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忠
摘 要: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指的是师生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学生设置,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参与的学习机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兴趣;实验
初中物理抽象性强,初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小学的直观思维,若教师完全采用成人化的语言教学再加上物理的抽象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探究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合作学习通过发挥众人的智慧共同解决物理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一、以生为本——運用物理实验激发兴趣
实验教学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很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同时实验也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离开实验的物理教学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实验演示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兴趣,唤起对物理的好奇心,激起对物理探究的欲望。像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色散”教学中,教师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做光屏,学生看到白纸上出现几种颜色的光。这一有趣的实验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全都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纸观看,连眼睛也不敢眨,生怕错过精彩瞬间,勾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脑海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光不是没有颜色吗?怎么会出现这样七彩的光?雨后的彩虹是不是也是这样产生的?……学贵有疑,疑源于思,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经过了大脑的思考,而物理正需要这种疑的精神。并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先前的学习精神要归功于物理实验,没有它点燃学生的欲望之火也不会达到这种学习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演示一些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为学生后续物理探究铺好了道路。物理实验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到物理实验室进行正规的实验演示,有时候也可以借助于简单的实验器具进行随手演示,教师不要怕麻烦而省略物理实验的操作,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下遗憾。
二、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探究既是物理学习的主要方法又是物理学习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物理本身严密的逻辑性决定探究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探究才能对一些物理现象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加深对实验现象本质的认识,才能摆脱低级趣味,进而上升到更高层的认知。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况且自主探究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法,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教学模式。像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重力”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羽毛、纸片、石块、铁块等物体的释放。学生会发现他们都落向地面而不是其他的方向,由此学生初步探究到地球对这些物体具有引力也就是重力;接着学生通过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通过观察细线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探究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最后学生用弹簧秤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发现他们所受到的重力不同,并且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由此学生得到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本身的质量有关。就这样学生通过一步步探究得出重力的产生、方向以及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究不仅加深了学习体验,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更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运用中就可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三、以生为本——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问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种学习模式,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像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的学习中,学生经过合作学习有的小组发现压强的大小与压力有关;有的组发现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补充修改和完善终于得到压强公式。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还通过小组中的优秀生带动后进生学习,巩固双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不同的想法频频撞击,迸发出绚丽多彩思维的火花。
总之,以生为本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国鑫.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
[2]陈水娣.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