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收
有人说,语文学习很好“玩”,成绩和素养都是“玩出来”的;也有人说,语文学习重在“悟”,感悟文本,领悟生活,会悟心灵;还有人说,语文学习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这些说法和观点站在特定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似乎离学生和教师太远。因为学校有升学评价,教师有升学压力,家长有孩子成才需求,学生有求学诉求。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但由于学习任务太重,致使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体验感受生活、去读书看报悟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提升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重点在语文“四课”,即课程、课堂、课文和课道。
一、课程是方向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奠基课程,很重要。这是由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语文学习即母语学习,承载着建构语言、提升思维、鉴赏审美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这也是一个学生必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就是要积累学科知识,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目标,更是学生学习的方向。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有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计划、课程学习素材和课程学习资源,更要有具体的课程学习方案和课程学习评价。而且,语文教材的学习需要课程化,各种任务群的实施需要课程化,学科特色活动的体验需要课程化,学生的学科探索需要课程化。
二、课堂是阵地
语文是个“慢”学科,学生平时下不下功夫,在成绩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学生学得是否投入,彼此之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度。语文学习要遵循多积累、多阅读、多思悟、多写作的规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对语文产生了陌生感,严重地阻碍了学业表现的提高。
课堂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与主要渠道。在良好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将在教师的引领下学得更专注,学得更自信,学得更有效率。语文学习习惯也主要是在课堂上养成的,比如静心阅读的习惯、深度思考的习惯、有效联想的习惯等。
至于重要知识的识记与积累、重要逻辑的判断与推理、关键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成型,更是靠一堂堂高效的语文课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高效地“教、授、启、悟”,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思、悟、练”。
高效课堂的追求始终在路上,其中课堂目标的落实、课堂节奏的把控、课堂管理的精準、课堂评价的激励就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毕生追求。
三、课文是载体
语文到底学什么?生活即语文,这样一来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生活中的一切皆可作为语文学习的素材,线上线下的学习、课堂内外的学习都属于语文学科核心能力提高的方式和途径。
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平时能够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那就要学好课文。就高中学生而言,将12年的语文课文学好了,就差不多了,基本上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因为学生最直接、最现成的学习材料就是教材和课文。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教材,其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历经了几十年的淘洗,甚至几百年、几千年的沉淀,可谓篇篇都是经典文本。
经典课文要特殊对待、认真学习。文本学懂了,内容弄通了,主旨悟透了,注释记住了,练习做足了,文本在头脑中也就“立”起来了。
换言之,对学生来讲,学好课文,能积累扎实的语文知识;学好课文,能发现运用语言的技巧;学好课文,能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学好课文,有助于觉悟人生的哲理;学好课文,有利于习得优秀传统文化;学好语文,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当然,要想让学生把课文学好、学透,还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对学生的思维做关键性的点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同时,在课文学习上,学生需要读进去——读通内容,读出来——读明作者意图,读明白——读出心得体会。
四、课道是方法
“课道”即语文学习之道。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都停留在小“术”上。比如解读文本,不是揣摩文本的构思技巧,而是要解决如何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这关键在悟“道”。何为语文学习之“道”?就是多反复,多思考,多领悟,多探究。
那么,就语文教材而言,每篇课文到底要学到什么程度呢?笔者认为,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将文本内容清晰地“立”起来,使它“动”起来,给学生以生命的质感。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从内心里喜欢语文,从感情上接纳语文,从理性上重视语文。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真正喜欢语文,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端正学习态度,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以课堂为主,以课文为本”。在课文的学习上,笔者主张“反复学、学反复”,将每篇课文学好了,将课后的问题理解透彻了,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认知。
三是运用“三主体”文本解读法阅读课文。即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忠于文本,正确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知人论世,精准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维度思考,多角度领悟,读出自我,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四是运用“四步阅读法”阅读经典文本。即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概要;梳理文脉,概括文章中心;深入思考,把握作者意图;问题追问,理解文体风格。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使文本在眼前“活”起来,在脑中“立”起来,以至终生难忘。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读懂作者意图,读通文章内容,读透文本价值,读出自我认识。
为此,可采用“参互”式阅读法。比如要想了解《小石潭记》中作者“悄怆幽邃”的情感,不仅要结合文本词句加以分析,更要知人论世,选一些作者同时期的作品,如《江雪》等来参照阅读。《江雪》是一首藏头诗,直抒作者“千万孤独”之意。柳宗元在《与李建书》一文中说:“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为何如此?因为内心孤独。作者的同游者明明有五人,为什么还觉得“寂寥无人”?这是作者以亲友相伴反衬自己的孤独、凄凉之感。
还可采用对比式阅读。比如要想了解杜甫的忧愁,可将“杜甫诗三首”做对比阅读,了解三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风烛残年的凄苦,体味诗人漂泊的人生况味,体察诗人的家国情怀。
总之,语文学习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四课”——课程、课堂、课本和课道,一个也不能少。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