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的诗意突围
——简评湖北卫视大型文化节目《戏码头》

2018-11-12 15:40◎王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真人秀卫视戏曲

◎王 芳

从2012年浙江卫视开播《中国好声音》开始,一时间万人空巷,其他电视台纷纷如法炮制,有一段时间,打开电视,怎么换都是真人秀,霸屏了。但是,当一件物事呈现饱和状态之后,必然是衰落,真人秀节目在娱乐至死被人们唱衰的状况下,一步步走向衰落,或者说,一步步回归正常。

纵观这些眼花缭乱的节目,大致有几类:音乐类,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等等;相声或喜剧类,如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相声有新人》、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人》等等;演技类,浙江卫视的《演员的诞生》;配音类,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戏曲类,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东方卫视的《喝彩中华》,山西卫视的《伶人王中王》等等。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真人秀节目最初的套路,即竞技性。竞技性的呈现,对观众来说,有视点,有期待,有转折,有心理上的压迫感,但竞技性也让技艺的发挥有些许的变形,而且因为竞技,还会呈现人性上的不美好。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点,是话题性,每个节目的宣传和推动,基本上都是在制造或推广话题,实际上,这样做,会失去艺术的本真,久而久之,舍本逐末,忘记初衷。

我之所以看好《戏码头》,是因为终于看到了一个节目虽然用的是真人秀的壳,却反其道而行,不竞技,不炫话题,放慢了节奏,并把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渊源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每期一个主题,完美呈现。试观其他节目,比如说《中国好声音》,是不是放到哪个电视台播出都可以?而《戏码头》则只属于湖北,带着浓墨重彩的荆楚诗意气质,节目设计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鲁迅先生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做独一无二的东西,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

《戏码头》节目具有诗意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戏曲和历史的有机结合。

我国五千年历史,人们在这块土地上亦歌亦舞,亦悲亦喜,写下多少故事,写下多少史诗,仅湖北一地,九州通衢、神农尝草、武当仙境、屈原天问、曾侯编钟、武昌第一枪、龟蛇锁大江,哪一幅画面不是浩荡一曲酒千盅,诗意横生自风流?于是选取历史截面作电视展示,自带诗意。

而戏曲源远流长上千年,它本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本身就是把历史和人民蕴含其中。戏曲的唱念做打舞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乐,其中的虚拟手法更是标准的“疏影横斜水清浅”的东方美、东方诗意。

历史和戏曲联姻,以电视手段相结合的时候,那种轮回般的史诗感、虚拟的时空美就都出来了,借用金庸老爷子四个字:心中一荡。在这一荡的心理波动中,一时间,胸中升腾出浩然正气,这是我们的历史,这是我们的祖先,这是我们的戏曲,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在历史中行吟的不是诗人的诗人。

也许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国门的时候,东西方文化便自然而然地交流融汇,人们更多被西方的思辨、直接、抽象所迷惑,而我却固执地认为,我们的东方审美、东方诗意才是人类的思想价值所在,才是人类灵魂的最终归宿,因此,我认为湖北卫视一定要坚守这块阵地,坚守这一东方诗意,让我们在红尘喧嚣的纷杂之后,能悉数回归。

瑞丰生态(集团)营销中心总监胡学敏表示,瑞丰生态将会以土壤修护研究院为核心,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基层土壤修护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的方式,凭借以产品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解决土壤和种植问题,帮助传统经销企业转型成为经销服务商,实现企业、经销商和农民等多方的融合共赢。

二是诗意来自于细节。

节目中的很多小细节都很唯美并带有诗意。

讲述的环节,偶尔会穿插一点小话剧,这种情景式呈现让故事不死板,而是多维度的,故事扮演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样的导引让人们比较容易进入故事的年代和氛围,这个时候戏曲人物飘然上场,就顺理成章了。比如说,第二期节目,主题是“东方之恋”,三个爱情故事的讲述,就像一首首散文诗,那种美的感受就是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在选材方面,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千古化蝶一场梦、苦守寒窑十八载,本身就是我们文化长廊里璀璨的诗词明珠,我们已经为此又歌又叹上千年,今天又由此开启梦幻之旅,那真是绕梁三日、余韵无穷。

还有四个鉴赏嘉宾,尤其是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时有爆料讲述,时有低回婉转,时有激情四射,也许他是职业习惯,却让人们的心理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再加上朱世慧的专业和可爱,仲呈祥的思想高度,杨俊的简单利落,相映成趣。他们不是其他节目的插科打诨,不是互相攻击,不是动不动就掉几滴鳄鱼的眼泪,而是在节目中陶醉,然后奉上自己的专业深度和一片赤诚,他们告诉你:说话是门艺术,这本身就很美。

还有,演员退场的时候,心理画外音配上慢动作,仿如交给你一篇文章的结尾,结局需要观众,也就是每一个“你”去完成,个人觉得很诗意。

同时,广告的选择,古井贡和黄鹤楼的选择也是对的,和节目气质是契合的。不妨试想一下,如若插播一条“泻立停”“卫生巾”“方便面”的广告,节目立马就塌了。尤其是黄鹤楼,它不仅仅是酒这个人类几千年能产生诗情和飞翔能力的产物,更包含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文学意象,包含着“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

此外,演员的选择,汉剧的王荔,生活中就是跳街舞唱摇滚的样子,没想到扮上妆唱起《贵妃醉酒》,那么美,这种反差会有心理冲击。

最后要着重说一下舞台设计,记得秦腔名家李小锋刚到时,对着舞台“啊”了一声,那一声赞叹一定来自于一个艺术家对于他即将站上的舞台的由衷迷恋。我也在电视中反复地看到,虽然由于电视原因,没办法一直切全景,依然还是有震荡在胸中。楚国宫殿,战国争雄,一度称霸,吴起变法,臣服吴越,染指中原,八百年兴衰,一直到楚国在大秦的铁蹄下兵败亡国,多少人多少事被卷入其中,而所有事都在这个宫殿中回肠荡气,也灰飞烟灭,当屈原写下《离骚》,中国文化史便留下了鬼魅而辉煌的文化意象,因此,这楚国宫殿的设计不仅点明了地理位置,它还有象征意义,它是文学史、人类史、社会史、战争史,它是一种阿基米德哲学支点,就看观众怎么去领悟,但不管怎么领悟,这柱子,这回廊,是与众不同的,是诗意的,是不可复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了快节奏的生活,慌慌张张地从睁开眼一直到疲累中睡去,喧嚣和琐碎把人们支离成无意识的动物,把人们的思想割离成碎片,说好的田园呢?说好的山水呢?说好的灵魂滋养呢?都不翼而飞,连带地文化也成了快餐,一个电视剧只拍几个月(当初的《西游记》拍了六年),一本书只有破解成手机上的只言片语,才有人看。

而《戏码头》不是这样,它很慢,一期只有三段表演,三个故事,相对于其他节目来说,容量已经很小,缓缓道来,慢慢讲述,不疾不徐,仿佛戏外的天光日月都与戏内的故事毫不相干。这种慢节奏也许年轻人已经不适应了,有这个功夫,不如去刷一遍手机,玩几圈游戏,可这种传统文化的滋养又怎么可能是碎片化的生活可以给予的?这种东方审美又怎么可能是网络游戏可以给予的呢?

落叶的速度很慢,但它最后的飞翔是美的。只有慢下来,才能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只有慢下来,才会让自己身心和谐,只有慢下来,才能与大自然交流,才能体会“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才能找到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它无关地位,无关金钱,只与生命品质相关。

综上所述,我认为《戏码头》是一种诗意的突围,它契合中央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对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提供引领和思考。

但它不是完美无缺的,还有可提高之处。

第一,演员表演完后,不建议“痛说革命家史”,每个成了角儿的艺术家都有一本血泪史,但演员本人的磨难和节目构建的大氛围是不协调的,会破坏诗意。

第二,观众的设置太假了,貌似他们都化妆了,是一种郑重其事,但却适得其反,仿佛那里坐了很多个假人,不会笑也不会哭,没有表情的众生破坏了情感的流淌。观众就应该是生活中的张三李四王五赵麻子,他们笑的时候笑的前仰后合,哭的时候哭的涕泪横流,他们是真实的,有生动的表情。第二期“东方之恋”中,钱惠丽和王志萍表演的越剧《梁祝》,演得非常好,我在电视机前哭花了脸,而我去搜索观众时,却发现他们很麻木,假得可悲。真人秀在这一块偏弱了。

第三,节目的传播没有实现网络全覆盖,没有很好使用腾讯、爱奇艺、优酷这些大的传播网站,人们只能在每个周日等待电视播出,传播渠道受限。

也许从业人员考虑的是技术和艺术,我却在其中看到了诗意,这太难能可贵了,这份东方诗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就是诗意的国度,从诗三百思无邪开始,已经吟唱了几千年,只希望湖北卫视能保留和保存好这份诗意,成为众多真人秀的一个审美标杆,也成为荆楚文化戏码头的重要里程碑,永远屹立在长江之畔。

最后,借用一句话,北京人艺有一部话剧《伊凡诺夫》,林兆华导演,濮存昕主演,里面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是来寻找散文的,结果遇到了诗。改一个词而用之:我是来寻找戏曲的,结果遇到了诗。那句诗,我认为是“黄鹤高飞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猜你喜欢
真人秀卫视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戏曲从哪里来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谜语真人秀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