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容
【摘 要】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均有重要作用。以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分析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三个环节探索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7-007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7.037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train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the present training situation is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i.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Furthermore,the training methods are explored from three aspects,i.e., theoretical teaching,practical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Innovation;Practical ability;Present training situation;Training methods
0 引言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如何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因此,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均有重要作用。然而,从就业和企业招聘情况来看,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找不到令自己心仪的工作,另一边是各企事业单位很难招到能力和素质符合要求的人才。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本科生創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1 理论教学环节忽视对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理论教学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所不足的正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只要基础理论过硬,实际创新实践能力可以在毕业后工作中边干边学”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高校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传授过程未能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重视理论而轻应用、重视成绩而轻能力的培养方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知识有余而能力不足的大学毕业生。
1.2 实践教学环节对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各高等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2]。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对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本科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软化现象,主要特征是侧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以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为例,在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比例均在30%以上,而我国大学这一比例都在20%左右,相差较大[3]。
(2)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实训技能为主,而对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没有要求。
(3)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缺乏层次性,加之实践过程管理和监督缺位,实践教学评价流于新式,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与效果远未到位。
(4)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缺乏实战性训练的机会,实践教学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2 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探索
2.1 在理论教学环节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高校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启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以专题研究、阅读报告和开放式大作业等为手段,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引入专业前沿知识和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和专业动态,从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工程化、案例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工程实际案例引入理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总之,理论教学环节要实现从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到既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发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用的转变。
2.2 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设计等。这些环节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这几个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为目的,更要让学生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有验证性实验项目,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上,也要由实验指导变为实验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实训是针对学生某项专业技能或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生产项目或模拟生产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3)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要明确相应的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并通过实习日志等形式让学生及时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还要制定明確的实习考核目标,通过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答辩等形式考核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杜绝让实习流于形式。
(4)综合设计主要由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构成。通过综合设计实践教学,使学生系统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它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应尽量选择与生产、科学研究任务相结合的现实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探索,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2.3 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和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度,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形成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级科研项目,尤其是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学分奖励、成果奖励等,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鼓励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3 结语
要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出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促进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参考文献】
[1]沈文青,孙锐.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4):65-66.
[2]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3]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