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方向

2018-11-09 10:27徐燕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诵读文言文人文

徐燕

摘 要: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内容,其主要任务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法的影响较大,存在机械地解释词语、死板地翻译课文、盲目地记忆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等现象,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基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推动文言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言文;人文; 诵读; 积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7B-007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为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取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作为母语教学,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如何从古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引领学生去把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文言文教学坚持人文方向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意”“诵”“链”“探”四个层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一、整体把握,感受文化内涵

古人著文讲究“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运用经典的古诗文或表达,来对自然进行由衷赞美,或揭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文风或闲逸、或悲壮、或沉郁、或激昂,无不透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学文言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古汉语研究人员,学习重点在于“意”,在于“整体感受”,而不在于“义”,不在于“咬文嚼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整体把握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以感悟意境、感受文化内涵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才是至关重要的。以《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为例:

第一步,设疑:从成语“世外桃源”引入新课,提问:“《桃花源记》是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文中何以见得是‘世外呢?”

第二步,铺垫:诵读、疏通字词、理解大意。

第三步,整体感悟,从文本中找寻答案。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1)地理位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自然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生活图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淳朴民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闭塞见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入源来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7)源中人心愿(“不足为外人道也”);(8)最后结局(“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第四步,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设问:“桃花源究竟美在何处?”引领学生进行归纳小结:(1)环境幽美;(2)人风淳美;(3)生活和美。这是表层信息——安乐平和之美;由此还可进一步想到桃花源不知所踪的神秘美,结合写作背景,学生还可更深地体会到文章所渗透的作者不满黑暗现实,鼓励人们追求和平幸福社会的理想美。这样,学生对于陶渊明在当时社会中具有的进步思想有了清晰的认識,对《桃花源记》这篇经典名作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这就不是通过照本宣科的说教,来对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培养了,而是潜移默化的熏染。

一篇文章无论长短,能否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重要标志。只有整体理解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揣摩作品的韵味意境,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从而使学生渐入佳境,品得作品的真谛,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才能真正从文言文中吸取到文化养料,也才能最终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

二、诵读为主,吸取语言精华

“养成良好语感是目的,反复诵读是训练的手段。”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相比于字词串讲、课文翻译,诵读应该占据更多的教学时间。熟读成诵是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体会精妙的韵律,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是教师要加强范读。三味书屋里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的先生形象,令多少人难以忘记。教师的吟诵可以传达作品的情意,可以表现作品如珠如玑的韵律,可以营造出学习文言文的充满“古意”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并迅速融入文言文作品的意蕴之中。

二是学生诵读最好以个别读为主。诵读是感悟体验的过程,是个性化理解的过程,绝不是大合唱。如果在课堂上一味齐读,对学生品味语言是很不利的。学生诵读的目的不仅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是要吸取文章精妙的语言精华,最终把那些脍炙人口的佳词锦句、成语典故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应多让学生自己出声地诵读,让每一位学生一面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以感悟其思想情感,一面调动感官捕捉语言的精粹,让自己的心灵浸润在悠久深厚的古代文化当中。

诵读是感知课文的主要途径,它是对文章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更应该是学生语言获得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要适当地减少,把更为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诵读。“诵读是文言文涵泳的基础。”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会多一些吸收,多一些运用,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渐强,其语文素养也会逐日得以提高。

三、相关链接,增加文化积淀

一篇文言作品绝非文学史上独立存在的个体,它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如果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相关链接,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深化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

以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相关链接”:

第一部分,李清照生平简介,帮助学生通过背景介绍理解该词传达出的无尽之愁。

第二部分,列举南渡前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水昼”),与课文作比,突出身世变迁对词人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联系写作背景鉴赏诗词的方法,并领会李清照的词明白如话,少粉饰,流转如珠,声调美的语言特色。

第三部分,链接李煜的词《虞美人》、电视剧《戏说乾隆》之主题曲歌词(“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一为比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个同样写“愁”的经典名句,以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二为引导学生认识李清照的词中之比喻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第四部分,链接李清照其他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菩萨蛮》《声声慢》《添字采桑子》《永遇乐》《渔家傲》《夏日绝句》。一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易安体”的语言艺术,积累更多的语言精华,如经典名句“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凄凄惨惨戚戚”“落日熔金,暮云合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二为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甚至是研究“易安词”的兴趣。

四、自主探究,关注个性需求

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学文言文教学,这也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文言文教学体现出的新特点。较之小学阶段利用记忆优势多积累语言材料的教学要求不同,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以诵读为基础,兼顾积累、感悟,以至语言运用。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力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使其身心得以自由发展。

首先,对于词语解释、语段背诵、语言积累等操作性练习应该提倡学生自主完成。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阶段“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要包办代替。有的课文或部分语段在教材上要求背诵,这往往成了师生共同的包袱——学生怕背,教师怕查。而且,每册教材上的背诵量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我們把一定的选择权下放给学生,在完成必背内容的前提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每学期背诵的篇目,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另外,品味文言文语言以及相关的鉴赏、积累、运用就更要突出自主性了。

其次,对于文言作品应该提倡个性化的理解。相对于现代文作品,文言作品的主旨和艺术形象往往更多地呈现为固定模式。教师对文言教材往往缺乏自己真正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就是在课堂上将教参的要点一一罗列出来,再让学生做好笔记应付考试。因此,教师要切实研究教材,对教材做个性化解读,更要保护、倡导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即便是理解鉴赏类的考试,也应该允许提出非统一的答案。教师不能仅依靠教参来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是不仅要让课堂里吹过清新的教风,也要默默地引导自主探究的学风,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引导学生对文言作品进行专题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契机,营造氛围,以促使学生形成对文言作品的专题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质疑、对比、辨析、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思维,获得知识和能力。比如,有学生因为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而对其做了专题探究,写出了洋洋数千言的论文。这足以证明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足以证明优秀的文字作品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力,更足以证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顾德希.返元归本 面向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李海波.文言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4,(8).

猜你喜欢
诵读文言文人文
人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人文绍兴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