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确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在初中语文的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点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以学路带教路,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能力;有效培养;实践探究
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质疑、探究的能力,时代也在呼唤这种人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质疑问难能力对初中生语文的学习,起到了内驱导向作用,不仅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快速增长,也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灵活的学习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以课文文本内容的质疑问难为核心,让他们在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解决中,实现能力的成长和方法的总结。
1.任务导向型培养
为强化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运用导学的方式以课文文本知识学习任务为导向,在特定问题的展示、解决中不断质疑、分析并解决,在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完成中达成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如在《范进中举》的学习中,教师围绕“范进中举后的疯了的结果”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如搜集范进中举历史背景的资料、科举制度资料、以及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和阶级特权关系的资料等。由此学生们会产生下列质疑:第一,本来中举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为什么范进要“疯”?第二,对范进而言,中举到底是喜是悲?第三,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为什么会有這么大的差距?这些都会极大地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在答案的寻找和问题的解决中,实现主动学习和知识的增长。
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质疑问难的工作,在课前结合学习任务展开预习,或者个性兴趣性的自学,把相关的资料搜集、答案寻找在课前完成,减少对课堂学习的干扰,确保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疑难突破型培养
初中语文课文中疑难知识的出现,既有学生知识水平低的原因,也有学生生活阅历少、看问题角度与学习方法的原因。这种情况是学生质疑问难最多的,也是对文本自身学习最有实效的办法,其中问题的解决就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如在学习《蚂蚁》时,由于蚂蚁自身的体积小,生活空间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以及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对蚂蚁缺少较为精细地介绍,学生会对文本中对蚂蚁的各种拟人化与传神地描写产生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难道蚂蚁真的会这样或那样吗?蚂蚁真的胆小吗?蚂蚁作为生物与人的生命之间的共性是什么?通过蚂蚁的表现和现状,生存和生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该如何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呢?这些疑难问题,不仅需要学生从文本自身中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还需要学生结合相关生物学的知识,去寻求科学的支持和突破。
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质疑的引导,一要注意质疑问难与文本内容的关联性,二要质疑质疑问难的合理性,特别是要及时地纠正学生钻牛角,以及胡乱质疑的现象,更杜绝因此导致的学习思考混乱。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路径
初中生学习时间和在校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依然要发挥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作用,确保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1.重难点启发路径
鉴于重难点知识在课文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教师充分运用重难点启发学生积极地产生质疑,并围绕质疑问难的知识点展开思考和探究活动,可以实现文章整体学习和重难点突破的学习方法培养的双赢。
如在《与朱元思书》的学习中,学生显然会对文中境界要求较高的难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产生很多的质疑。例如:第一,是美景征服了“鸢飞戾天者”的野心,还是此类人产生了积极主动地反思?第二,避世退隐是不是高雅的志趣?第三,爱慕自然与个人的志向进取之间有什么必然地关系?在这些质疑问难中,学生为了获得自己理想的答案,在理解和运用文中出现的各种修辞和描写手法的基础上,把关于景物、景物动静变化、对人物心情的隐喻等相关的文本知识,随着疑问的解答不断地理解和掌握,其质疑问难的能力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到全面地提升。
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由于重难点过于难、学生质疑方向出现偏差等,导致的学生学习难以继续进展的情况,教师要随时地加强指导与矫正,让学生们在文本既定的学习方向或目标下开展质疑活动,在推进学习进度的同时,确保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可控制性。
2.知识拓展路径
质疑问难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的展开,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如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复习、预习与验证性学习等,使自己能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运用更多的知识去开展全面地质疑活动,且获得相对完整的答案。
如在《皇帝的新装》学习中,学生针对自己产生的一些质疑:如皇帝为什么要新装?骗子为什么敢骗皇帝?大臣们为什么不敢说实话?小女孩为什么敢说实话?学生会围绕这些质疑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如古代皇帝的权力、大臣和皇帝之间的关系、骗子运用的心理战术,以及人们对皇帝权威的认识和认可的理论基础等。
在这种质疑问难的知识拓展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工具运用指导,如相关资料书籍、网络运用与其他的学术论文的运用等,为学生的拓展提供方法指导。
在初中阶段,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好奇心产生与不断满足的统一过程。让他们在质疑问难中产生与积聚学习的动力,更去享受问题的解答、知识的增长和能力提高的成长积极体验。
参考文献
[1]黄雅明.质疑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石[J].语文知识,2017(08).
[2]叶晓丽.语文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J].广西教育,2017(11).
[3]方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