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情怀 自然的展现
——评李小波诗集《两片树叶》

2018-11-13 02:08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韵味诗集树叶

张 伟

李小波的诗,感觉不是一种超越于现实人生之上的艺术,而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歌成为诗人自我人生的自然展现。所谓自然,一方面是质朴而又纯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带任何的修饰和装点,所以亲切,温暖,另一方面是自我人生的深一层次的创造和展开,吟尽了人生有限的生命的感怀,所以旷达、厚朴;简单讲前者是“真”,后者是“妙”,而诗集《两片树叶》归纳起来就是“真”与“妙”的统一。

在昭通的诗人中,可以说李小波是一个尚处在自然的质朴生活状态中的诗人。首先,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他的为人是最自然、最真实的,他在《昭通师专 我的母校》中写道:

“与大山为伍,和峭壁作伴 磅礴的山水 练就你 刚毅的血性三十年的风霜雪雨 折不断你 飞临金沙江的翅膀

朗朗的阳光 盈满你‘大学无疆 大人有容’的面庞。”

再看另一首诗《揣着低调上路》:

“低调 似不起眼的煤 深埋千年 潜入黑夜的壁 擎起 耀眼的黑金 闪烁的光芒 透过阴霾 露出 彩云的微笑。”

这两首诗,既是对自我理想和人生的一次贴切、精妙的写照,又是一次从现实飞跃到一个超越现实的天地中,成就自我的理想之路的探索。正如他在《活着的态度》中写的那样:

“态度的美丽 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衍生了 春的蓬勃、夏的火热、秋的娇美、冬的搏击。”

现实与自我本身是相对的,自我在现实中是孤独的,现实本身又是有限的。所以,自我的人生就只能注定了,用想象和梦想来安慰自己,相对于现实而言,仕途的得意,使得诗歌本身少了几许惆怅,却多了些生活的本真。可以说,作为一个自由的、独立的诗人,李小波有着独特的人性思想。在这个诗学的理想前提下,传统的诗歌创作的原则被破除了,在他的诗集中,所呈现出来的既没有耳熟能详的观念,也没有受什么创作流派的影响,就像他的诗集命名为《两片树叶》一样。

当然,这并不等于作者放弃了现实的生活,而是相对于现实他是从遥远的过去来做梦的人,一方面,诗人从传统的社会束缚中独立出来,获得了政治的自由;另一方面,从自己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相对于城市生活,更容易在正确的情感引导下增添一些人生的韵味。在他的诗歌《我的城市》中写道:

“一些建筑消失了 一些建筑重生了 消失的是一粒尘埃 重生的是一段往事……城市像一个拳击场 白与昼不停的出拳 一些人倒下了一些人爬了起来 我不属于城市 田园是心灵的巢穴 喧嚣是浮华的酸楚 寂寞是城市赐予的美酒”。

也许,摆脱现实,飞跃到一个超现实的天地中,才是作者的理想之路。这就是诗人的“真”。

然而,中国的诗歌之“妙”并不在于将自己的人生或者是情怀谱写成一曲哀歌,而在于在写自己的心灵中的感悟、超越,进而酝酿出纯美的人生意味,如描写自然的几首诗《本色》:

“山 流露 青的细雨水水 天 鸣唱 蓝的歌谣 地 摇曳 黄的芬芳 人 舞蹈 善的信仰”。

再如《永恒的家园》:

“妩媚的大海 刮一般 旋风 亮一嗓 如歌的豪气 潺潺的小溪 扭一下 纤腰 显一方 如山的爱怜”。

还有《行走的山水》:

“我用镜头 素描你波涛的依恋 坚毅的山扛起倔强的旗 柔情的水 拍打流淌的夜 生生不息一方人 豪情万丈一轮月”。

在诗人眼中,清凉的山间溪流、坚毅的山、流淌的夜、倔强的旗、欢聚的青山和绿水这些最朴素、最常见的景物,这些五官可感可知的事情,在诗人的眼中,练就了不可言喻的无限韵味。是那样的新鲜别致;那样的亲切悦人;那样的妙不可言,这一方面来自于诗人真挚而又热烈的面对生活,使现实中的一切都被他妙心慧眼化了;另一方面,来自于诗人自由活泼的情怀,以空灵自由的心胸来接纳万物,又能以一体同仁的眼光看待现实的宇宙人生。

诗人用相融相汇的心意去看待有限有形的景物,用淳朴甘美的语言去体悟无限的韵味。这就是,诗人诗歌“真”与“妙”的精神之所在。

【注释】

[1] 李小波:《两片树叶》,山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版第12,121,52,78,32,18,201页。

猜你喜欢
韵味诗集树叶
大煮干丝,丝丝缕缕韵味长
树叶的不同称呼
截句选
一片树叶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君儿的诗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