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凌云,许旭东,徐 达,商建飞,陆瑞斌
(常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及高龄妊娠率的升高,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1]。实施连续硬膜外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是临床上常用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有研究指出,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或静脉自控镇痛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安全性不高,易导致产妇发生多种不良反应[2]。在本研究中,常州市中医医院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86例产妇的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52±3.25)岁,其平均 BMI为(26.35±2.26)。对照组43例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93±3.06)岁,其平均BMI为(26.22±2.08)。
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获得了常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在对这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前,指导其进食6~8 h,并为其留置导尿管。在其进入手术室后为其开放静脉通道,并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产妇L3-L4间隙的正中处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其蛛网膜下腔内注入9 mg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溶液。为产妇留置硬膜外导管,为其静脉注射5 mg的麻黄碱。协助产妇取平卧位,将其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将产妇的麻醉平面控制在T6~T8之间。若产妇的平均动脉压<70 mmHg或降低20%以上,为其静脉注射5 mg的麻黄碱。若产妇的心率<60次/min,为其静脉注射0.5 mg的阿托品。在术中,对产妇进行持续面罩吸氧。在术后,为产妇连接自控镇痛泵。在其双下肢肌力恢复后,将其送回病房。在此基础上,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方法是:使产妇的下腹部充分暴露,对其下腹部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使用无菌套包裹超声探头,然后将其置于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处。移动超声探头,明确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的走行。对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进行穿刺,然后向其中注射20 ml的罗哌卡因与地佐辛的混合液(其中包含0.1 μg/kg的地佐辛和10 mg的罗哌卡因)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产妇术后2 h、12 h、36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本文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产妇术后2 h的VAS评分平均为(4.98±1.36)分,其术后12 h的VAS评分平均为(4.02±1.05)分,其术后36 h的VAS评分平均为(2.68±0.85)分;观察组产妇术后2 h的VAS评分平均为(2.85±0.89)分,其术后12 h的VAS评分平均为(2.52±0.68)分,其术后36 h的VAS评分平均为(1.92±0.82)分;观察组产妇术后2 h、12 h、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VAS评分的对比(分,±s )
表1 两组产妇术后VAS评分的对比(分,±s )
组别 例数 术后2 h的VAS评分术后36 h的VAS评分对照组 43 4.98±1.36 4.02±1.05 2.68±0.85观察组 43 2.85±0.89 2.52±0.68 1.92±0.82 t值 8.5935 7.8629 4.2196 P值 0.0000 0.0000 0.0001术后12 h的VAS评分
进行剖宫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临床研究发现,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在术后常会出现严重的疼痛症状,其日常活动、休息及进食均可受到严重的影响[3]。有研究指出,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可取得显著的效果。罗哌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镇痛药。此药具有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此药属于κ受体激动剂和μ受体拮抗剂,具有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为了分析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术后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笔者对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2 h、12 h、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
综上所述,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术后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其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