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兰花
[摘 要]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在解答问题时,需要深入理解,掌握问题的本质,并对解题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从而才能发现数学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也才能对数学题目进行分类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于问题要学会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然后将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并对得出的答案进行验证。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应用
分类思想主要是将研究对象合理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再归纳得出结果。分类讨论是深入研究问题较常用的手段,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了解、掌握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分类讨论方法的运用范围相对广泛,如有理数、不等式、绝对值、圆的位置关系、等腰三角形、图形位置关系、含字母的方程等。本文主要对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分类讨论在坐标与图形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坐标和图形中的应用较多,教学的重点通常集中于坐标系中各种图形的变化方式,并将坐标与三角形、双曲线、矩形以及抛物线等结合。同时,将分类讨论的方法应用于坐标图中,有助于题目灵活变换,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3]),点M为坐标轴上的点,并且△MOA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相应条件的点M有多少个?
本例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图形性质、坐标、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知识。分别以O、A为圆心,以OA长为半径作圆,与坐标轴交点即为所求点M,再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也是所求的点M,作出图形。采用图形分析,得出结论为6个。见图1。
例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的A、C坐标分别为(10,0)、(0,4),OA的中点为点D,点P在BC上可移动,当△ODP为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应该在哪个位置?
本例题主要考查坐标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并且需要应用到分类讨论来对题目问题进行解答。点P属于不确定点,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再采用勾股定理便可解出P点的坐标。△ODP的腰长为5,可有3种情况:当P点在D点的左边时,若PD=OD=5,得出点P的坐标为(2,4);若OP=OD=5,P点的坐标为(3,4);当P点在D点的右侧时,PD=OD=5,P点的坐标为(8,4)。
二、分类讨论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
涉及等腰三角形的问题经常需要分类讨论,并且中考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该类型题目通常会出现三角形腰长与其底边长的比较,或顶角与底角的比较等。相对复杂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主要结合圆形或者坐标等知识来综合考查。而由于综合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核心内容。
例3:已知(a-1)2+∣b-2∣=0,a、b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应为多少?
本例题主要考查偶次方、绝对值以及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解题的思路。应用分类讨论来分析问题的结果,并且进行相应的说明,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首先根据平方、绝对值可计算出a、b,即a=1,b=2,再根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联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即得出此等腰三角形的腰为2,底为1,周长为5。
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本例题主要对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相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等进行考查,运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可解答问题。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直接为[80°]。当三角形的底角为[80°]时,其顶角应为[180°-80°×2=20°]。由此可知,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为[80°],也可为[20°]。
三、分类讨论在动点型题目中的应用
动点型分类讨论题是中考题中常出现的压轴题,同时也是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想要解决此类大题,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基础知识,并熟悉、掌握、运用坐标、三角形、圆形以及运动理论等相关知识。同时,还需先寻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掌握题目的变化量以及运动要素,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5:射线QN和△ABC的两条边AB、BC相交于M、N,并且AC//QN,AM=MB=2cm,且QM=4cm。动点P从Q點出发,沿着射线QN以1cm/s的速度向右边移动,t秒之后,以点P为圆心,以[3]cm为半径的圆形与△ABC相切,两图形的切点在其边上,求出t可选择的一切值。
应该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来对题目进行解答。题目中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并且AM=MB=2cm,点P从Q点出发,沿着射线QN以1cm/s的速度向右边移动,会出现3种切线情况。利用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基础知识,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即可得出t=2,t=3和t=7,t=8;随后,对其进行分类讨论分析,便可得出答案为t=2或7[≥]t[≥]3或t=8。
本例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切线的性质等知识。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题目进行分类讨论和分析,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且在计算出结果之后,需要再一次对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四、分类讨论在图形拼接中的应用
在对几何图形进行拼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分类讨论方法,必须注意拼接的合理性,即需要从问题的角度以及已知的长度方面来进行配合,不能够任意拼接;同时,需要仔细观察拼接后得出的图形,然后对拼接前的切线进行合理的规划。
例6:一张含一个30°角,并且最小边长为2的直角三角形纸,沿着图片中的中位线剪开后,再将两个小纸片拼接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接得出的平行四边形周长为多少?
运用三角函数可得出BC=4,AC=2[3],再通过中位线的性质得出AD=CD=[3],BF=CF=2,DF=1,随后再进行拼图,可得出图3显示的结果,即一个可拼接成矩形,一个可拼接成平行四边形,随后即可计算出拼接图形的周长,其周长为8或4+2[3]。
本例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接,其解答的关键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画出需要的图形,然后再对题目进行全面的考虑。对题目进行分类讨论的同时,合理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快速而正确地对题目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从而有利于快速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总之,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在解答问题时,需要深入理解,掌握问题的本质,并对解题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从而才能发现数学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也才能对数学题目进行分类研究。注意,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于问题要学会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然后将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并对得出的答案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敏.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2]吕巍.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运用的一些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责任编辑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