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述评

2018-11-12 11:18苏鹏
卷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卢作孚民众思想

摘 要:民国时期,中国的乡村教育风行一时。由于近代化的发展,许多学者、教育家、社会学家及社会团体都开始关注中国的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兴起了一股乡村教育建设的思潮。卢作孚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他主张从乡村实际出发,试图通过对乡村社会的教育建设来改造乡村社会的国民以及挽救中国社会危机。本文将从卢作孚在重庆的的乡村教育实践入手,探讨其乡村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

关键字: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他做过中学教师,担任过教育官员,和地方的行政长官。干过记者,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他对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一直在从事着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卢作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自身经历,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1 乡村教育的内容

卢作孚为了祛除民众的封建迷信观念,改变传統生活风俗,决定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医疗技术来消解民众在肉体和精神上对迷信活动的膜拜。首先,拆毁关帝庙泥像,建立民众图书馆。同时,他还建体育场,用体育活动化解不良社会积习。

用教育培养民众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卢作孚认为,仅为民众创造现代生活的环境还不够,必须通过教育把人训练起来,教会他们了解现代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他认为民众教育应该实现普及:“第一步应普及于市场,第二步应普及于乡村的人家。”创办了民众夜课学校10余所,后来发展为挨户教育,派教师到民众家里去,集中在一家授课。革新文化,用新文化运动养成民众新思想。发起一场新文化运动养成民众新思想。以新文化取代封建旧文化,以现代戏剧、电影和音乐取代封建庙戏。利用一切节日、集会、比赛等实施新知识与新文化的宣传。

2 乡村教育的思想

2.1 爱国主义

清末民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民族危机不断加重,民众封建愚昧。一些下井的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开始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挽救民族命运的救亡道路,卢作孚便是其中一人,他们提出“教育救国论”,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国弱民贫,不断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教育的落后。因此,要想挽救严重的社会危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就必须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

卢作孚是教育救国论的代表,他认为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才是国家独立富强的根本方法,并且为之不懈地奋斗。他非常重视教育,“国中万事,希望若绝,寻求希望,必于教育事业。”中国社会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才导致科技文化落后和被西方列强侵略,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倘若这样继续下去,后果十分严重,很有可能会致使国家文化的衰亡,加速国家的危亡。认为“一切病象,皆缘于人,须教育救治之;一切事业,皆待于人,

须教育兴举之。”无论是前期单纯的“教育救国”,还是后期的教育与事业并举思想,无不体现出卢作孚的爱国主义思想。办教育是为了开启民智,复兴中华。教育兴,则国强。

2.2 民生主义

卢作孚深受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思想的影响,要实现中国之现代化,就必须在政治上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卢作孚从192年创办民生公司开始,就努力使公司学校化,主张将办实业与办教育结合起来,提出了“事业实即学校,且为最实际的学校”的观点,自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或职工教育或企业教育)。他以“民生精神”为核心,在民生公司大办实业教育与技术培训班,开展职业教育,并规定职工“上课缺席,即等于办公缺席夕。为了便利职员,他还在船上设有露天教室,供船员读书、写字;利用朝会、周会、纪念会以及按期出版的《新世界》、《民生杂志》、《通讯》等刊物为职工提供教育机会。因此,他十分重视职工培训与智力开发。他说:“我们这样训练人,不是要求他们仅有一种自找饭吃的能力。……因此乃要求他们都有能力帮助社会,在消极方面都能帮助社会排除灾难,在积极方面都能帮助社会创造福利”?为此,他亲自给职工上课,有时还做演讲。同时也有以民生精神为主体的思想道德与纪律,故使民生公司享有“社会大学”的美称。

2.3 提高民众素质

卢作孚早在1924年就指出,民众教育的目的是辅导和改善人们的实际生活,如:家庭生活、职业生活、政治生活和游戏生活;辅导人们解决社会当前的问题,如: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促进人们形成优良行为。在1930年又反复重申,民众教育的目的“尤其是辅助人们,指导人们改良实际的生活,……解决社会当前的问题”。P84在这里,他所谓“指导人们改良实际的生活”,就包括“改良他们家庭的生活,职业的生活,游戏的生活,个人饮食起居的生活”,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他所谓“辅助人们、指导人们解决社会当前的问题”,则包括“解决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P101因此他认为,提高民众素质,要紧的是在知道他们的许多方法,帮助他们的许多力量,即创办模范等使人阅览。旨在培养广大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4 建设合格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完成高质量教育任务的根本保证。卢作孚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也有深刻的见识,他认为:“今天以后的教师不仅仅认得之无便够了的,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教师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来当教师,还需有教育的兴趣,不仅仅是教几句书,还需要教学生种种行为”。阐明了选择教师的标准不仅是有无知识,还需要有教育的热情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关于如何选拨教师,他指出“查世界各国教师,皆系经考试及格者……资格极严,待遇优厚,腐朽者不得滥竿”。“故欲图教育之发展,首宜捡定师资,并予以相当的保障,稗有独立之精神。”提出了实行教师资格考试的主张。卢作孚关于教师队伍的选拔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说》也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卢作孚关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有一定现实借鉴意义的。

应当承认,在卢作孚的教育生涯中,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带有较为明显的理想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痕迹。出于对社会时局的共同关注与忧虑,卢作孚和大多数教育家一样,他的教育思想最终也落到了“乡村教育”这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浪漫色彩的理想途径上。卢作孚这位近现代著名的实业家,在教育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躬亲实践,在川南、重庆等地实验,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教育家的历史地位。所有这些,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在重庆近现代教育史,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闪耀着熠熠的光芒。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和挖掘,吸取其有价值的成分,为当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服务。

注释

1.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教育月刊》.,1922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苏鹏(1993-),男,汉族,四川广安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民国社会

猜你喜欢
卢作孚民众思想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卢作孚: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重读卢作孚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