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18-11-10 13:49王春林
新课程·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學高中生物生活化

王春林

摘 要: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的必修基础课,实验课又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验课是必须付出精力重点打造的。生活即教育,生物实验课生活化教学既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特色,也是创新教学的根本要求。生物实验生活化有助于打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长期在高中任教,对生物课程的教学有一些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生物实验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學;生活化;创新

传统生物教学,功利性较强,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甚至存在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一些实验现象学生并未见过,只是照本宣科,而实际的现象可能不是如此,或者是有所差别。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实验技能掌握不好,真正做实验时成功率不高,更会打击积极性。另外,即使有一些实验内容,也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而且也都是从书本上照搬下来的,创新性不够,难以吸引学生,同时学生也不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实验类型上来讲,多是验证性实验,先知道结论,然后去验证这个结论。这使得学生缺乏探究精神,也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这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是开放学生视野的,而非单纯完成课堂任务,或者是仅仅成为记忆生物概念、理解生物规律或巩固知识的工具。

一、真正提高生物实验的实践力

生活化创新教学是较高层次的教学境界,要达到这一层次,必须逐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力。若从生物实验的操作性上来讲,已经失去了教学的指导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是用眼睛看实验,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第一步,要提高生物实验的实践力。将生物实验真正当作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任务,真正参与其中,感受做实验的每一步、每一点。如酸奶制作、精油提取、精油香皂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还要对学生每个操作细节进行监控,从中反思。实践的过程只有与反思结合,才能凸显实验的真正意义,如果只是模仿或照搬,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实践力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操作的指正,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受益当下,而且有助于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真正的实验情境

实验也需要一定的环境,而且越是符合实验情况的环境,越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环境加以修饰,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环境、氛围往往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进而影响人的行动力。生活化教学中,将更多的实验放在生活情境中,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以设置朋友聚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趣味的情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设计实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设计,这样的情境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作为教学的背景或导入,给学生假定这样的环境,若是有更多道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代入感。

另外,情境也包括学生的心理情境,也就是心理素质。生物实验需要认真操作,这也是对实验技能的考验。这样就更要求学生能有一个平稳的心态,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关于心理环境的塑造可以从两点入手:教师以身作则,做好示范;打破实验的紧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比较平静、稳定的环境中操作。当然,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也是不错的方法,教师可以从情感和方法方面加以示范和引导。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从一些简单的实验开始,积累成功经验,培养自信心,破除做实验的心理障碍。

三、发现生物实验的性质

生物实验生活化要与生活的本质结合在一起。生活是不可预料的,需要“临场”智慧,生物实验也是如此。不应该为了验证结论而做实验,而是通过实验得到某项结论,发现某种规律。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给学生更多发现的角度和想象空间,切勿用实验结论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生物实验的生活化归根结底是要将生物实验变成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与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教学和学习能力的突破。设计实验时,要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若是学生能通过实验得到某种结论,教师就不要过早下定论,因为这样只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生物实验生活化教学强调“慢”,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如酸奶制作、果酒的制作,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清楚实验原理,知道每一步操作的缘由。并且给予细心的指导,能从实验数据背后发现规律和结论。

四、生活现象的反思与解释

强调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是因为生物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智慧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所以生活化教学的最高境界或最终目的就是用这些所谓的实验来解决生活问题,在发现某些现象时,能够用正确的生物理论来解释。类似于演习和实战,如酸奶制作、精油香皂的制作、果酒的制作等,通过生活情境与实验的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际观察力和思考力,还需要在生活中锻炼。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以生活这个环境为大背景,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生物与生活的关联点,从而在生活中也能利用这门智慧,更大程度地体现生物的学习价值,也能提高学生在生物实验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夯实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丽丽.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1).

[2]丁美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25.

注: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32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學高中生物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外研版Book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P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By Zhang lijun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Unit4.let’s eat教学反思
27《鱼游到纸上》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参变分离之后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