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燕
摘 要:作为一个教育者,最大的教学目标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是快乐、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
关键词:教育;学习;快乐;幸福
随着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前移,人们不断地拷问: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怎样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
一、做幸福快乐的教师
有人说,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教不出幸福的学生。對教师而言,幸福是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
首先,幸福是做一个“偷懒”教师。把能让学生做的事交给学生做。(1)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惜字如金”: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先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教学不应是传统的先教后学,而应该是先学后教。(3)适当地让学生自己改作业、改试卷,自己发现问题。
其次,幸福是体验教育的魅力。很多教师感受不到快乐的原因是没有成功感。现在开展课题研究是一个趋势和主流,普遍教师认为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课后还要开展课题研究简直是一种超负荷的负担。事实上参与课题研究,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更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自己对教育有更新的认识,和同事共同研究的过程也加深了彼此的情谊,在研究的过程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二、用快乐感染学生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调查公民的幸福感时,问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最幸福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不要上课。”从这位小学生天真无邪的回答中,我们不由地深思:究竟教育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压力?负担?恐惧?快乐?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使自己有阳光。”如果我们教师每天板着一幅苦脸,能让学生幸福吗?要想学生“乐学”,自己得“乐教”。首先,“乐教”是以爱为原驱动力。“和学生平等对话”“蹲下来,用放大镜看学生”“关爱每一个暂困生”;其次,“乐教”是以激情为催化剂。教师要以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充满激情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用兴趣激发学生
快乐需要“兴趣”的引发,需要“执着”的支撑,需要“激励”的强化。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才能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自主主动地学习?
1.学会赏识、善用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好老师总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总能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和幸福,总能时刻用发现美的眼光来赏识他们。学生奇迹的发生源于教师对学生积极期待和热切的关爱。记得我在批阅一个后进生的作业时写到:慢慢来,老师看到你每天都在进步。果然,那个学生像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原先基本空白的题目也慢慢填满了,课堂上也慢慢敢举手发言了,脸上的笑容慢慢也多了。
2.将新教育技术引进课堂
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当前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微课是一种快乐的技术手段,以其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地理学习涉及很多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山川湖泊等,传统的书本学习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直观感受,而微课可以将上述内容形象的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开启快乐的实践课堂
在学生的眼里,快乐与玩耍是孪生兄弟,会玩的学生是健康的,快乐的。快乐的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消除他们对地理学习的枯燥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愉悦感。如何有效地开展快乐的实践地理课堂?这需要教师用热情动手激起学生动手的激情。只要投入其中,就能在实践中找到快乐。在日常的教学中,特别是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学习特别抽象、枯燥和乏味,因此开展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意义尤为巨大。笔者在具体实践中的的做法是:把分好组的学生带到相关场地,学生自己调查,并用手机拍照记录。学习“大气环流”的知识点时,让他们白天到学校空旷的楼顶,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及日降水量等;学习“地球运动”的知识点时,让他们晚自习间测北极星高度及观察月相;学习“太阳高度角”时,让他们到操场平面判定正北方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只有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参与调查研究活动,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逐渐提高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快乐实践课堂后,很多同学笑着说:“原来地理是如此的快乐!”看着他们一张张笑脸,我知道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正如歌中所唱: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新课程改革认为实行快乐教育是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我们需要创设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幸福的地理课堂,让学生感受快乐的课堂!让快乐永驻彼此心间,倾听幸福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盖笑松.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M].中国轻工教育出版社,2012.
[2][英]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