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玥竹
内容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社会需求离不开社会的生产,产学研的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了好多年,它是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人才培养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深度合作,确立培养机制,加强技术实践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使得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能够发挥更合理的功效,因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培养模式 研究生 实践
一.产学研合作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
1.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学校教育是最为普遍的教育模式,它有着自身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功能缺失,特别是在理论结合实践,社会性生产这方面,而产学研合作正是一种开放式的办学模式,社会是办学的主要参与者,培养研究生将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化,同时培训研究生走上社会生产的道路,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高校教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总是缺乏真实意义上的实践环境,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在学术研究上更加深入,更加专一和具有针对性,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研究生具有了社会人成熟的年龄,而内心并没有走出校园,没有步入社会,实践的感受不深刻。可见单纯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是有一定缺陷的。这就需要将生产单位、科研单位成为研究生进行学习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的占到学业的一半时间,相互配合,研究生融入单位环境,改变仅以课堂或实验室传授知识的方式,结合生产现场和同事沟通,突破学生固有的学习、应用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有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一,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人才创新意识和能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化为人自己的价值是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人才,成为应用型人才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转化为生产力的突破点。产学研合作使研究生能够更早的了解社会需求,接触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这就需要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将产学研合作机制融入到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以工读结合的方式,科研项目探索研究为入手点,落实到每个学院,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当中,才能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将多年来的知识积累转化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找到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在毕业前找到融入社会正确的方向,加强应用性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推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一般的应用型学科和应用型工作可能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本身的掌握和运用,当然技术本身十分重要,但是社會企业都是人构成的环境,需要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需要协作的精神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这都是在传统理工科教学中所缺失的,理工科专业教育更多是专才教育,培养的人才十分细化和精尖,研究生阶段更多是追求学术深入和理论强化、实验室探究,无法达到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两个场景交替下进行的效果。所以高校的研究生需要学术深入,也需要合作、需要交流和判断,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必然会促进我们改变之前单一的培养模式。
二.产学研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现状
1.机制不完善,未能充分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互补效应。人才培养的资源互补需要培养平台的信息互通,任何机制的合理化都是建立在信息对等、信息互补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涉及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共同努力,所以信息是必要条件。当前许多产学研合作只是简单的环境改变,两个单位进行人员管理的交接,最后的双方的需求很少进行沟通,企业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不甚了解;高校和科研院更是对企业的能力能否实现最先进的管理理论、生产技术无从知晓,研究生去实习是否发挥最大效应也无法了解,由于产学研各方所拥有的知识与支配资源的有限性、产学研组织性质的差异性,使得实现信息对称的成本太高。
2.不能与本地经济与区域产业特点结合,产学研合作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众多高校中,服务于地方的高校比例不少,虽然他们也辐射周边地区,但是本地区是地方高校主要结合点,地方高校对地方财政和生源依赖较大,因此高校对地方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依赖性,特别是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发展趋势等等,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理所应当,但是现实是许多地方高校在与全国其他高校竞争中没有立足地方,闭门造车,不了解地方产业特点。许多科研成果拿到校园外就有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出现。学校的科研成果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许多研究生更是不能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选择出走更大的城市发展。
3.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低效利用。当前许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旧停留在多年前,单纯的理论教学和专业实习,简单的1+1,学校的理论能否适应实践的需求,实践的需求又能否反馈到第二年的教学当中去没有人在意,相互之间的融合、互动也十分匮乏。产学研的人才培养资源能否高效利用,关键就在于在这个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中是否能够产生生产力,是否能够将学生激发出新的能量。但是,目前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一边教授学生过度追求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另一边是企业的硬件、软件也没有调整,要么是达不到理论要求,要么就是已经领先于理论教学好多。实践教学仅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两者之间缺乏互动,联系割裂。此外,校园的专业理论课与企业的实践课难以形成对接,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需求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学科或者专业上,学校这边到了研究生教学阶段大多都是导师负责制,许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自己导师研究自己的方向,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很少。
三.产学研合作下可借鉴的培养模式
1.“2+1”模式。2+1模式是在学制上采用三年制,其中一年是实习期,我们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在最后一年也没有了课程,但是大多是在忙碌自己的论文或者实验,并不是去实践实习。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发展、实践就业为导向。更多的是应用在培养科技型人才为主,企业需要什么,大学就培养什么,在最后一年强化与社会接轨,使得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理论和应用兼具的人才。我们国家理工科高校和学生占多数比例,所以这种2+1模式在我国很普遍,它可以加强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合理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具有在岗时间长,位置明确等特点。一年的实习期可以全面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工作对象,找到一些自身和工作两方面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应变等综合能力.
2.“三明治”模式。所谓三明治模式,就是要兼顾学习和工作,将二者交替进行,这种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工程设计、实验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促进学生书本知识的转化。我国研究生培养分为三年制和两年制,这样的模式应该说是可以贯穿在教学制度当中的,一年级完成基础、专业课程,同时熟习实践课程。二年级的部分时间到工厂或者研究所进行研究和工作的结合,以实习生的身份出现。三年级回到学校以实践内容为基础,进行毕业设计。当然回归学校要在一定前提下才行,也就是实践达到了一定效果,这样有助于要求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双向参与的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有效途经。
四.产学研合作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建议
1.产学研基地建设,进行信息互动。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一个能够互通有无,相互交流的科学平台,产学研基地建设是许多知名高校采用的模式,它通过项目、课题为纽带充分利用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合作培养、技术转移、技术培训。政府和高校通过资讯平台提供供需信息,实现信息互动,从而推动双方的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深入合作,保证后续直接可以对接到具体学院和专业。
2.组建校企联盟。产学研合作的深化需要一个较为稳固和开放的合作联盟,校企联盟就是要承担这个责任。校企联盟可以依托高校共建研究培训机构,发挥高校基础扎实、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联盟的组建让高校与企业交流成为常态,成为双方共同建设的机构,很好的解决以往为了就业以及完成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所谓的“产学研合作”,使其不再是关系松散的合作。
3.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产学研用管理机制。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双方的思想观念还有待改变,高校的教师依旧只是看重课题的合作,科研合作最终达到的学术效果,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就忽略了合作中对研究生的教育,依旧是把他当作一个学生身份进行协助项目进行。其实还应该看重如何将这个研究生推向社会。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只是把研究生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员,要当自己新进的员工来对待。动手环节不是可有可无,每一个课题的合作都是将来就业的基础。双方都需要把产学研中的研究生培养当作合作的重点来引导,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可以引入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大家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
产学研的合作并不新鲜,但是如何紧跟时代要求、符合企业工厂需要的同时合理对接高校教学是问题的关键,从实行者转变观念,保持发展变化的心态到参与者的积极对接都必不可少,信息共享,目标明确,人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产学研合作机制始终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像过去单纯的为了有工作而一味的迎合企业、工厂的需求,高校的人文社會教学必不可少,它也是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所以产学研的合作不仅体现在当下更体现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上。
参考文献
[1]林雪明.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2]刘敦虎,陶若铭,杨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J].软科学,2013,(9).
[3]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课题来源: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产学研模式下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部”(项目号JGZZ17_062)系列成果。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