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燕
摘要:幼儿园是三到六岁的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对于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兴趣是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情感根基。而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的游戏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构建,是现代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所在。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精选内容;游戏环境;教学范围
课程游戏化,并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地在教学中增加游戏的环节和游戏时间,而是将游戏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精神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单调、枯燥的幼儿教学以更加生动、有趣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究推荐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形式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变得异彩纷呈。
一、精选游戏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幼儿园课程种类丰富多样,除了基本的教学课程外,还有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生活课程,有培养幼儿各项兴趣爱好的才艺课程,还有针对各种节日开展的亲子活动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在开展游戏化的幼儿教学时,教师应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出发,精心挑选一些幼儿喜爱的课程,将之与游戏巧妙融合起来,使幼儿能够充分体会并感知游戏化教学的乐趣所在,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其中。
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发展幼儿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赶小猪”的游戏,游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每组幼儿以纵队排列的形式站立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后,排在每队队首的幼儿沿着各自跑道开始向前奔跑,并在跑步的过程中越过长绳拉成的障碍,之后用羽毛球拍推动皮球前进到指定地点,并继续向前跑,在跑到终点时敲击放置于终点的鼓三下,之后沿原路返回;到达终点后,与后面的幼儿击掌并由后面的幼儿接力参与游戏。在紧张、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运动技能得到有效培养,合作意识也得以发展。如此,便将课程的教学活动与趣味游戏巧妙结合了起来,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注重游戏环境设置,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在开展游戏化的幼儿课程教学时,游戏环境的设置是基础和必备条件。游戏环境的良好设置,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各项技能的发展和提升。为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幼儿环境的设置,在对园区内现有环境进行综合考量和运用的基础上,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给幼儿营造生动、适宜的游戏教学环境,从中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空间。
例如,教师应对园区或是教室公共场所的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和巧妙利用,将其划分为美工区、音乐区、表演区、积木区等基本的课程教学区域,并科学投放教学材料,在保证游戏材料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保证其以整齐、有序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开展户外游戏教学时,教师应在对现有游戏材料进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设置丰富、有趣的游戏环境。比如设置“寻宝”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环境的设置中来,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草坪环境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探究性的游戏环境来。如此,通过多样化游戏环境的设置,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认知、学习需求,促进了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课程游戏化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展。
三、拓展游戏教学范围,增强认知交往能力
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往往局限在园区或是幼儿所在的教室中,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好奇心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极不相符的。为此,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应适当对教学范围进行拓展,从原来局限在教室、园区的教学范围拓展到家庭、社会的范畴,使幼儿在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的认知水平,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能力,从而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的契机開展游戏教学,实现教学范围的拓展。以中秋节或是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为例,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人的帮助下画一幅与中秋节或是端午节为主题的画,让幼儿了解与该节日有关的文化习俗,在之后的课堂上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植树节等节日的契机组织幼儿开展植树活动,使幼儿在亲历浇水、施肥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见证生命的成长。如此,便将游戏化教学的范围拓展到了实际生活中,促进了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总之,课程游戏化教学作为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游戏化教学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实现幼儿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