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魏荣富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四川 都江堰 6118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女性在妊娠中晚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可严重危害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此病患者可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熊去氧胆酸是临床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常用药。但临床实践证实,单用此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欠佳。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2],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且其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排除对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过敏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7.13±2.46)岁;其中,有初产妇31例,有经产妇14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37岁,平均年龄为(27.56±2.51)岁;其中,有初产妇30例,有经产妇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用熊去氧胆酸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熊去氧胆酸的用法是:口服,0.25 g/次,4次/d,连续用药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熊去氧胆酸的用法同上。腺苷蛋氨酸的用法是:将1 g的此药与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3]。
显效:经治疗,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其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有所降低,其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未降低,其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总胆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水平。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的时间、孕周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3)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满分为89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满分为89分)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心理状态越差。5)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满分为100分)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佳。
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组别 例数 时间 总胆酸(μmol/L)谷草转氨酶(U/L)谷丙转氨酶(U/L)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的水平(±s )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的水平(±s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观察组 45 治疗前 63.37±0.71 243.05±15.21 267.48±11.13治疗后 15.18±0.22*# 52.52±3.52*# 73.97±6.62*#对照组 45 治疗前 64.35±0.72 241.06±15.16 265.46±11.64治疗后 22.01±0.51* 81.98±7.31* 123.57±7.6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孕周长于对照组患者,其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的时间、孕周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s )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的时间、孕周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s )
组别 例数 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的时间(d) 孕周(周) 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ml)对照组 45 7.39±1.13 36.39±1.51 266.61±22.13观察组 45 4.51±0.21 37.51±1.24 201.62±11.01 t值 9.144 7.867 7.762 P值 0.000 0.001 0.000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n)]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5。
表5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s )
表5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s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 45 治疗前 56.32±2.66 56.31±2.25 65.24±2.21治疗后 23.74±1.31*# 35.71±1.24*# 94.72±4.31*#对照组 45 治疗前 56.34±2.67 56.25±2.29 65.26±2.21治疗后 44.21±1.44* 43.21±1.26* 83.21±4.6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阐明此病的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可能与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肝血流量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孕妇一旦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就会导致其肝内胆汁酸的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其胆汁的正常排泄,增加其胆汁酸的浓度,减少胎盘的血流灌注,易导致胎儿出现缺氧、宫内窘迫等不良事件。熊去氧胆酸是临床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常用药。此药可有效地促进胆汁的排泄,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肝糖原的蓄积,提高肝脏的抗毒、解毒能力。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活性分子,它能促进肝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增加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可促进胆汁流动,并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总胆酸、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降低其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