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品为中心构建幼儿文学教学策略初探

2018-11-09 10:18金广海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幼师文学作品理论

金广海

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幼儿文学是基础课,也是与学生就业方向紧密相连的专业课,对幼师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师生双方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内容展不开,作品“味道”难以琢磨,一种无处着力的感觉挥之不去。之前应对成人文学的那一套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在这里仿佛都失灵了。面对如此困局,怎么破解?

一、学会欣赏作品是关键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们要先回到原点,了解为什么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幼儿文学课,它对幼师学生到底有什么用?

幼师学生学习幼儿文学的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自身的幼儿文学修养,二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后者基本上是经前者执行并决定的,因为只有学生个人的幼儿文学修养得到提高以后,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幼儿文学修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幼儿文学知识的修养;二是对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和创编能力的修养;三是把幼儿文学作品传递给孩子的能力的修养。三者中,学习掌握文学理论知识是欣赏、传递的基础,而把幼儿文学传递给孩子,促进幼儿成长则是幼师学生学习幼儿文学最重要、最现实的目的。但是,传递是以欣赏为前提的,如果传递者本身就不能欣赏幼儿文学,那么传递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会欣赏作品是学好幼儿文学的关键。

二、学生“无感”的背后

理论上,成人在阅读幼儿文学作品时,应该怀着一颗童心,要尽可能地像幼儿一样,以幼儿的感官和情感去感知、欣赏作品,才能获得接近幼儿的审美感受。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在现实教学中,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很多学生对幼儿文学的“无感”,他们与幼儿文学所反映的那个自由奇妙的世界总有隔阂。比如,理论上,学生都知道幼儿文学的语言应该浅显易懂、口语化、幼儿化,但一到实际讲故事练习、作品编创练习时,他们成人化的语言总是改不掉,更不要说能讲出或写出幼儿情趣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来自于学生的,有来自于教师的,也有来自于教材的。

从学生方面来说,是他们对幼儿的世界缺乏了解,而缺乏了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自身成长环境与目前的幼儿成长环境差距较大,与幼儿年龄差距导致的理解代沟,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直接接触的机会少,阅读幼儿文学作品较少等。

从教师方面来说,幼儿文学任课教师基本都是中文系毕业,对幼儿文学不一定熟悉,可以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又少,所以在幼儿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们大都是边学边教,随意性大,多是重理论轻作品,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从教材方面而言,目前,供幼儿师范学校使用的幼儿文学教材数量不多,编排的内容、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理论、幼儿文学史和幼儿文学作品三大块。而由于知识内容在教材中占比很大,实践中教师很容易把幼儿文学课讲成知识课或理论课,作品欣赏内容越来越被弱化。

三、教学策略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制定幼儿文学教学策略时,我们要把为幼儿园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作为指导思想,具体到实际教学,应本着以作品为中心的原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教学比重,强化作品欣赏

提高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的比重,强化作品赏读是幼儿文学教学的重点。能欣赏作品的前提是要对作品“有感觉”,所以,加强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是重中之重。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作品、感悟作品、欣赏作品。课堂赏析的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赏析方法,使他们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幼儿文学理论知识部分,是教材中最大的版块。对这部分内容,除适当压缩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占比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把作品和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品来验证理论。比如,教师可以先从作品入手,让学生从作品中归纳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作品,这样学生对理论会有更深的认识,分析作品也更容易找到依据。

(二)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感受力

不同于成人文学,幼儿文学所研究、反映的是成人读者不甚熟悉的幼儿世界。教师要尽可能地搭起理解的桥梁,去理解和体会幼儿的世界。而对于幼师学生来说,阅读幼儿文学作品就是他们理解幼儿世界的最便捷的一座桥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扩大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幼儿文学作品阅读量做出专门具体的要求;每次上课的前十分钟,老师请一两位同学来分享近期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及体会;通过开展各种层次的幼儿文学读书活动、幼儿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感受幼儿文学,逐渐热爱幼儿文学。

(三)改进教学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幼儿文学课的学习成绩评定,过去完全依靠一张试卷,而试卷的内容也多是以考查知识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考试中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就造成了考试结果与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不符,学生的学习与现实应用脱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背得很熟练,考试很容易得高分,回到现实却欣赏不了幼儿文学作品,传递作品也困难。理论如果不能应用于实践,这样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又有何用?

因此,在评价内容上,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应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以及对作品解读能力的考查。比如,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分析、评价能力,朗诵、讲故事、作品编创能力。在具体评价方式方法上要尽可能多元化,除期末考试成绩外,更加重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教学实习及相关课外实践情况等。总之,教师要弱化期末考试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分量,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贴近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责编 张德广)

猜你喜欢
幼师文学作品理论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男幼师荒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