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中段训练研究

2018-11-12 15:40魏汉萍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段古典舞舞者

◎ 魏汉萍

身体是舞者的工具,是舞蹈表达的媒介。而位于身体中段的“腰、腹、胯”,作为躯干连接着四肢,成为身体的中心枢纽。随着对身体能力开发训练认识的不断提升,训练者们逐渐意识到身体中段作为中心枢纽的重要价值,将有利于促进身体幅度、力度、速度等能力的开发,以及各类技术技巧的质量提升。

不仅如此,中段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还是身法与技法协调统一的重要部位。恰如身法之核心在于“腰法”,无论在云肩转腰中腰、胯的平圆动律,还是在燕子穿林拧腰合胯的立圆体现,亦或是在青龙探爪腰、胯相合相随的八字圆运动,都体现出中国古典舞风格审美对于中段的腰部、胯部应用与表现的要求。

由此,本文将从中段的稳定、拧合、圆曲,训练中,探索中国古典舞中段能力与风格的开发应用。

一、中段的稳定训练

关注中段训练,需要先从中段的稳定能力切入。无论是直立重心的开法,还是各类舞姿的控制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形成稳定中段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全面增强舞者身体的自控力。

直立重心是运动过程中相对容易掌握的方式,也是训练重心意识的基础,它为训练中段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中段稳定又将有效提升直立重心的能力。其具体体现为:将中段放置整个身体的垂直重心之中,感受身体的整体向上头顶虚空,向下脚扎大地,中段则通过沉肩、拔背、收肋、收腹以立腰,通过提臀、夹裆而立胯。

重心意识之外,还需要重点加强中段的控制能力,具体表现为腰部、腹部、胯部协同应用的稳定性。如果中段稳定性强,主力腿势必稳,舞姿同样会稳。同理,中段稳定性提高,跳跃、旋转技术的能力同样提升。这就要求在中段稳定的训练过程中,强化腰部、腹部、胯部的三者配合,形成相合相助的上下一体。若腰与胯协调不好,容易造成中段不稳,由此导致重心不稳,给身体的稳定性造成负担,势必影响舞姿与技术的发挥。因此,舞者对于中段的重心意识与控制意识,需要同步培养,才能经由重心的掌握而形成有意识的稳定能力,从而形成正确自然的动力定型。

对于中段稳定的训练,除了传统训练的组合模式,还可通过辅助训练提升。训练初期的有效方式为仰卧起坐、背肌两头翘、屈膝跳跃等,通过不同速度、力度、爆发力的手段,增强中段肌肉的灵活性与持久性;中高级阶段,还应加强不同节奏、力度的中段控制与发力训练,动用更多的手段刺激提升中段的肌肉反应。近年来,“普拉提”针对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即中段深层肌肉的提升,这也是提升舞者中段稳定能力不可或缺的。

二、中段的拧合训练

前文已述,中国古典舞身法之核在于“腰”,由腰传导至身体的各部位,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运动方式。而与腰直接关联的是胯,研究身法之腰,切不能忽视胯的重要作用,由此,重视中段拧合的训练,即是对腰与胯协调应用的提升。

具体在中段的拧合中,一方面体现在“拧腰合胯”。拧合,是由上身与下身相反作用力形成。当前的训练中,拧合大多定位于形态上,讲拧不讲合,仅为腰的拧,达不到腰与胯之合,由此容易造成形态的不到位,内劲的不稳定,若是能达到腰与胯形态与功能的“合劲”上,势必起到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拧腰随胯”。拧随是在横拧基础上腰胯配合运动的另一种方式,指的是腰胯的连动。例如摆扣步,腰在拧,胯要随,才能跟着走,摆与扣才能连上,从而产生周身向圆心的空间意识。在做旋子时,腰拧胯随,旨在通过上身的领劲,下身的连动,产生拧随的周身动势,使其全身上下相接,动势不断,由此形成连续的腾空回旋。

在中国古典舞中,几乎所有动作的起行止都与拧合、拧随相关,并且体现在具有民族风格属性的技术技巧中。也就是说,当中段稳定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更要关注并提升学生中段的拧合能力。再以中国古典舞男性典型技术飞脚技术为例,不仅要有腿的速度、幅度与力度,更要有上身与下身相拧合的能力与协调性,才能使双脚蹬地迅速腾空,下身摆扣腿与上身旋拧动势相合完成。再以中国古典舞女性典型技术拧身旋转为例,由动力腿与上身的拧合带出旋转的动势,在单腿主力腿的旋转轴上,需始终保持着拧合的惯性,才能使这个技术既有旋转的数量,又有舞姿的质量,从而形成独具中国古典舞审美的技术特点。

因此,在中段稳定能力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开发中段的拧合能力,重点关注腰胯拧合的辅助训练,例如腹肌的旋拧、背肌的旋拧、跳跃中的旋拧等辅助动作,结合不同速度、力度、幅度来强化中段拧合能力的开发。

三、中段的圆曲训练

在中段拧合训练的基础上,中段的圆曲意识更加强化着中国古典舞风格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正如芭蕾舞细到足尖上的直立,大到占满空间的跳跃,均体现着开与直的审美。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圆与曲的审美追求更为显著。据此,中段作为人体的中间位置,是形成圆曲的重要部位,所有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中转连接,都离不开中段的圆曲意识。

从“三圆”(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来看,包含着腰胯的拧合仰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曲空间。因此,在重视拧合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腰、胯的仰翻训练。在腰部的仰翻训练中,从胸腰、中腰到大腰,再到平圆的涮腰、立圆的拧腰、八字圆的转腰,以及前、旁、后的波浪腰等,都涉及到腰部向上仰的意识塑造。骨盆的上仰同样也是完成中国古典舞舞姿与技术的重要基础。譬如中国古典舞的典型舞姿“踹雁”,即要求骨盆上仰,胯根主动向上翻转,形成动力腿与主力腿向上延伸的意识,才能使该舞姿最大幅度的占有空间。又如在掀身探海翻身中,胯部要有意识的在仰翻的过程中,将其向上打开,既加大腿部环动的空间意识,又使翻身的技术轻盈协调。

拧合与仰翻的综合运用,体现在以腰胯为轴心,手臂为轴轮,形成的独具中国民族审美特色的技术——翻身。完成它的好坏,关键在于中段拧合、仰翻的立圆过程。其基础训练从踏步翻身开始,重在明确胸腰、旁腰的正确位置,再到腰、胯仰翻、拧合的配合。尤为重要的是,踏步翻身不仅是腰胯拧合、仰翻带动手臂的立圆过程,还是协调双腿的辗转运动,只有在下身平圆与上身立圆的同步协调基础上,避免走上身、留下身的脱节,才能体现翻身技术的圆曲之美。

因此,中段的圆曲训练无论在流动连接还是审美技术上,更多之处还在于腰与胯的拧合、仰翻的综合性运用。例如端腿盘腕旋转中,主力腿与端腿的屈膝相合,配合上身的翻仰盘绕,形成势势相生,圈圈相套的圆曲之势;再如立圆翻身的复合技术,由原地重心转换成移动重心,再由中间空间接到地面空间或腾越空间,不变的是立圆的动势,变化的是圆曲的空间,圆曲的综合应用与表现融为一体。

四、中段的表现训练

中段除了稳定、拧合、圆曲等训练之外,还应该注重中段的表现性训练,这也是训练中容易忽视的环节。通常来说,中段的表现训练,既体现在身体中段的松紧应用,又体现在由内在意、气、力形成的艺术化处理,由此进一步提升舞者的肢体表现。

中段的松紧应用,一定程度是由中段肌肉群,包括背肌、胸肌、腹肌、膈肌和会阴肌等的收紧与放松相协调形成的。舞者对于肌肉的收紧,是有别于生活状态的表演要求。中段要特别强调腹肌与膈肌的收紧,这也是俗称的小腹和肋骨收紧,以此协助腰部肌肉形成更有效的稳定与深层力量。在关注腰腹的收紧之外,还需特别关注会阴肌的收紧,这与武术中收肛的要求不谋而合。这要求学生将中段的收紧意识扩大至臀部的末梢部位,这样既避免了“提腰不提胯”的分断式用力,又有效地强化了中段协同用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收紧方式改变着舞者的用力习惯与身体形态。因此,中段收紧程度越高,舞动时更加劲力十足。当舞者身体到达一定程度的收紧之后,更要学会放松,有效的放松为收紧做好充足准备,使动作、技术在张弛间自然转换,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从而使肌肉的收紧与放松超越生理层面的控制与应用,成为身体语言的艺术化表达。

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舞十分强调内外三合。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内三合则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六合使得意、气、力、形高度配合,和谐统一,最终形成内外一体的艺术身体。而在这艺术身体中,中段控制的气息成为沟通身体内与外的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掌控气息、劲力与肌肉松紧“度”的有效调配,才能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无论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还是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转换,以及技术与动作之间的变化,均需要气息参与控制贯穿。松过了易懈,肌肉使不上劲,难以连接下一个动作;紧过了易僵,肌肉用力过度,造成劲力损失,且难有美感。因此,对于中段的表现训练,需要尤为重视中段气息与中段肌肉,再到全身内外的协调统一,它承载着中国古典舞风格技术的有效表达。

综上所述,对中国古典舞中段训练的关注与重视,实则是对中国古典舞审美与能力、风格与技术融为一体的打造。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核心“形、神、劲、律”要求我们:“发于腰,奔于肋,形于体。”中段能力与表现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个舞者身体技术与表现力。因此,不断深化并提升中段能力,成为训练中的核心要素,可以切实提升中国古典舞舞者的身体表现力。

猜你喜欢
中段古典舞舞者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