政治哲学,以中国传统的以人情味为统治的宗教性道德范导现代性的社会性道德。现代社会性道德与法治建立在以商品、货币关系为媒介的市场经济基础上,以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展、个体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前提。但是现代化的过度发展也带来一些弊病,个人原子化、人际冷漠化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通过转化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来减少现代性的弊端,在建立现代性道德与法治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的脉脉温情,从而实现一种“礼法交融”以及“和谐高于正义”的政治哲学,这是“情本体”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情本体”即是政治哲学。
李泽厚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是在借鉴康德主体性和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并融合中国传统思想而成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他的主要成就和观点是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纳入“工艺——社会结构”,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巨大作用,及将道德、精神及审美归为“文化——心理结构”,突出精神力量的功能。“人活着”被李泽厚定为哲学第一命题,考察李泽厚全部哲学思想发展演进变化的脉络,他一直很重视对个体的关注。“情本体”的考察对象就是个体的生存、生活、生命。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已经极为丰富和开阔了,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却并未有明显提升。情本体要求个体关注当下的生活和生命,认为这才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和精神家园,而并不是在这个世界之外有一个本体。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更新,生生不息的。
至此,我们梳理了李泽厚哲学的思想资源及其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情本体”的特质及意义。尽管对“情本体”有很多批评和质疑,但是我们应该深入李泽厚先生的文章去尽可能理解他的思想,而不是胡乱揣测其思想。“情本体”思想针对当代人的信仰缺失的困境而提出,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转换性创造”有很大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