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伦理”的本体论构建之可能性

2018-11-13 16:55杨贺淋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希克本体论终极

杨贺淋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1 全球伦理的引出

自从1993年孔汉思(Hans Küng)起草《全球伦理宣言》,“全球伦理”的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也遭到了多方批评,简单表述为:“理论上的不足”;“实际上的无用”。关于这些不足和质疑,刘述先已在《有关“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的再反思》一文中进行了回答。理论并非不足,孔汉思强调“世界伦理”正确的英文表达是“Global Ethic”,而不是“Global Ethics”。世界伦理只是一种“态度”,不是一个“理论”,在这个层次上说,根本无所谓“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全球伦理也并非无用,史威德勒宣称,“独白时代”逐渐终结,“对话时代”正在来临,面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的战争和纷乱提出警告,“不对话,即死亡”。知识分子在现阶段希望能够构建“世界伦理”,来解开不同国家、民族之间观念上的纠结与情感上的仇恨,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现在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转型之际,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逐渐带动了更多的交流。面对新的世界,原来传统的东西已不能为人类提供规则、理论的保障,必须针对新的世界构建新的“文化”,为人类生活中的合作、交流等提供伦理理论的保障。文化自身不能凭空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衍化性,旧的传统在如今的世界固然不能再产生作用,但是不妨碍它作为源泉来为新的“文化”产生启发。本文试图从人类文明主要的起源处——宗教、中华文明等,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通之可能,为全球伦理寻找本体,或者说寻找启发。

2 本体论的涵义

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最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词缀ology(学问)构成,即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于希腊文on( ν)的变式,英文表述为being。本体论是探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是不是在背后都有一个抽象的、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基础。本体论即是探讨形而下的世界的形而上根据的。不同种类的学科有不同的基础,这里将试图从以往的人类文明的某些片段中寻找可以构建“全球伦理”学说的基础,不求能够运用于构建全球伦理,而是在于从中得到些许启发。这是将之称为“本体”的初衷,并非真的本体,只是一个理论欲构建的思路与过程。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探索到,在人类的所有不同的文明之中,人类早期文明的(用智)方式:一是信主,也就是宗教。人类的早年几乎都是从神学起步。神学有一个特点——信仰,人类因为信仰而确信已经知道的东西,不会发生犹疑,其感知状态非常确定,而一个感知状态确定的状态也就是生存稳定的状态。人类的宗教从诞生时起,由于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这为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困难。约翰·希克(John Hick)提出的宗教多元论为宗教对话开辟了一条道路,我们或许可以从宗教多元论中得到关于“全球伦理”构建的启发;二是重德,其典型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先秦诸子百家讨论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是关于人伦社会问题。农业文明导致人口暴涨,人口密度和资源的差度越来越高,社会纠葛非常严重,这是“德”的理论产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其典型代表是儒家,孔子致力于“仁”的学问,处理着极其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于“仁”的系统还反映着一个事实,任何的种族、国家,都是以人为本的,这以人为基础的“仁”的学问似乎可以对“全球伦理”的构建有一些启示。

3 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寻找构建“全球伦理”的可能性

3.1 希克的宗教多元论

希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宗教多元论,他指出,任何宗教并没有理由说在拯救上优于别的宗教。通过这一论述,对各宗教的终极问题的语言运用在基督教内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世界各大宗教作为人类对唯一的神圣实在的不同回应,体现了在不同历史和文化的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知觉。”在基督教中是如此,在其他宗教中亦是如此。希克指出,“有各种各样的终极观念,如耶和华、安拉、法身、道等。这些都是终极观念,如果他们作为拯救发生,那么更为终极转变的基础在人面前的不同显现,一个无限超越的神圣实在被人们不同地知觉到了,因而被人们不同地体验到了,从而我们作为人类的不同宗教文化方式里得到了不同回应。”

希克借助于康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获得说明众多宗教表达的唯一实在——终极实在。他指出:“基本的康德洞识,即心灵在感知中的积极主动,以及我们总是意识到我们的环境,它是在意识前显现的,而此意识是带着我们的个别概念源泉及习惯而运作的,都已被认识心理学和知识社会学所作的工作大大证实了,并且现在可带有几丝自信地扩展到对宗教的意识分析上来。”希克的分析“证实”了各宗教对于其超越者的所识与所知在经验、理论层面的真实性,但“终极实在”相对于人所认识的实在是先于经验的,“人类的许多宗教经验构成了经验,认识终极神性实在并生活在于它之关系的不同方式,这个终极实在超越我们所有有关它的描述。”所以,关于终极实在的描述是多样的,但超越者的本质是唯一的,宗教现象之所以很多,是因为超越者向人显示它的方式是多样的。

3.2 孔子的“仁”学

当制度崩坏时,可否重建新的社会制度?孔子提出了“仁”学,本着人之关怀,重新建立礼制。仁的概念,是在周礼崩坏、重建礼制时做出的反思。这里有一个形而上的基础,人之存在的一个价值根源。孔子对周公礼制的见解很深刻,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周礼即是此“道”之原型。

孔子晚年归鲁,“读《易》韦编三绝”,从中找到了仁的创造力,仁的本源即是天地之道、宇宙的生生不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生命的更新,宇宙的发展规律,社会人民的秩序等都蕴藏在自然宇宙中,其动力也源于此。孔子顺势而为之,将仁作为了重建社会制度,也即礼乐的基础。重建秩序有必要假设人的行为意向是结合目的价值的能力,可以由于善而达到善之目标,人具有这样的内在德性。

先秦时代几乎所有的贤者都集中于讨论人伦关系的问题,关于道德、社会、政治的言论,全都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于“德”的讨论,限定在人类文明的丛林之中,就像是生存在丛林中的动物一样,它们要懂得“丛林法则”以规避灾祸和“很好”地与不同的动物“相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也要求有一个相处之道来规范各自的行为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

4 结语

关于“全球伦理”的本体论构建的两个出发点,宗教多元论、孔子的“仁”,二者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都在为不同文化、思想寻找相互沟通的可能性。随着全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全球伦理之构建变成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孔子的“仁”从前现代社会过渡而来难免会在理性方面显现不足。伦理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关于人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比如理性、规则的单一的方面,是要能够关心到人的生命的整体,宗教的“真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关怀”到了这一点。

面对全球化的社会,不同文化同时被抛到了同一个平台上,这时就有必要构建一个以各自文化优长为特点的文化综合体。普世伦理不仅是广泛的,还可以是博采众长的。

猜你喜欢
希克本体论终极
盯紧20%的客户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庄子美学思想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审美关照
终极擂台
盯紧20%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