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改革从魔瓶中放出的第一个“妖怪”就是价格难题。
我国经济改革从魔瓶中放出的第一个“妖怪”就是价格难题。
计划体制下,国家制定了几乎一切商品的价格,一盒火柴两分钱,一斤盐一角三分,这样格局维持了28年。特别是改革引入城市后,没有自由定价就没有市场竞争,使得价格问题几乎成为横亘在我国改革面前难以逾越的“卡夫丁峡谷”。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采掘工业产品、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偏低;加工工业产品价格偏高,消费品的各种差价太小,甚至购销倒挂;服务行业、城市公用事业和房租不合理的情况十分突出,影响这些行业的正常发展;在工业部门间,资金利润率悬殊,根本无法用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价格体系不合理,根源是价格管理体制僵化。价格的形成和管理都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权限很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定价权,不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灵活地制定和调整价格。
我国石油市场化改革是从定价机制改革开始的,并且随着价格改革的逐步深化而深化。但由于实行价格“双轨制”和“平转高”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整个石油市场化改革起步早,却进展缓慢。世纪之交的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国家改变了单一的石油价格管制模式,实现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并轨,并开始参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制定和统一发布全国主要成品油价格。
我国化石能源产品供需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主要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展开,但是由于不同能源部门在资源稀缺性、计划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利益主体等方面差异巨大,实际上的市场化程度很不平衡。从价格机制来看,政府指令性价格或者指导性价格仍然是天然气、成品油、动力煤价格调整的主要标杆,尽管政府实际定价依据已在逐步将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供需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但并不能克服政府定价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的缺陷。由此,也暴露出我国能源价格体系演进中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我国油气煤电价格机制基本为“政府指导价”下的有限市场调节机制,针对不同能源品种,政府和市场的相对作用有所差异。
1978—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5.36%和4.71%。尽管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增加态势明显,但与煤炭相比,其绝对规模仍处于从属地位。由经验分析可知,我国能源消费量与物价变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对物价水平上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显然,这一结论可以从能源产品供求关系来解释。能源消费需求增加将使自身价格产生变化,而由于能源产品位于产业链的前沿,具有基础产品特征,其价格变化势必会引起关联行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增减,并最终会传导到产品市场,引致社会产品的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在能源消费结构分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对物价变动的影响又有所不同。从影响程度上看,石油资源消费量对物价的正向影响最大,煤炭消费量对物价的影响居其次。与煤、石油消费量不同的是,天然气消费量与物价变动呈反方向变化,这和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分析结论明显相悖。之所以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一方面,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波动性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天然气消费量的变化趋势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天然气消费量的非均匀变化直接影响它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判断,经验分析所得结论只能说明天然气消费量与物价变动的方向相反,而不能由此认为天然气消费量对物价变动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在政府指导价基础上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虽然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供求意愿,但是与市场化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市场之外的因素对天然气消费量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调整在上海率先施行,大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上调趋势业已显现,这将对物价指数上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天然气消费量与物价变动之间的经验分析应结合今后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从更长的时间序列加以判断。
经过40年的不断改进、调整和完善,细调和微调,目前我国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已经和国际石油市场接轨。
2005—2015年,政府依然维持用直接或间接手段“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地调整经济结构。这种直接干预市场和限制竞争的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乏善可陈,使我国产业结构变得愈扭曲,行政力量推动下形成的三大石油公司竞争力下降也成为一个明显的事实。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产业政策安排,不仅损害了油气产业的利益,还对重点支持产业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但直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才开始从直接干预、限制竞争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向“提供信息、建立市场秩序等增强市场竞争功能的政策内容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并确立了价格改革的近期和长远目标。
经过40年的不断改进、调整和完善,细调和微调,目前我国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已经和国际石油市场接轨,但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没有完全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准确反映油气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关系。油气价格信号延时、滞后甚至失真的现象仍有发生,给油气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和损失。