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美国的纺织革命及质量升级

2018-11-12 10:58宗习均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美国德国

宗习均

摘 要: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就业吸纳型产业。当前,我国纺织业正面临着低成本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传统发展模式陷入困局。德国、美国纺织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做法对我国纺织业质量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纺织革命;质量升级;德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133-02

一、纺织革命发生的背景

纤维与织物的技术进步推动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正在超越传统制造模式加快向功能化、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演变成为基于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产品的全新业态。创新性的技术应用与质量升级赋予新一代纤维、织物及技术纺织品拥有不同以往的新功能与高性能,并集成了数据传输、能量存储及智能识别等全新应用。由于柔性好、可加工性强、替代传统材料空间大,使用创新技术的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纺织品)广泛用于健康医疗、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诸多产业领域。有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68%的纺织纤维将用于产业用纺织品[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制造业回归的背景下,产业用纺织品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纷纷出台措施持续打造纺织业的全球领先优势。

二、德国的主要做法

纺织行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因受到低成本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持续下滑。2012年底,德国纺织学会“2025远景分析”提出要让纺织行业持续成为德国最有创新活力的行业之一。2014年,Future TEX(未来纺织业)项目正式启动,提出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和发展路线图,分布在14个州的47家研究所、118家企业、14家行业协会和其他组织参与到项目当中[2]。作为德国推動纺织行业领先的国家战略项目,Future TEX项目旨在通过产业升级改造,振兴德国传统纺织业基地[3]。该项目受到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经济与能源部等部门项目的资助,也成为工业4.0如何助推德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典范项目。

future TEX项目主要在德国传统三大纺织业地区之一的萨克森州、图灵根州一带实施。这一地区有着大量相关的产业城市和纺织领域的科研院所。项目规划了15年发展目标:2019年萨克森州、图灵根州纺织业要扭转下滑趋势;2024年德国纺织工业的第一家智能工厂要投入运营;2030年在萨克森州、图灵根州地区实现欧洲最先进的纺织业价值链网络。

future TEX项目确立了三大研究方向[4]: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循环经济。项目设置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可再生性原材料、纺织材料循环利用等研究课题,在印刷电路板制造、碳纤维材料回收等领域探索实现节能、环保的生产流通过程。二是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柔性价值链。项目认为新技术可以将不连续的生产过程变为连续的生产过程,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和全球产业布局。例如,阿迪达斯牵头的Speed factory项目让德国本地生产成为可能[3]。为此,项目设定了未来的纺织品工厂、数字化制造过程、大规模定制和新的商业模型等四大研究方向。三是研发未来的新型纺织品材料。项目将未来重点放在较为先进的产业用纺织品。例如,用可再生材料制造柔性印刷电路板;使用天然纤维制成纺织材料实现能源自给;开发具有光伏特性的柔性纤维用于能源收集和存储;开发改进型的无纺纤维材料用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开发应用于城市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纺织品,帮助建筑废气处理和水处理等。

Future TEX项目把人才培养作为重振传统工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解决纺织业创新活动缺乏效率和系统性的问题,项目力求从创意管理、开放式创新和知识转化等方面建立一个进行创意识别、开发和商业转化的高效体系。项目在打造人员管理和培养制度方面提出了人机交互的模式在工业4.0时代的新内涵和德国持续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的影响两大关键问题。项目还专门立项解决如何应对离散化、去中心的人力资源组织趋势,如何把人的身心健康和持续学习、提高生产率等话题相统一等问题[4]。

三、美国的主要做法

美国经历了制造业空心化之后,随着制造业回归,纺织业正在明显反弹,就业岗位、产量和出口均重现增长势头。作为纺织业的重要客户,美国国防部一直高度重视纺织业发展。2012年,美国国防部委托其下属的高级项目研究局牵头一个无人自动缝制项目,推动实现纺织工厂的自动化[5]。2015年3月,美国国防部承诺出资建立革命性纤维和纺织品创新制造研究所(RFT-IMI)。2016年4月,由美国国防部负责牵头组建的RFT-IMI正式成立。RFT-IMI将确保美国在光纤科技、商业化的纤维和纺织品等新产品的前沿创新技术制造链中具有非凡的性能,支持在美国建立一个先进纤维和织物领域的端到端的创新生态系统,确保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RFT-IMI获得超过7 500万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投入,以及近2.5亿美元的由地方政府、大学和企业等投入的配套资金[6]。

RFT-IMI设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由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领导,并接受美国国防部监管。为领导这个新机构,麻省理工学院联合89个合作伙伴,在剑桥建立了美国先进功能纤维联盟(AFFOA)。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先进功能织物联盟领导人约埃尔·芬克认为,该计划关乎重新构想织物是什么以及如何将纺织业打造成高科技产业。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本·施奈德曼认为,研发先进功能纤维和织物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参与计划的公司如英特尔、美国模拟器件、美利肯、耐克、康宁、杜邦、美敦力等跨越多个行业。AFFOA还创建了创业孵化机构,使得创新主意很快能够转化成商业产品[7]。

作为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公私合作关系存在,RFT-IMI为快速和柔性地生产最终产品的原型提供前沿能力,处理从设计到终端产品各个环节的挑战。RFT-IMI对设计工具和试制能力进行集成,支持制造工艺改进,维护一个设计与性能数据和试验测试的公共资源库,提升当前的并制订新的工业标准。此外,RFT-IMI还通过教育外延项目以及劳动力培训与再培训,培育新型劳动力。新机构的总部将拥有一个原型制作设施,用于帮助初创企业试验其首件产品,并将新技术规模化到全面生产,以确保美国发明的纺织物技术在美国进行制造[8]。

产业创新加快了美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地促进了美国纺织业的复苏。据统计,2015年美国纺织业的出货量达到了567亿美元,5年提升了13.4%。近年来,产业创新更是带来了防弹衣、导电纤维、可调温织物、水净化智能织物等技术纺织品的快速增长,从2007年到2014年,出口增长了34.9%。

四、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纺织革命是发达国家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对低成本国家廉价产品威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占产业发展未来制高点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着来自泰国、越南、尼日利亚等其他新兴国家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传统发展模式陷入困局,德国、美国纺织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随着技术的演进和跨界融合,传统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面考虑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长远振兴计划,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前布局,以免错失新一轮产业发展机遇。美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不是简单停留在对传统的纤维、织物和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上,而是借助于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创建具有新功能、高性能的纺织品和织物。例如,通过先进技术集成创建全新一代的纺织品,使其具有可以感觉、沟通、改变颜色、储存能量、调节温度、监测健康等全新功能。二是高度重视新生产方式在产业链重塑方面的影响。在纺织服装等领域,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将极大改变传统的产业链布局方式,技术发达国家将重新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以更加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价值链的升级,通过将各种新技术结合在一起,解决质量和成本控制、节能减排、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德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正是将“工业4.0”技术与纺织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对价值链的控制力。三是以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区为突破口,实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系统性质量升级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加快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新模式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向高档次、優质化和高附加值转变。无论是德国的纺织业转型升级,还是美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都十分重视对就业技能的培训与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培育,从而通过人才的前瞻性布局适应产业升级后的创新发展。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就业吸纳型产业。当前,我国纺织业发展还有着与德国、美国纺织业不同的特点,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低质化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承载着外贸稳定与区域性就业等现实责任,简单地转型升级将会引发产业发展剧痛。将技术创新、质量升级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逐步提升质量竞争力(如高质量家庭服装)的同时,加强新一代功能型纤维、织物和纺织品研发,实现在国际市场的精准定位以及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业发展上的差异化竞争是优先决策。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解读[Z].2017-02-22.

[2]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信息半月刊.德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经验借鉴[EB/OL].商务部网站,2017-01-19.

[3] 冯维,周锦碚.德美纺织业创新综述[J].竞争情报,2016,(5).

[4] 冯维,周锦碚.纺织之花三部曲(上):德国工业4.0的纺织战略[J].知识自动化,2016,(4).

[5] 林雪萍,周锦碚.夕阳未西下制造强国从未遗忘纺织业[J].装备制造,2016,(Z1).

[6] David L.Chandler.New institute will accelerate innovations in fibers and fabrics,2016-04-01.

[7] 胡德良.转向高科技:美国纺织业的复兴之路[J].世界科学,2016,(10).

[8] 刘亚威.解读革命性纤维与织物制造创新机构[N/OL].中国纺织报,2016-04-28.14:22 http://www.texindex.com.cn/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美国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新中国科技60年(3)
无情的应试教育
开始敲门
可怕的过山车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