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二十篇,共出现“仁”109次,孔子之学说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仁学”。“仁”的内涵丰富,适用范围广阔,是治国之方,是交友之道,是教育准绳。就“仁”的践行途径,孔子在《论语》中做了三个方面的阐释: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克己复礼。而在当今多元包容的国际社会中,我们更要以现代性的眼光深刻挖掘出《论语》中“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学;现代阐释
作者简介:王青(1994.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6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研究、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
《论语》生动再现了孔子渴望复兴周礼,援“仁”入礼的思想主张。“仁学”思想贯穿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学说出现于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新旧矛盾尖锐集中,社会动荡不安,纷争不断,其思想中“仁学”的出现就是为了拯救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所希望的就是以“仁”为核心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人与人互敬互爱,和谐融洽,社会安定太平。
在《八佾》篇中,孔子说:“人而不仁,而礼何?人而不仁,而乐何?”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不仁的话,礼对于他如何为礼?一个人要是不仁的话,乐对于他如何为乐?”如此孔子说明了“仁”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仁”的思想与孔子的“克己复礼”是相辅相成的。
一、“仁”的内涵
那么,究竟何为“仁”呢?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如此一来对如何达到“仁”这种境界的品质提出了要求。而在《论语·颜渊》篇中又有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说“爱人”就是“仁”。而所谓“爱人”,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许慎在《说文·人部》中将“仁”字训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即是说二人之间的亲爱之情、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就是仁,所以仁字本身的基本含义就是相亲相爱。且唯有在人在与他人相交往的种种关系中,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这种“仁爱”的观念最初体现的人际关系就是人类对自己亲人的爱,这也符合当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小农生产的社会特色。在《学而》篇中,孔子就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自己父母亲人的孝悌,是“仁”的基础和出发点,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关系是最原始且坚固的,也是孔子最为认可的,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所以“爱人”就是要从这一层最深切自然的关系开始,爱父母、爱兄弟、爱家庭,再推己及人,由“爱亲”至“爱人”,达到“泛爱”的高度,进而“亲人”,也就达到了孔子“仁”的理想的升华。这样,整个社会就能充满关爱尊重,才能和谐稳定。
孔子的这种“泛爱”思想是明显区别于墨子“兼爱”思想的。墨子的“爱”是一种无差别的对待任何人和事,可是孔子的“爱”是有区别性的,是“爱有等差”的。在不同的情境、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的方式,是由近及远、由亲到疏却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爱——就好像《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递进但缺一不可一样,孔子的爱是从亲人家庭开始,扩展到家族,最终达到到对国家、天下的爱。
二、“仁”的应用
孔子的“仁学”贯穿于其思想之中,广泛适用于多个领域。首先在统治者治理国家中,就要遵循“仁”道。在《阳货》篇中,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于国家的统治者来说,黄克剑先生将这五者的含义解为能做到“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施恩惠于人”这五点。君王能做到这五点,就接近仁德、成为一个“仁人”了,如此,也就能发动百姓了。但是,成为一个“仁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以君王之“仁”化及天下百姓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子路》篇就有云: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可见想要通过“仁君”在全社会推行“仁道”,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
在家庭关系中,“仁”的体现更为明显,家庭关系中的“仁”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它首先体现在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不仅要按照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更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一方面说的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方方面面不论生老病死都要“无违于礼”,另一方面说的是子女必须遵循父母的思想,遵循父母的意志。《学而》篇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说明儿子对于父亲遗志的继承,三年内都能发自内心地不忍改变父亲教授的处世之道,这就是有孝心的人,就是能做到“仁”之人。比起遵循周礼孝敬父母,这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仁学”体现在《论语》中适用的第三个方面是存在在于友群之中。朋友之间的相处是学习和践行仁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首篇,孔子就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学而时习”之学和“人不知而不愠”之德并举,说明了“与友交”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友谊本身成为君子精神享受和德性进益的重要领域。与友之间的关系既是实现仁学的目标,也是实现的途径和手段。《颜渊》篇中,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说的就是君子以文章的讲习与友人相交游,以友人间的切磋辅助自身仁德的修養,这说明孔子的友群观并不是功利主义的,而是友人需要有相似的人生理想,追求目标,共同进入“仁德”的境界。孔子的友谊观都是以共同的努力目标,一道进步为指向的、道义为先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仁学”的最后一个方面在于教育领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要对受教育的对象一视同仁,没有私心偏护。孔子实际的门下弟子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此“仁学”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不仅扩大了受教育的群体和人才来源,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
三、“仁”的践行
那么如何才能践行“仁”,将“仁”推广开来呢?首先就必须要有践行仁道的坚定信念,从自己内在的本心出发,凭借自己的力量贯彻“仁”的要求,“仁德的修养只须自致,毋庸外求”[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像孔子说的“我欲仁,斯仁已矣。”“仁”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从内心选择它坚持它,它就环绕在我们身边。这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孔子对人本性为善向仁的肯定。可是,只有这种坚持还是远远不够的,如若没有后天的学习,也会对“仁”的践行产生偏移。前提是这种学习也必须从个人的内心深处自发而出,而不是受外在压力强迫的举动,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第二个践行“仁”的途径即是“克己复礼”,做好自我的约束和管理,时刻以“礼”为标准检验自己的行为方式,控制个人的内在欲望。在《颜渊》篇中,孔子就和弟子颜渊就“克己复礼”进行了一番论述。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有一天人们做到了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于礼的规范,天下人就会心归于仁德了。就具体的实施来说,就需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点。不符合礼的事情绝对不去做。但正因为“仁”的品格本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最幽微深沉的,所以“礼”的约束只是形式,“仁”才是其核心靈魂,没有仁,礼就只是个形式;没有礼,仁也就无所依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想要践行“仁”的最后一个途径就是必须“推己及人”,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反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这“忠恕之道”既是孔子所追求“仁”的体现,是“仁”的目标,又是走向“仁”的必经路途,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行为准则。在《里仁》篇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曾子关于“孔道”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之道是贯穿于其思想始终的义理,而孔子之道何为?在其高徒曾参看来,就是“忠恕”二字。朱熹将其解释为“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忠恕”二字皆由“心”生,赵敦华在《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行》一文中认为“人心不偏不倚,没有一己私心,这就是忠;待人如己,推己及人,这就是恕。”[2] “忠恕之道”即为“仁道”,行“忠恕之道”即为行“仁”。忠恕之道揭示出孔子对世人相处之道的要求,要宽以待人,理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严,进而彼此之间互相完善人格,修养君子之“仁”。
以上“为仁由己”、“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三方面共同构成孔子“仁学”的践行体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践行,最终目标实现“仁人”的理想人格和和谐的礼乐社会的现实目标。
《论语》中体现的仁学思想为今天的我们建筑起一个精神家园,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寻得一方栖息的角落。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可人们的幸福指数、内心的满足感却与其并不成正比,人们整日感到空虚、闷闷不乐。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缺乏信仰,缺少敬畏,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中四散蔓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冷漠,甚至社会矛盾加剧,人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忘记自己身边最亲近人的感受。发达的通讯带来的不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进,反而是更加的疏远和隔阂。人们被现代社会中的物质金钱深深异化,在家庭关系中,“孝悌”的传统让位于金钱的霸主,而对于“富人”的“仇视”在当今社会更是屡见不鲜。孔子的“仁学”就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稳定这两个大方面为当今社会的人们开出了一剂良方。
孔子“仁学”内涵丰富,适用范围广阔,且孔子在《论语》中还就如何践行“仁学”回答了弟子的提问,指明了方向。而“仁学”之所以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作为人类生命存在、生存价值、群体关怀、博爱情怀的人文学说,切中了人类历史的普遍主题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作为中华民族根基性的“仁学”思想应该在当今多元并存的世界格局中,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前进历程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注释:
[1]黄克剑《<论语>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46页。
[2]赵敦华《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行》,北京大学学报2003(4),第89页。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佩馨.《论语》的“仁学”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1.
[3]张珍珍.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浙江:宁波大学,2012.
[4]金雪.论孔子的“仁”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D].辽宁:辽宁大学,2014.
[5]赵述颖.中国古代“仁学”伦理观的现代性批判[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35(06)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