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艺评论、文艺理论建设研究报告*

2018-11-12 16:06於可训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批评家湖北

◎ 於可训

一、历史与现状

湖北现当代文艺理论批评有优良的历史传统。

早在上世纪初,黄侃的《文心雕龙》研究,就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学术传统。所著《文心雕龙札记》,影响了范文澜、刘永济等一代学者,使“龙学”渐成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的刘永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成《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接续了这一传统。朱东润于乐山时期,在武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使这一传统得到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龙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已蔚为大观,执教于武汉大学的王文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由郭绍虞任主编,王文生任副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是这一领域的压卷之作。这期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首届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武汉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重镇。其时的中年学者,如刘纲纪、吴林伯、王先霈、周伟民、郁源、孙家富等,在中国古代美学、《文心雕龙》研究、明清小说理论批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刘纲纪执笔(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以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理论批评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美学史》,影响巨大。王文生移居海外仍笔耕不辍,独立撰写一套中国古代文论学术丛书和《中国美学史》(上、下卷)、《中国文学思想体系》(上、下卷),是这一领域晚成的厚重之作。这一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武汉的一些综合性高校,如武大、华师等,都设有专门的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者,如武汉大学的程亚林、刘良明、乔维德,华中师范大学的赖力行等,培养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为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执教于武汉大学等高校的现代学者和新文学作家、诗人,是湖北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开创者。闻一多这期间虽然已转向古典文学研究,但他在新诗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影响,仍沾溉一代学人。闻一多之后,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陈源(西滢),这期间虽未专注于文学理论批评,但作为“新月派”成员,却对诗歌理论批评呵护有加。由他延请到武大文学院任教的朱光潜,受邀到中文系开设《诗论》课程,又在他主编的一套丛书中,出版了这部同名专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著称的“七月派”,抗战初期的主要阵地和活动范围也在湖北,在湖北播下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的种子。这派诗人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归来”以后,创作和理论批评都十分活跃,湖北籍的曾卓、绿原等,是这期间产生重要影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批评家。上世纪90年代,陆耀东主编九卷本“中国诗学丛书”,是自闻一多以降扎根湖北的现代诗学大树上结出的理论硕果。

在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七月派”领袖人物胡风,作为湖北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不但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周勃在《长江文艺》发表《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与在中国作协工作的湖北籍作家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遥相呼应,成为贯彻“双百”方针期间文艺思想解放的代表作。这两位作者的文章,与胡风独特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典型理论,有许多内在契合之处,明显留有胡风文艺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抗战初期,胡风在武汉写下了大量文学理论批评文章,为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

在现代文学批评家中,30年代执教于武汉大学的苏雪林,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不但是五四时期一位创作活跃的女作家,后来又是一位杰出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在从事新文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她以一人之力,筚路蓝缕,在现代文学批评的荒原上,搜寻扒剔,写成《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一书,对五四至30年代各体新文学作家及文学流派,进行了系统的评论,在早期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堪称独步,同样为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湖北曾有两个短暂的时期,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都比较活跃。一个是抗战期间,武汉一度成为文艺界的大本营,在这里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集中了较多的文化人,留下了较多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成果。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作家艺术家南下武汉,在中南地区创办文艺刊物,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也留下了较多的文艺理论批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艰难起步,并日渐开创今天的繁荣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当代文艺理论批评最早引人注意的,是前述上世纪50年代周勃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长文《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这篇文章虽然后来遭到批判,作者也因此而遭受厄运,但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文学思想的解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产生全国性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恢复活动不久的湖北省文联和省作协,为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加强文艺理论工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成立了文学理论研究组。这个研究组由时任省作协主席的老作家骆文和副主席王淑耘主持。研究组的主要成员有十几名,大多是来自武汉地区高校的中文系教师,尤其是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三校的教师,以及作协从事理论批评工作的同志。此外,经常参加活动的还有武汉地区一些社科、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出版部门从事文学理论工作的同志。研究组的活动,主要有如下几项,一是组织学习文艺方针政策,二是深入生活参观访问,三是研究文艺理论和创作问题,四是评论作家作品。有时也把这几项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组的活动坚持了数年之久,为新时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集合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崛起,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是时,一批中年文艺理论批评家在揭批“四人帮”的文艺路线、清算极左的文艺思想、参与重大文艺理论问题的讨论、评论新的文学创作、推介文学新人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湖北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镇。青年批评家在文学革新和文学批评观念更新的浪潮中,也在茁壮成长,有的已崭露头角,跻身正在崛起的全国青年批评家群体的行列。

与此同时,湖北美术界也涌现出了一批新锐理论批评家,他们的理论批评活动,对这期间新潮美术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由湖北美协(原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创办的《美术思潮》,更成了“85美术新潮”的重要推手和理论上的代表,《美术思潮》与《江苏画刊》和《中国美术报》合称“两刊一报”,是“85美术新潮”的精神标帜,武汉因此成为这股艺术革新潮流的发源地和漩涡中心。嗣后,由武汉市艺术研究所创办的《艺坛》杂志,在戏曲理论研究和戏剧评论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该刊当时虽在内部发行,却办出了新意,办出了特色,在戏曲理论批评比较匮乏的年代,可谓一枝独秀。

上世纪90年代,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进入了全盛时期。湖北省文联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现更名为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了以书代刊的文艺理论批评刊物《文艺新观察》,结合重大社会文化问题,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文艺研讨会,在全国率先组织文艺理论批评著作和论文评奖,举办中青年文艺理论家高级研修班,推介评论新人新作,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好评。

这期间由省新闻出版局创办的《通俗文学评论》,是全国第一本通俗文学评论和研究期刊,在引进海外“金学”(金庸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扩大以《今古传奇》为代表的本省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和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评论,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赏。

2016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在湖北省委领导直接关怀下,创办了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的文艺理论批评刊物《长江文艺评论》,我省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企盼已久,终于有了自己的阵地。《长江文艺评论》本着“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的办刊宗旨,坚持“政治立魂,质量立刊”,出版两年来,发表了一批有正确导向、有思想锋芒、有真知灼见,对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的文章,站位高、导向明、批评味道足、人文气息浓,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好评,被论者列名文艺评论期刊“三剑客”。与此同时,《长江丛刊》经过改版,也加大了评论的篇幅和力度,加上《新文学评论》的雄厚实力和《长江文艺》《芳草》等文学刊物的协同努力,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刊物的强势阵容已露端倪。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文艺理论批评阵地的建立,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集结,年轻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正在崛起,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地方特色更加显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队伍与特色

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师生,尤其是在汉高校中文专业的师生,一部分是省、市文联、作协系统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一部分是报纸、期刊、出版部门的编辑记者。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目前有会员500余人,其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37人、理事3人。武汉、宜昌、黄石、襄阳、荆州、十堰、孝感、咸宁、恩施、荆门等地都成立了市文艺理论家协会或文艺评论家协会。2015年,国家级“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落户武汉大学。

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主力是在汉高校中文专业的师生,他们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颇能体现湖北文艺理论批评活动的主要特色,所取得的成果,也颇有代表性。分布在各地、市的高校,尚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也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峡大学的刘月新、吴卫华、刘波、李雪梅,黄冈师范学院的夏元明、沈嘉达,湖北工程学院的周水涛、王应平,湖北科技学院的陈国和、张磊等。

湖北教育发达,高等院校数以百计,武汉尤为集中。在汉高校中,中文学科较为突出的,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等。在这些大学中,又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文学科的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故为湖北文艺理论批评贡献的人才也相对较多。这些人才大都集中在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专业,老一辈的如武汉大学的刘绶松(已故)、陆耀东(已故)、张广明(已故)、孙家富(已故)、张居华(已故)、王文生(现居美国)和陈美兰、何国瑞、李希贤、易竹贤、孙党伯、吴济时、黎山尧、周迪荪、哲学专业的刘纲纪等,华中师范大学的黄曼君(已故)、孙子威(已故)和王先霈、陈安湖、王庆生、刘守华、张永健、张玉能等,湖北大学的郁源(已故)和周勃、邹贤敏、涂怀章、范际燕、熊德彪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古远清,原中南民族学院(现中南民族大学)的程克夷(已故)等,也属这一辈理论批评家。中生代的,如武汉大学的於可训、昌切、樊星、陈国恩、张荣翼、冯黎明、张箭飞、曾庆元(已故)、龙泉明(已故)和哲学专业的邓晓芒等,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又平、胡亚敏、孙文宪、王泽龙、周晓民、邹建军、许祖华和聂珍钊、陈建宪等,湖北大学的刘川鄂、蔚蓝、梁艳萍等。华中科技大学的何锡章、李俊国,江汉大学的吴艳、张皓等,也属这一代理论批评家。年轻一代的,如武汉大学的叶立文、金宏宇、方长安、涂险峰、荣光启、叶李、李松、汪树东、高文翔、张园、裴亮、严靖和彭万荣、黄献文、王杰泓、汪余礼、邹小娟等,华中师范大学的李遇春、杨晓帆、魏天无、魏天真、张岩泉、张冀等,湖北大学的周新民、阳燕、黄晓华,中南民族大学的吴道毅、杨彬、刘为钦、罗义华、龚举善,华中科技大学的刘久明、王毅、蒋济永、梅兰、王庆、王均江,江汉大学的庄桂成、陈澜、但红光、张贞,武汉工程大学的杨建兵等。以上的代际划分只是一个约数,并不十分准确合理。举例也只是就不同时期比较活跃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而言,远不是湖北高校文艺理论批评家的全部。有些上世纪80年代比较活跃的理论批评家,后因故离开湖北,如程文超(已故)、易中天、李运抟、达流、王晖等,也为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作出了贡献。

在高校系统之外,省、市文联、作协系统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和报纸、期刊、出版部门的编辑记者,也是本省文艺理论批评的一支生力军。因为兼有组织者的身份,他们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相对于高校系统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来说,可能不一定专注于某些理论问题和批评对象,而是根据文艺创作发展的现实状况,即时提出问题,确定对象,组织讨论,展开批评,因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对文艺创作的发展,有更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中也有人同时长期坚持文艺理论批评写作,成为成就突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如省文联的李建华、蔡家园,市文联的易元符(已故)、朱子昂、祁向东、李鲁平,省社联的郝孚逸(已故),省社科院的高逸群(已故)、俞汝捷、吴永平、刘保昌,省作协的刘岱(已故)、刘森辉(已故)、吴芸贞(已故)和姜弘、吴耀凌、熊辉、高晓晖、吴佳燕,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田中全、周百义,湖北省群艺馆的王春桂,武汉市艺术研究所的蒋锡武(已故),《湖北日报》的陈柏健、熊唤军,《长江日报》的夏武全、鲍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童志刚和已离开湖北的钱文亮等。

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以文学理论批评为主,故上述文艺理论批评家,主要从事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各体文学的研究与评论,其他艺术门类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从事戏剧理论批评的主要有武汉大学的郑传寅、邹元江和省艺术研究院的胡应明等,从事音乐理论批评的主要有武汉音乐学院的童忠良(已故)、杨匡民、彭志敏、李幼平和《长江日报》的李皖等,从事美术理论批评的主要有湖北美术学院的阮璞、皮道坚、黄专、陈池瑜、沈伟和省文联的彭德、祝斌(已故)等。画家周韶华、鲁慕迅也兼擅理论批评,他们的理论创新,在美术界独树一帜。

书法艺术评论和理论研究,是湖北非文学门类文艺理论批评的一支劲旅。陈方既(省文联)长期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其专著《书理思辨》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著作类特等奖,论文《何时走出书法审美认识的误区》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书法类三等奖;张天弓(省书协)的论文《重新找回中国书法文化的自信》,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两次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孟庆星(湖北美院)的论文《书法图像的认知、生成机制的心理分析》,获评首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刘纲纪的美学研究,也涉及到书法研究,他的古代书法家和古代书法艺术研究,也广有影响。

其他非文学门类的文艺理论批评成果斩获全国性奖项,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陈文(《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社)的论文《三峡历史变迁与纪实摄影流变》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摄影类一等奖,叶萍(武汉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论文《城市街头的楚剧表演——平湖门戏班的田野考察》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晚清至民国汉口地方政府戏曲管理方式的嬗变——以楚剧为中心的考察》获第七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二等奖。

如同群众性的业余文艺创作一样,我省业余作者的文艺理论批评也值得重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如黄冈市委干部王浩洪长期坚持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写作,著有文学评论集《文本发现与文学期待》,宜昌劳动局退休干部元辰长期专注于网络文学评论,出版有专著《现场批评》,均有较大影响。武汉市新洲区工人蔡先进出版有评论集《怀揣月光上路》《淡朴斋琐话》,获得过冰心散文奖理论奖。恩施某广告公司经理杜李在《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文艺新观察》等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文学评论文章,也较为引人注意。丁遵新是我省摄影界元老,是我国摄影理论界的领军人物,现虽已退休,但他在八九十年代的摄影评论有很大影响,对我省文艺理论批评作出了很大贡献。

近四十年来,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队伍为湖北文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特色,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文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研究。高校系统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对此尤为专注。

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科的基础,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又主要是以马列文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湖北高校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代表。其一是刘纲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刘纲纪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艺学、中国美学史等诸多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应用于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是他对当代文艺基础理论的一大贡献,他因此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代表。其二是孙子威、邹贤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孙子威长期从事文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他主编的《文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在文学领域的理论结晶。邹贤敏在从事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经典命题,以及他称之为“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示范”——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独到的阐释,对当代文艺理论和马列文论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三是何国瑞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研究。何国瑞从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出发研究文艺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创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角度,他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新突破”。

(二)重视文艺批评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文艺批评的理论引导和理性自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艺批评空前繁荣,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却相对薄弱。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从事文艺批评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文艺批评的基础理论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先霈、范明华著《文学评论教程》,是较早出现的文艺批评基础理论研究著作,在当代文艺批评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具有开创性。王先霈嗣后提倡“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所著《圆形批评论》,究古今之际,通中西之论,成一家之言,为当代文艺批评基础理论建设,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后,於可训著《文学批评理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和文学批评的主体及主体性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文艺批评基础理论研究著作。此外,王先霈、胡亚敏还主编出版了《文学批评导引》《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等教材、专著,为当代文艺批评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因为重视文艺批评基础理论研究,强调文艺批评的理论引导和理性自觉,所以,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从事文艺批评活动的作风都比较稳健,能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分析评价作家、作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既顾及全人,又顾及全文,不务虚言,不发空论,拒绝“捧杀”,反对“骂杀”,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努力追求文艺批评的科学性,受到广泛好评。在历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我省获奖数都名列前茅。总计获奖数:论文类: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著作类:特等奖1名,二等奖1名。该奖易名“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后,李遇春的论文《“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和蔡家园的著作《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包括前述孟庆星的论文《书法图像的认知、生成机制的心理分析》,又先后获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

(三)跟踪评论研究本省作家创作,开展文学问题研讨,为本省文艺发展提供助力。

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与本省作家的关系,一向比较密切,关注作家的创作状况,跟踪作家的创作发展,对作家的创作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批评,帮助作家扬长避短、弃旧图新,做当代湖北文艺发展的镜与灯,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的共同追求。

近四十年来,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对本省作家作品的创作跟踪和研究评论,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一批产生全国性影响或“轰动效应”的作家作品的评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湖北的文艺创作异常活跃,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二卷)、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鄢国培的长篇小说“长江三部曲”、熊召政的诗歌《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等,格外引人注目,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围绕这些作家作品,及时展开研讨和评论,对这些作品产生全国性影响,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对一批正在成长中的中青年作家的跟踪评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是湖北一批中青年作家的成长期,尤其是反映农村社会变革的楚良、映泉、叶明山和反映青年生活的方方等,创作十分活跃,已在文坛崭露头角或已产生较大影响。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对这些中青年作家的创作格外关注,每有新作,必组织研讨,及时撰写评介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创作的瓶颈,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些中青年作家的成长,都留有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对“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方方、池莉和“现实主义冲击波”代表作家刘醒龙、“新理想主义”代表作家邓一光、“文化关怀小说”代表作家刘继明等的创作评论和研究。这期间,湖北文学进入整体突破期,在先后迭起的文学潮流中,都出现了一些领潮头的作家,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界在评介这些作家的新作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创作适时地进行研讨和总结,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和走向成熟提供助力。

第四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熊召政的《张居正》、刘醒龙的《天行者》和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等的研讨和评论。新世纪是湖北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期间,有两位作家的两部作品先后斩获“茅盾文学奖”,为湖北文学赢得了最高荣誉。另有多位作家的多篇(部)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从整体上把湖北文学推向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对这些获奖作家的作品,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界不但进行了及时的评论,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为扩大其思想和艺术影响,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跟踪评论研究本省作家的创作,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经常性的工作。在这方面,用力较专,且取得成绩较多的,主要是前述中生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和近年来崛起的一批青年文艺理论批评家。湖北大学湖北作家研究中心(前有湖北作家研究室)、江汉大学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中心是评论研究湖北文学的重镇。湖北大学湖北文学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湖北作家论丛》,组织编写的《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湖北文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江汉大学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武汉作家论丛》,组织编纂的《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等,都是研究湖北文艺创作的重要成果。此外,武汉大学冯黎明、唐铁惠主编的《新时期湖北文艺批评主潮论》,是研究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最新成果。华中科技大学李俊国主持的科研项目“20世纪湖北文学研究”“当代湖北文学专题研究”,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湖北文学展开了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由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现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编辑的湖北文艺研究论著有《文化转型与文艺》《跨世纪的湖北文艺》《湖北文艺五十年》《楚文化研究论集》《楚文艺研究》《文艺职业道德建设简明读本》,由湖北省作协组织编写的《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理论评论卷、《湖北文学50年》《同行——湖北文学60年》《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选》《湖北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论集》等,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由省作协组织编写,2014年出版的四卷本《湖北文学通史》,是研究湖北文学的扛鼎之作。

此外,在湖北省作家协会近期实施的诸多“扶持计划”(如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湖北省工人作家、农民作家扶持计划等)中,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或担任指导老师,或参与修改、研讨作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跟踪评论研究本省作家创作的同时,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也积极参与组织一些重要文艺问题和创作问题的讨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问题的讨论,上世纪80年代关于现实主义深化问题、典型问题、形象思维问题、文学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问题的讨论,到上世纪90年代举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研讨会”“汉剧艺术研讨会”“湖北省跨世纪文艺发展战略研讨会”“汉味文学研讨会”等,以及期间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展开的诸多创作问题的讨论等,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从事作家作品评论的同时也善于发现创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探讨,有些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四)面向整个当代文艺创作,关注当代文艺整体发展,评论、研究的视野开阔,形式多样。

在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队伍中,老中青三代都有一些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理论批评家。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大都有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关注当代文艺创作的整体发展和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一些整体性问题,尤其是那些比较活跃的作家的创作和比较突出的文学问题,更是他们评论、研究的重点对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陈美兰就出版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对当代长篇小说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和评论,其中关于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三次高潮的论述,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张永健长期以来致力于当代诗歌研究,在当代诗歌理论、当代诗歌历史和当代重要诗人如艾青、贺敬之等的研究评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古远清的当代台港澳文学研究自成一家,在海内外广有影响。刘守华的故事学和民间史诗研究,陈建宪的神话学研究,都处于学术界领先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於可训对“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新世纪文学”的评论和研究,根据当时的创作提出的“人文现实主义”主张,受到广泛关注。樊星的“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当代文学思想史研究,昌切的世纪末当代文学的文化走势研究,冯黎明的高新技术时代与现代艺术研究,王又平的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研究,刘川鄂的当代文学批评研究,邹建军的当代诗歌研究,李遇春的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周新民的当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叶立文的当代先锋小说研究,吴道毅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等,都是对当代文艺发展作整体性的评论和研究的一些有影响的成果。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三卷本)和於可训独立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则是当代文学史著述具有独创性意义的成果。

从2002年开始,於可训应《小说评论》杂志之邀,主持“小说家档案”栏目,迄今为止,已对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老中青三代80余位小说家,从陈忠实、贾平凹、莫言、韩少功、王安忆、铁凝、张炜、余华、苏童、格非、刘震云、迟子建、阿来、毕飞宇等实力派作家,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新进作家,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总计160余万字,已结集出版了《小说家档案》《对话著名作家》二书,在文学界有较大影响。周新民近年来以一人之力,对20位“60后”作家进行访谈研究,可谓工程浩大,已结集出版《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一书,是研究“60后”作家的厚重之作。此外,在对单个作家的创作评论和创作问题研究方面,如李遇春对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的评论和西部文学精神研究,吴道毅对南、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作家的评论和研究,叶立文对史铁生等作家的传记式研究等,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特色,显示了湖北年轻一代文艺理论批评家宽阔的文化视野和阔大的艺术襟怀。

2012年,由作家方方领衔,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当代写作研究中心”。该中心每年春、秋两季各邀请一位作家和一位批评家作短期讲学,迄今为止,已邀请张炜、韩少功、苏童、毕飞宇、刘震云、王安忆、阿来、贾平凹、迟子建、余华等作家和张新颖、格非、谢有顺、吴义勤、李敬泽、陈思和、陈晓明、丁帆、戴锦华、张清华等文学评论家,以及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和翻译家许钧等。湖北老中青三代文艺理论批评家都参与了对讲学作家的创作研讨活动,由该中心结集出版的“春讲”、“秋讲”活动文集“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是这项活动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湖北文艺理论批评家对当代文学的整体研究实力。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成立“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刘醒龙研究为龙头,“推进、深化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依托中国新文学学会,出版《新文学评论》丛刊,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界评论研究当代文学的一支生力军。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主力的中国新文学学会(原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为当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后,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现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结合重大时事政治问题,组织了一系列全国性文艺问题研讨会,如“高科技时代与文学艺术创新”高峰论坛(2003)、“新世纪文艺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2003)、“文艺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2005)、“文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2006)、“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2008)、“荆楚文化与现代文明”——荆楚文化高峰论坛(2008)、“‘两型社会’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2009)、“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创新”学术研讨会(2014)、“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下文艺创新”学术研讨会(2016)等。这些学术会议对当代文艺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创新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受到中国文联领导高度赞扬和文艺界广泛好评。

三、问题与建议

湖北文艺理论批评近四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仅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艺理论批评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亟待更新的问题,需要加强队伍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后,湖北文艺理论批评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述老一辈理论批评家,或已作古,或年事已高,多数已不能或极少参加活动、从事写作,中生代理论批评家,也逐渐步入老年,有些已退出工作岗位,活力渐不如前。年轻一代理论批评家从总体上说,人数偏少,成长也较为缓慢。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年龄结构的不平衡现象,以至于在许多文艺理论批评活动中,出场或担当主力的,仍然是前述中生代和老一辈理论批评家,青年理论批评家的作用没有凸显和发挥出来。

由于文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当代文艺理论批评也存在一个理论知识更新和批评方法更新问题。近四十年来,新的文艺种类、体裁、形式和表现的方法、技巧层出不穷,人民群众阅读观听文艺作品的趣味选择日益多样,文艺理论批评本身的概念命题、名词术语甚至文体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从观念到方法、从形式到技巧包括传播方式,都给当代文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这些新的文艺对象、新的趣味需求、新的写作方式的变化,文艺理论批评的知识也需要更新,文艺理论批评家也需要适应。

一般说来,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家所接受的文艺理论知识和文艺批评方法,都来自大学课堂,观念相对稳定,近四十年来,受西方影响很深,更新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借助某些专家的力量,包括在大学从事某些新的文艺门类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的专家,例如网络文学研究和网络文学批评方面的专家。可考虑以省作协、省文联相关部门为依托,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讲习班,延请这些专家进行专题讲学,培训青年文艺理论批评骨干,加速其理论知识更新和批评方法更新。只有青年一代文艺理论批评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文艺理论批评的观念和方法得到更新,才能适应当代文艺的未来发展,才能使湖北的文艺理论批评得到历史的延续。

年龄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过程,改善湖北文艺理论批评队伍的年龄结构,宜从改善年轻一代批评家的知识结构,更新其观念和方法入手。只有年轻一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掌握了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的主动权,成为文艺理论批评活动的主力,才能永葆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青春和活力,才能使湖北文艺理论批评成为一棵永不凋谢的长青之树。

(二)各文艺门类的理论批评存在不平衡现象,在理论研究中偏重文学理论研究,在批评实践中以文学标准取代其他艺术标准的现象比较普遍,需要强化非文学门类的理论批评。

湖北是文艺大省,不仅文学创作繁荣,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也十分活跃。尤其是戏剧、美术、音乐等门类的艺术创作,尤为引人注目,不但在历史上风光无限,近四十年来,更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相比较而言,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研究和创作评论,却十分薄弱,理论批评人才,也比较匮乏。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现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曾有意识地做了一些组织倡导工作,《文艺新观察》和《长江文艺评论》对非文学类的理论批评稿件,也大力提倡,但惜乎收效甚微。结果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戏剧、美术、音乐、书法作品,演过了,展过了,赛过了,奖过了,就一切都过去了,顶多只在媒体上留下一点新闻报道的痕迹,未能及时地对这些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论,对这些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有深度的研究,任由这些作品的创作经验自然流失,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理论精品,因而也就无法给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限制这些门类的艺术创作向高精尖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的瓶颈问题,也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薄弱环节。

在非文学门类的文艺理论批评中,以文学理论批评标准代替其他艺术门类的理论批评标准,虽然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但也是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另一个薄弱环节。由于高校的艺术理论教育,长期以来以文学为本,也由于理论批评家自身的知识缺陷,或以从事文学理论批评活动的经验进入其他艺术门类的理论批评,难免造成一种名实不符的错位现象。有些理论批评文章,研究和评论的对象虽然是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但阐释的观念和方法,评价的尺度和标准,仍然是文学的,只善于分析其文学价值和属于文学的表现方式,而不善于根据对象的门类特性和独特的物化形式,运用该艺术门类的评价标准和评论方式,去分析、评价其意义和价值。结果往往“以夜光为怪石”“以燕砾为宝珠”(刘勰语),名实相悖,物我两乖。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如果研究者和批评家不具备与艺术对象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也就不可能对艺术品展开真正的研究与评论。

湖北有许多高水平的艺术院校,有众多艺术院团和各种表演团体,应注重从这些艺术院校、院团和表演团体,发现和培养各艺术门类的理论批评人才。应引导这些人才同步参与各艺术门类的创作和演出,对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时展开研究和评论,在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中练就一支文艺理论批评的新军。同时,可考虑针对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组织主创人员撰写相关专著,编写相关教材,把他们的经验和特色,适时地转化成独特的理论批评资源,用以培训湖北地方文艺专门的理论批评人才。

(三)文艺理论批评的组织领导力度不够,定位不高,对青年文艺理论批评队伍估计不足,扶持不力。

如前所述,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主力集中在在汉高校,这些高校教师参与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固然与专业有关,但大多是出于一种兴趣爱好,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自在自为的状态。如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可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如前述上世纪80年代湖北的文学理论研究组。如组织领导不力,则容易流于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走的状态,定位不高,不利于对一些重要理论和创作问题作集中的研究和探讨,也难以产出一些重大的理论批评成果。在这个问题上,应充分发挥省、市文联、作协相关机构的组织引导作用,与这些理论批评家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可考虑采用课题立项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与关乎本省文艺发展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创作问题的研究,产出一些有积极建设性意义和全局性影响的高水平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的青年理论批评家异常活跃,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基干队伍,其中有些青年理论批评家已产生了全国性影响,成为“70后”批评家的领军人物,或为文学界内外所关注,成为当代文坛正在集结的文艺理论批评的新锐力量。但有关部门对这支青年文艺理论批评队伍,了解不多,关注不够,估计不足,缺少必要的扶持措施,扶持的力度不大。文联、作协和文艺评论家协会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考虑扩大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下的青年评论委员会的规模,充实该委员会的力量,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湖北文艺理论批评的可持续发展,积聚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批评家湖北
第七代批评家
新锐批评家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从《会饮篇》人物形象中看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浅析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湖北各地2月中旬蔬菜价格等
我的祝愿:坚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